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民是毛泽东的大弟弟,他本来在家种地,父母去世后,由他一个人供哥哥和弟弟读书。
后来跟着毛泽东到长沙后,上农校,搞革命,还当上国家银行行长。
也是在革命过程中,他遇到钱希均。两个人在一起十几年,帮助党组织前后多次运送大笔资金,两个人宁愿扮做乞丐,也没有动过党的一分钱。最高一次更是运送80万美金的苏联援助款。
01,
毛泽民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父母没办法同时供两个孩子读书。父亲只好忍痛让毛泽民辍学,帮助照顾生病的母亲和弟弟,等大一点就帮忙干农活、种地。
白天毛泽民跟着父亲耕田、挑粪,晚上在油灯下帮助父亲记账,时间长了也学会父亲的绝活,两只手同时打算盘。
毛泽民还烧得一手“毛氏红烧肉”,毛泽东每次回家都要吃弟弟的拿手好菜。
听从毛泽东建议,毛泽民跟着三哥到长沙一所学校负责庶务,也就是管理学校经费和教师们的伙食。
他来之前,学校的伙食很差劲,总是那几样菜,还很少见到荤腥。自从毛泽民到了之后,他带着厨师天天大清早跑到菜市场采买,保证食材的新鲜,变着花样改善伙食。
同时,学校的经费也被毛泽民管理得仅仅有条。
毛泽民白天在学校工作,晚上还要上夜校学习知识,了解革命是做什么的。
也正是这段时间,他发生了质的飞跃。从对革命一知半解,只会种地算账的农民,蜕变成革命的骨干之一。
1925年,毛泽民跟着三哥回到湖南韶山冲。毛泽东在这里创办了20多所农民夜校,毛泽民和杨开慧则担任老师。
农民运动的高涨激怒了湖南地主,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很快湖南省省长赵恒惕发布通缉令,要逮捕毛泽东等人。
毛泽民跟着三哥准备逃到广州,临走前他害怕拖累妻儿,便下决心和发妻王淑兰离婚。妻子也不得不接受这个决定,承诺会好好照顾孩子,让他在前方专心革命。
02,
毛泽民到了广州后不久就接到中央任务,让他去上海负责两个重要杂志,以及负责党中央对外总发行工作。
1925年冬天,毛泽民化名杨杰,公开身份是某印刷厂老板,来到了上海。
穿着西装,端着酒杯,杨杰在十里洋场不断露面,结识业内人士,渐渐混出了些名堂,成了上海滩的杨老板。
但是杨老板也到了而立之年,身边却没有一个女人,好像说不过去。
为了安全考虑,党组织派了一位女同志叫钱希均,让她假扮杨杰的老婆,共同开展地下工作。
钱希均出生在浙江的一个穷苦人家,从小就被家人送去当童养媳,过早饱尝人间疾苦。后来她受到进步思想影响跟人一起到了上海,一边在纺纱厂当女工,一边上夜校,进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20出头的钱希均在毛泽民的带领下,不断接受革命工作的锻炼和考验,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变得越来越成熟稳重。她的灵活应变能力很强,经常根据任务的不同扮做不同身份。
有时是有钱人家的阔太太,帮助党组织送机密文件;有时是穷苦的农妇,去基层交通点取稿件。
毛泽民高兴地称赞:“钱希均真是一位难得的好同志!”
很快,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杨杰也从刚来上海时仅有的70多元,发展成上万元的大老板。
两个人也在革命中长期相处,互相支持,1926年年底,他们成了真正的夫妻。
03,
好日子没多长,1927年4月12号,蒋介石发动“421事变”,大肆逮捕和残杀共产党人。
毛泽民和钱希均立刻带着印刷设备转入地下。两个人为了躲避追捕,化作乞丐扮相,随身携带着党的经费,一路上靠着乞讨,才化险为夷保护钱款不被抢走。
再后来,在1937年3月初,苏联决定一次性援助中共80万元美金。
但是要想让钱流通,需要先把美金兑换成法币,并且运送到西安红军联络处。接着,还要在联络处换成部队急需的物资,再运送到各地。
面对这笔巨款,党中央需要派出绝对忠诚可靠,而且要具有地下工作经验的同志。另外,还需要熟悉金融方面的知识,善于运作大额资金。
于是,毛泽民和钱希均被选为负责人,来执行这次艰巨的任务。
经过和党组织人员的商议,毛泽民决定把这笔钱化零为整,分批进行兑换。
毛泽民对上海十里洋场非常熟悉,为了保险起见,他换上西装,每天出入交易所。
由于每天兑换的金额要求不能过多,毛泽民带着大家没日没夜地奔波,每天早出晚归。为了能尽可能多地兑换一些法币,他们几乎每天只吃一顿饭,天不亮就出门,晚上很晚才睡。
经过4个月的辛苦努力,到1937年日军大举进攻上海之前,兑换和运送款项的任务终于全部完成。这笔巨款为党购买物资和军需弹药发挥了重要作用。
毛泽民和钱希均因为革命相识相恋,两个人既是能把后背留给对方的革命战友,又是相互爱护的生死伴侣。
两个人携手11年的婚姻,虽然最终因理念不合而分手,但是他们对于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所为让我们敬佩,他们的爱情也让我们深深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