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宰相根苗孙秀才的人物原型竟然是5岁神童方仲永

微风轻拂思绪飞 2025-01-18 13:41:47

寒门出秀才

孙秀才出生在一个条件还不错的小农之家,他出生后不久,他的父亲曾请算命先生帮他算了一卦,先生铁口断言,此子有宰辅之才,他日必将有所作为。他的父亲高兴之余,苦思冥想为他取名孙志高,盼他胸怀大志,步步登高。

小志高一天天长大,真如算命先生所言,伶俐聪明,喜爱读书。孙父孙母喜不自胜,这才彻底相信了算命先生的话。日子有了盼头,两夫妻更加辛苦劳作,想多挣几个银钱,为小志高攒更多的束脩,请有本事的先生。

可惜孙志高和孙父之间父子之情很浅,孙父在孙志高很小的时候就撒手人寰,留下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孙母始终没有忘记算命先生的断言,硬是咬着牙,替别人浆洗衣物,什么脏活累活只要能赚钱的她都愿意干,换取银钱为孙志高交束脩,没有让孙志高的学业断过一天。

期间,有那看笑话的妇人婆子,笑话孙家穷的叮当响还想学人家那些富贵人家培养举人,孙母嘴上给人陪笑脸,但心里却想着“总有一日,我儿会让你们刮目相看”。孙母和孙志高不知道低头哈腰了多少次,受了多少白眼和嘲讽。

一直到孙志高12岁那年,在孙母的支持下,他参加了金陵的院试,当时同考场的不知道有多少人都在嘲笑孙志高,一个小屁孩来参加什么院试。

院试结果出来后,整个金陵城和孙志高的老家酉阳县都沸腾了,12岁的孙志高考上了秀才,这在当时的金陵城中是极为少见的,可以用凤毛麟角来形容。酉阳县出了一个12岁的神童是当时最热门的话题。

十年贫寒无亲友,一朝闻名金陵知。孙家那个穷阎漏屋的门槛,不到几天就彻底断了。有人抱着好奇心,来孙家想瞻仰12岁神童的容颜,有想打听神童的老师是哪位,有想提前和神童拉拉关系的,也有想借机请教孙母是如何培养孩子的。

短短几天之内,孙家就收到了好多人的礼物,还收到了许多宥阳豪门大户,书香世家送来的请帖,就连本县的知县大人都亲自派人前来邀请,来人都是客客气气的。

孙志高和孙母这才终于体会到了什么是人上人,孙志高那段时间是应酬不断,满面春风得意,孙母也不忙着跟人抢活计了,到处跟人显摆自家12岁的秀才,尤其是那些曾经嘲笑过她的那些邻居们。

富商求结亲

就在孙母变着法在街坊邻居面前扬眉吐气时,盛家数一数二的富商盛家请了媒人上门,想要和孙家结亲,并且说亲的是盛家嫡女。那可是盛家呀!他家的当家人盛维可是一个商业奇才,白手起家,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就爬到了酉阳富豪榜的前几名,家里的金银财宝数不尽,还是一个善商,在宥阳人民心中颇有盛名。

最关键的是,盛维亲叔叔的儿子盛紘在朝中做官,据说刚刚升到五品。盛紘的嫡母是金陵勇毅侯的独女,盛紘娶的嫡妻王氏,出身于配享太庙的王太师府,是府上的嫡次女,盛紘和王氏的嫡长女许给了忠勤伯爵府的嫡次子,两人的嫡长子盛长柏,书读的很好。

盛家那样要钱有钱要背景有背景的人家想把女儿嫁给自家,孙母硬是掐了自己一把,害怕自己是在白日做梦。孙母云里雾里送走了媒人后,急不可耐地将孙志高喊了回来,并跟孙志高说了盛家来提亲的事情。

孙志高心里虽然吃惊,但好歹比孙母要稳重一些。孙母不知道实情,但在这些被宴请的日子里,孙志高从一开始的无所适从,已经变得坦然自若了,他深刻地体会到了功名利禄四个字的真正含义,他体会到了考上秀才带给自己的好处,他虽然吃惊盛家要和自己结亲,但并没有觉得自己配不上盛家,反而觉得盛家是看中他能力的份上,想沾他的光。

他告诉孙母自家已是书香门第,自己不久就会参加考试,将来必将做官,让孙母拿出官宦人间的姿态来,和盛家来往,不要辱没了自家的门楣。孙志高仔细盘算后,发现自己虽然考上了秀才,但家中实在贫困潦倒,光靠孙母是难以支撑自己的束脩和日常开销,和盛家结亲大有益处,就让孙母答应了这门亲事。

盛家很看重这个“神童”女婿,还没成婚,就为孙志高和孙母置办了新的院子,还私下想尽办法给孙家送了好些银钱,不让未来女婿为生计发愁。待盛家嫁嫡女盛淑兰的时候,盛家给女儿准备了田地、铺子、马车、丫鬟、婆子、小厮、金银财宝等嫁妆。

直到淑兰嫁进盛家,孙志高母子这才体会的什么是真正的人上人,之前虽然因为孙志高12岁神童的事情,孙母和孙志高被人追捧了一段时间,但那都是虚的。直到淑兰嫁进来后,孙志高母子才深刻地体会到什么叫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不光是生活待遇的提高,盛家为了这个女婿早日中榜,花费大量银钱,为孙志高请名师,拜名家指点,还动用自家人脉为孙志高打点关系,买最好的笔墨纸砚,通过各种途径为孙志高寻找科举相关的书籍。自从和盛家结了亲,孙志高在整个宥阳城,不论去哪里,都被人尊称一声秀才老爷,就连知县老爷也对他另眼相待。这样的待遇,孙志高受用极了。

一开始孙志高自诩自家是书香门第,叮嘱孙母不可对盛淑兰谄媚讨好,要有读书人的风骨,免得外人笑话自家和盛家结亲,是为了那些黄白之物。孙母虽然眼馋淑兰嫁进来的财宝和金银,但想着儿子的话,也就面上故作不屑,实则心里像被蚂蚁挠了似得。

孙氏母子故作清高,可苦了不知情的淑兰,以为自己哪里做的不好,不讨婆母和夫君喜欢,更加活得战战兢兢。孙志高和孙母一开始对淑兰不屑一顾,还有点心虚,但见淑兰每日伏低做小,讨好巴结后,越发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孙志高失去了志

于是孙母开始摆婆婆的谱,慢慢地开始使唤淑兰,而孙志高在和淑兰相处半年后,试探着提出想要纳妾,淑兰一听丈夫发话了,立刻就照办,为孙志高纳了妾室,孙志高没想到淑兰这么听话,一时更加得意。

孙志高和孙母见淑兰软弱老实,就不装了,开始一点一点的从淑兰手里拿钱,淑兰每次对孙志高的话都言听计从,也从不忤逆孙母。家里有这样一个摇钱树,还是个受气包,孙志高和孙母就越来越肆无忌惮。

孙志高以淑兰不能生养为由,让淑兰在三年的时间为他纳了13个妾室。孙母当婆婆的,脾气也越来越大,家里明明有奴仆,偏偏不使唤,非将淑兰束在自己房里,晚上也不放人,让淑兰三更睡五更起,晚上伺候更衣,喝水,白天使唤淑兰上灶做饭,还要伺候她的饭食,动不动就从淑兰手里坑些银钱接济自己的娘家侄儿,孙母和孙志高从淑兰的手里前前后后骗了很多钱财和铺子。

自从体会到了儿子考上秀才的好处后,孙母越发捧着儿子,在外面以官宦人家自居,动不动就说自家的儿子12岁考中了秀才,将来如何如何,她总觉得自己的儿子中举是迟早的事情,整日盘算着给自己那好吃懒做的侄子娶个豪门大户的千金小姐,宥阳许多大户人家都被她骚扰过,许多人家看在盛家的面上都不与她计较,反倒让她越觉得人家是怕了她。

贫寒激人发愤图强,富贵丧人志气,自从遇到了盛家,孙志高就掉到了富贵窝里,总觉得自己12岁就能考中秀才,那中状元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于是就放松了学业,整日以官老爷自居,在外面耀武扬威,喝酒惹事,每次都是岳父盛维给他收拾乱摊子。

有一次,盛维约着县老爷谈事情,刚好孙志高在隔壁和友人喝酒,孙志高得知岳父在隔壁后,就跑过来,非逼着县太爷喝酒,还死皮赖脸地要给县太爷赠字,县太爷大怒离去,盛维第二日上门给县太爷赔礼道歉,像这样的事情,孙志高不知道干了多少回。

孙母则在外面到处宣扬,自己的儿子如何厉害,字写的怎样好,就连县太爷都腆着脸来求字,自己的儿子十二岁就中了秀才,天底下就自己儿子独一份,到哪里,都要想着法的扯上自家儿子。

可是,一年又一年,孙志高再也没有一鸣惊人,当初和他一同参加府试的人,高中的大有人在,只有他还在原地打转,一年又一年,始终是个秀才身。

孙志高越发没有志气了,整日跟着一群不入流的学子们喝酒吟诗,还动不动就对淑兰发脾气,只要他对淑兰一不好,盛家就又是送银钱,又是送铺面的,孙志高尝到甜头后,就动不动故技重施,可怜的淑兰,年纪轻轻,瘦的皮包骨,活得像个老妪。

久而久之,有一些人就发现,只要捧着孙志高,就有免费的酒饭。 有这样的便宜,肯定是要占的,这里面最捧着孙志高的就是他的表哥,即孙母的亲侄子。

孙志高踩了盛家的底线

这个表哥也是个好吃懒做的混混,自从孙志高得势后,也跟着沾光。还学会了逛青楼,他自己没有钱,就哄骗着孙志高一起去逛风月场所,这一去,孙志高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不久就在表哥的介绍下,迷上了一个卖艺不卖身的奇女子,这个女子名叫花娘。

孙志高对花娘一见倾心,从此朝思夜想,淑兰以为丈夫读书遇到难处了,就给了孙志高更多的银钱。孙志高拿着淑兰给的银钱,加上之前从淑兰那骗的钱,为花娘赎了身,还在外面置办了宅院,和花娘双宿双飞。

不久那花娘怀了身孕,这可喜怀了孙志高母子,孙志高向淑兰提出要纳花娘进门,没想到往日对自己逆来顺受的淑兰,这一次竟然反驳了孙志高,还跑回了娘家。孙志高一点都不慌,他以为,过不了几天,盛家就会又是送银钱,又是送铺面的,还要为自己风光大办纳妾宴。孙母气不过,后脚赶到盛家,数落淑兰的不是,还逼着盛家同意花娘进门,盛家提出去母留子,孙母甩袖子摆脸色的走了。

就在孙志高母子做着又得了两个铺子的美梦时,盛家召集了两家族人,请来了孙志高母子,当场宣布盛淑兰要和孙志高和离的决定,孙志高当场傻了眼,以为盛家人脑子傻了,放着自己这个未来官老爷不要。直到盛家人态度强硬,且拿出了孙志高纳妓子的证据后,孙志高才意识到盛家是来真的。

孙志高是以自己12岁考上秀才为荣的,盛家捏住了他的痛处,他只能要了淑兰一半的嫁妆和换仆人的银钱,签了和离书。孙志高心里对盛家不满极了,认为盛家人有眼无珠,得罪自己这个香饽饽,心里暗暗发誓等自己以后中举后,定要盛家好看。

失去盛家的庇佑

虽然有些心痛失去盛家这个摇钱树,但一想到可以和花娘天长地久,还得了淑兰一半的嫁妆,孙志高开心极了。不久孙志高就高调地娶了花娘,有了大笔银子,孙志高整日在外面花天酒地,交朋结友。孙母也曾劝过他,但孙志高总是说着待得来日自己高中榜首如何如何,孙母也就听之任之了。

金陵学政大人知道孙志高的事情后,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当着众多读书人的面,狠狠地斥责了孙志高,说他无形无德,是读书人中的斯文败类,学政大人都不喜的人物,自然被读书人不齿,孙志高气的扭头便走,之后便破罐子破摔,更加肆无忌惮地挥霍玩乐。

孙志高的结局

孙母不擅长理财管家,跟人学做生意,赔的血本无归,做啥都赔,加上侄子的撺掇,银钱大把大把地往外流,孙志高又是一个花钱大手大脚的人,不过短短大半年,家里的银钱就被母子二人挥霍一空,一日两人外出喝酒,回来后被花娘奉上一碗醒酒汤,两人酒醒后,家里被翻了个底朝天,家里值钱的财物全都不翼而飞,花娘和大侄子也不见了踪影。

只有一封信留给孙志高,信里说了,花娘和大侄子才是真爱,孩子也是大侄子的。反正都是亲戚,花娘就带着亲戚的银钱,和大侄子双宿双飞了,请孙志高勿怪,成全两人。

孙志高如遭雷劈,孙母气的破口大骂,孙志高极爱面子,不敢报官,任由妻子和人私奔。之后孙志高和孙母就成了当铺里面的常客,家里能卖的都卖了,孙志高整日喝得酩酊大醉,孙母整日骂天怨地,还整日嘴上挂着等我儿高中后如何如何。

等家里实在没有可以典当的东西后,孙志高和孙母想起了盛淑兰,两人一拍即合,跑到盛家,将姿态摆的高高地,表示,自家不嫌弃淑兰不能生养,愿意可怜盛家,将淑兰重新接回去。盛家告诉孙家母子,淑兰早已另嫁他人。

孙家母子不信,四处打听到淑兰的婆家,见到淑兰时,淑兰已经大变模样,身材饱满,皮肤光滑,脸色红润,露着甜蜜的面容,最重要的是,淑兰已经肚皮圆滚,似乎快要生了。

孙志高怎么也想不到被自己瞧不起的淑兰会在和自己和离后,还能找到婆家。还过得比当初嫁给自己时,还幸福,就在孙志高母子纠缠淑兰的时候,淑兰的丈夫拿着扁担棍棒,赶走了孙志高和孙母。

孙家母子俩唯一的指望也破灭了,自从和淑兰和离后,宥阳没有人捧着自己了,孙志高想着那些捧高踩低的宥阳人,心里愤恨极了,想着,等将来自己做了官后,要他们好看。

可失去志气只有傲气的孙志高,脱不下秀才老爷的身份,又不愿意受当初读书的苦,就整日醉生梦死,一有钱就去喝花酒,最后将宅子也卖了。

到最后实在是一文钱都没了,两人回到了乡下,一个寡妇看上了孙志高的秀才身份,想着可以减免赋税,就嫁给了孙志高,原本以为孙志高是个读书人有着读书人的风骨,等结婚后,才发现孙志高是个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懒汉,满脑子都是喝花酒,整日做着高中大梦,那孙母也是好吃懒做。

寡妇顿觉上当,可已经嫁了。寡妇才不惯着孙秀才母子,乡下常年干粗活的妇人,有的是力气,孙志高母子俩个养尊处优多年,哪里是她的对手,寡妇动不动就拿孙志高出气,还对着孙母一通打骂。

一开始孙母和孙志高还喊着,“你怎敢跟秀才老爷动手”云云,在寡妇棍棒教育下,两人彻底蔫了下来。

《伤仲永》

金溪的一个农民方仲永,家里世代是耕田的,在他五岁那年,从未读书识字的方仲永,突然哭闹着问父亲要来笔墨纸砚,写下一首首好诗,它写的诗蕴含着很多的道理,一时被人传颂。

永的事迹被传开后,许多人都感到好奇,尤其是富贵人家,都想见识见识,他的父亲带着孩子四处卖弄,收取钱财,将方仲永当作一个摇钱树。多年后,方仲永一直到处去表演才艺,失去了学习的机会,逐渐耗尽了才华,变成了一个普通人。

孙秀才和方仲永谁的结局比较凄惨?

孙秀才和伤仲永都是少年神童,年少成名,都曾被人追捧着,最后都泯为众人。

孙秀才的一生大起大落,少年苦寒,年少成名,搭上富豪岳家,在有识之士面前摆过谱,受过追捧,享受过大富大贵,之后又一朝跌入低谷。这一切都是他和她母亲咎由自取的,但他和她母亲一直没有醒悟过,还在做着中举的美梦。

方仲永五岁成名,被父亲剥夺了学习的机会,跟着父亲四处给人表演做诗,赚取银钱,最终落得泯为众人。

仲永的前半生惊才绝艳,后半生平凡普通。方仲永年少时就见识了许多大人物,也享受了人间富贵,当他才华不再的时候,不知道他能不能接受自己的平凡人生。

起孙秀才,我觉得方仲永的结局更加凄惨,孙秀才12岁的时候才成名,那时候他已经有主见了,能自己做主了,且他的母亲一直支持他读书,听从他的安排,他的人生是有选择的,最后的结局也是他自己选择的。

方仲永,他五岁成名,之后他的人生就是被他的父亲所掌控,他可能连学堂都没有见过,他的父亲没有给他选择的机会。他的父亲四处带着他表演,赚取了很多银钱和尊重,可一旦他没有了利用价值,他又能落到什么样的下场呢?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