一直想写一个系列,但一直鸽。
昨天,看年度采访流水老师那个三十分钟。看周深完全拿捏节奏,话题方向及流程控制,我突然脑子就有了声频这个角度。
唱歌、说话、配音,这些在人能听见的频率里面,我们能感受的可能更倾向于音调,而周深是在频率里面的敏感度是我们的几何级的敏感。
记得看一个阿婆主罗恩,很多人就说想要他的耳朵,问他用的什么耳机,他说就是普通耳机。
就如我记得曾经有说很多的聋哑人,实际上有很大比例是因为听障导致哑的。
我们的耳朵对振动的敏感度跟周深应该也是有极大差异的。
因此,或许这个角度或许能让我找到很好的切入点。
今天在听较早的音综,周深《再见萤火虫》的创作合作过程,那时候的周深已经是很强了。
所有这一切,希望自己能慢慢地感受、理解并用文字记录出来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69bcfac0710b110722dcc763452148d.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34c2e5baf703606c51db0dcb25028cd.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2fb7736e164782feaf9019a5405b8d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