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紧急提醒!男子每天两碗,膝盖里发现30多颗“石头”疼痛难忍

梦幻仙子落凡尘 2024-12-09 19:37:06

引言

六十三岁的汪老伯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几十年来对骨头汤的钟爱,最终会让他饱受痛风折磨,甚至一度无法正常行走。

12月9日相关媒体报道,武汉第六医院的骨科专家在为一位患者进行膝关节手术时,成功取出了超过30颗痛风石,其中最大的一颗有近3厘米粗。

而他会受此折磨的原因,就是一碗碗看似滋补的骨头汤汤,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碗浓汤引发的健康危机

六十三岁的汪老伯,一直以来都是个饮食有自己独特偏好的人。他对于骨头汤的热爱,到了每天必喝的地步,除了早上不喝外,无论中午和晚上吃的什么,一碗浓郁的骨头汤是不可或缺的。

他总认为,骨头汤营养丰富,能补钙强身,是养生佳品,这个习惯他从四十多岁就开始坚持了,可这样的坚持并没有给他带来预期的健康,反而带来了痛风的困扰。

最开始的时候,汪老伯的症状还并不明显,就是有时候脚指头会莫名其妙的肿起来,伴随着剧烈的疼痛。

但是就被诊断为痛风,不过汪老伯摸了药以后就不痛了,所以一直没当回事,没想到之后痛风越来越严重,而且没法儿根除。

在今年痛风更严重了,甚至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膝盖都肿了,走路也是一瘸一拐的,去医院检查后发现膝盖里都是痛风石,必须做手术清理。

等清理完一数,竟然取出来了三十多个痛风石,最大达甚至有块三厘米,难怪汪老伯会疼的走不了路。

汪老伯的经历,也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痛风,这个“帝王病”,如今已悄然成为困扰现代人的常见疾病,其与饮食的密切关系,值得我们每个人认真审视。

痛风就是体内尿酸过高,导致在关节处形成小晶体,引起剧痛和发炎。而尿酸的产生,与我们日常摄入的嘌呤密切相关。

像动物内脏、海鲜这类食物,嘌呤含量特别高。吃多了,尿酸会猛涨,最后可能得痛风。汪老伯几十年如一日地饮用骨头汤,正是掉入了这个“美味陷阱”。

很多人认为骨头汤营养丰富,殊不知,长时间熬煮的骨头汤中嘌呤含量同样很高,这无疑加剧了汪老伯体内尿酸的累积,最终导致痛风发作。

除了骨头汤,还有许多看似“健康”的汤品,实则暗藏高嘌呤的风险,比如海鲜汤。虾、蟹、贝类等海鲜本身就是嘌呤“大户”,熬成汤后,嘌呤更是溶入汤中,对于痛风患者来说,无异于火上浇油。

还有火锅汤,热气腾腾的火锅是许多人的心头好,但涮煮过各种肉类、海鲜、菌菇后的火锅汤,嘌呤含量早已飙升,痛风患者切勿贪图一时口腹之欲。

牛羊肉高汤对于痛风患者来说,同样是需要谨慎选择的汤品。长时间熬煮的牛羊肉汤,不仅脂肪含量高,嘌呤含量也相当可观,

需要强调的是,喝汤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痛风,关键在于汤的种类和食材。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孙俊指出,痛风是一种与嘌呤摄入密切相关的疾病,某些高嘌呤汤会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而低嘌呤汤则相对安全。

因此对于痛风患者或高尿酸人群来说,选择合适的汤品至关重要。那要怎样做才能科学喝汤,滋养身心呢?

健康喝汤指南

汤,作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暖胃暖身,还能增加食欲。但如何健康地喝汤,却是一门学问。

像刘老伯一样只喝汤是不行的,喝汤也要吃肉。肉类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煲汤营养的大头。只喝汤不吃肉,无疑是舍本逐末。

喝汤还要注意少放盐和油。常吃咸油多的汤,对控制血压和心脏不好,还可能让人变胖。

冬天人们喜欢喝热乎乎的,但是要注意别喝太烫的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汤的温度最好不要超过65℃,过烫的汤会损伤食道黏膜,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

对于特殊人群,更需要注意喝汤的方式:患有高尿酸、高血压、高血脂、胆囊炎、体重超标的人,最好少喝浓汤,注意少吃油腻食物和高嘌呤的食物。

如果实在想喝,可以先将肉焯水,去除部分脂肪和嘌呤,喝汤前再撇去浮油。胃酸多的人吃饭前最好别喝汤,汤容易让胃酸增多,可能会让胃不舒服。先来点清淡的蔬菜,之后慢慢喝点汤。

还有以下几点建议也有助于健康喝汤:挑选低嘌呤食物,少喝高嘌呤的海鲜、火锅、牛羊肉等浓汤。

除了喝汤,还要注意摄入其他类型的食物,例如蔬菜、水果、谷物等,保证营养均衡。吃汤虽香,但别喝太多,以免肠胃受不了。

汪老伯的经历并非个例,它反映了现代社会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人们对饮食健康缺乏足够的重视,往往被口味和所谓的“传统观念”所误导,最终导致健康问题的出现。

常喝浓汤看似补身体,但其实可能对健康有隐忧。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健康问题,也与痛风一样,存在较高的风险。

“营养都在汤里面”!那广为流传的俗语,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炖汤的时候,食材里的营养大多没溶解进汤里,大部分都留在食材里。

煲汤时间再长,汤里的营养也不如食材本身多。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孙俊指出,有些看似美味的养生汤,却暗藏着不少危机、

高油脂、高盐、高嘌呤、亚硝酸盐超标、损伤肝肾的某些中药、温度过高太烫损伤黏膜……这些都可能对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与其追求“以形补形”等不科学的食疗方法,不如注重均衡饮食,适量摄入各种营养物质。只有建立科学的饮食观念,才能真正守护健康。

骨头汤的补钙误区

“喝骨头汤补钙”这一观念可谓深入人心,许多人从小就听着长辈的谆谆教诲,将骨头汤视为补钙佳品。但残酷的现实是,这只是一个流传已久的误区。

骨头中确实含有丰富的钙质,但这是一种生物钙,很难溶解于水中。不管怎么精心炖煮,骨头汤里的钙质其实很少。

经过检测发现,一公斤排骨炖出来的汤里钙质含量只有15毫克,这比骨头里的钙含量要少得多了,只有万分之一那么点。有人认为喝骨头汤能预防骨质疏松,这也是一种误解。

一碗牛奶里的钙比一碗骨头汤里的多多了。对于老年人来说,骨头汤里含有不少骨头里的油脂,经常喝这样的汤可能会带来一些健康上的麻烦。

那么骨头汤熬煮后呈现的乳白色,究竟是什么呢?其实这并非钙质溶解的象征,而是骨头中的脂肪被乳化后的结果。

换句话说,你喝下去的,更多的是脂肪,而非钙质。与其执着于“喝骨头汤补钙”这个伪命题,不如选择真正有效的补钙食物。

牛奶被誉为补钙好帮手,因为它含有丰富的钙质,而且人体很容易吸收。豆腐、豆浆等豆制品也是不错的钙来源,尤其是对于乳糖不耐受的人群来说,是牛奶的良好替代品。

杏仁、核桃等坚果含有钙和健康脂肪,对心脏血管有好处。除了“喝骨头汤补钙”这个误区外,还有其他一些常见的补钙误区需要我们警惕。

豆浆里的钙和牛奶一样多就是一个大误区,豆浆里也有钙,但量比牛奶要少很多。

还有空腹吃钙片促进钙吸收,也是一个大误区,其实空腹并不合吃钙片,容易让胃不舒服,影响钙的吸收,最好在吃完饭后再吃。

还有人觉得吃钙片越多越好。其实过量补钙可能导致副作用,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适量补充。

也有人说虾皮钙质丰富,要多吃些补钙,但是虾皮含盐较多,一般都是当调味品的,并不适合多吃。

一些绿叶蔬菜也可以补钙,虽然绿叶蔬菜中含有草酸,会影响钙的吸收,但通过焯水等烹饪方法可以减少草酸的影响,同时还能补充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

与其追求补钙,不如适量的户外活动加上晒晒太阳,对钙质吸收挺有帮助。

结语

汪老伯的经历提醒我们饮食习惯对健康影响大,它直接左右着我们的身体状况。很多时候要科学饮食,不要被一些传言误导,要重视饮食健康,才避免重蹈覆辙。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告别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拥抱健康的生活方式,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