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魏到唐朝,府兵制度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

防务评审 2021-09-16 23:48:32

府兵制度,作为中国古代兵制之一,其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且带有世兵制与征兵制色彩

▲唐朝府兵制

它起于西魏而盛于唐。中经北周到隋代,经历了大概两百年的时间,因为时代的更革,自然免不了发生许多变化。其变化导致了府兵制的持续发展,使得府兵制度渐渐改进,变化,发展。也在众多重要变化中一步步适应朝代发展的潮流,府兵制的变化是多方面的,例如: 军事制度,中央集权,户籍发展,民族融合,与均田制、募兵制的交融。不断地从青涩走向成熟,在被别人熟知中发生了一次次重要的改变,顺应着时代的浪潮,顺应着国家的统一,一步步改变着自己更适应时代的需要,经历了一场西魏到唐朝的蜕变后,成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制度之一。

在军事制度管理和相关名称上的重大变化

当时正处于西魏北周年间,宇文泰和苏绰共同创立了府兵制,宇文泰建立了西魏所依靠的武川军事贵族与关陇汉族的统治集团,这也就是所谓的“关陇集团”。在组织史上最强集团——关陇集团的过程中,府兵制贡献了不可估量的推动力量。

▲西魏期间关“陇关集团”

全国设置八个柱国大将军,但实则只有六个,所以称为六军,府兵制开始正式形成。后来六军经过细分又分为了二十四军。无论是六军,十二军或二十四军皆为府兵。因为二十四军分驻全国,在驻屯地多设置军府安置军士,这也是府兵制开始形成的一个标志,府兵制也开始在西魏出现了。而到隋朝,是府兵制发展上升期。隋将十二大将军改为十二卫,改变了府兵首领的称谓。隋炀帝将鹰扬府设为隋朝府兵的专有名号,长官为鹰扬郎将。

▲关陇集团的兴衰起伏

到了唐朝,是府兵制发展的巅峰时期,唐代府兵制的中央领导机构是十二卫和东宫六率。府兵的基本单位是在各地的折冲府,并且首领名称也改为折冲都尉,都尉统领,成立了“内重外轻”的驻兵原则。

在一系列军事上的整改之后,府兵制度在制度上不断完善,步步发展,渐渐发展成为完整的军事制度。

▲隋唐府兵名称在推进中央集权渐进上的重大变化

府兵制的萌发期是在西魏时期,宇文泰将六军的提出与府兵制的形成,实际上都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

西魏的府兵制度将柱国大将军交任国家上层管理,一定程度上使朝廷的军权掌握得更加牢靠,并且让中央对兵权的管理更加直接高效,这一点便是府兵制加强中央集权的关键措施。同时,西魏在户籍上的编排,也使得许多农户加入府兵之中,大大地扩大了府兵制的规模与影响,同时也加强了政府对人民的管理,一定程度上是加强中央集权其中的一点。

▲中央集权制相关关系图

到了隋朝,府兵制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府兵制与农户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让国家的人力资源利用得更加充沛,更加强了中央对人力资源的利用,且府兵的十二将军隶属皇帝,让皇帝手握重要兵权,加强了君主专制的同时,也让中央集权制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

处于唐朝时期,则是有外轻内重的驻兵原则,在这条规定下中央也就是当时繁华的长安,兵权最为集中,使其他地方的兵权难于和中央抗衡,同时也减少了地方割据的风险,是加强了中央集权的重要变化。

▲隋炀帝画像

同时府兵制度为国家经济也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也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之一,府兵制度中兵农的结合,其实是让府兵得到一部分土地可以耕耘,也就节省国家一笔军费开支,使得府兵在农业方面有了可以生存的保障。而农民想要土地,也可以参加府兵队伍,入伍变得到了土地,这一定程度上为国家的征兵工作减少了一些工作。且兵农的结合也是使人力资源充分流动,国家人力资源的合理运用也是加强中央集权的一大表现之一。

在与户籍制度相适应相推进的重大变化

西魏时期的府兵是军户,不编入户贯,与普通的农户在户籍上有所区分的。

▲府兵制度农兵合一

而到了隋朝时期,府兵制度在户籍上有了重要改变,军户被废除,府兵被编到户贯,成为了民户。与此同时府兵也会被分配土地,从此与农民的界限变得模糊,体现了府兵制兵农合一这一重要特点,且由于府兵的加入,户籍变得更加整齐规划,且军农也渐渐融合,这一改变也为国家节省了许多军费开支,体现了农的重要性,将军农合一是隋朝对府兵制的重要的调整,对当时的国家管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以至于到了唐朝,在府兵制重振的时候也按照如此来编户,并未做出太大的改变。

▲军农合一在促进民族融合和关于民族团结的变化

在西魏府兵制度诞生以来,胡人汉人之间的士兵就有所区别,西魏属于少数民族统治,所以胡人和汉人的区别还是较为明显的,胡人骑兵的力量要较为强势,直到隋朝的统一,隋文帝和对互济,根本上消除了胡人汉人的区别,将府兵统一起来,从而民族融合变得更强,而府兵制的鲜卑族色彩变淡了,加上汉族的渲染,民族融合的趋势也愈加强烈,在府兵制这一变化上,加强了对胡人汉人的统一,为巩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做出了进步,是府兵制对民族融合做出的调整之一。而唐朝,则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强与巩固,使得民族界限变得愈发透明,将民族融合贯彻到底。

▲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胡汉文化的交融体现在胡人部落与汉人部落生活习性不同和待人有不同的差距,在许多相处中,胡人将自己一些豪迈的处事方式影响给了汉人,而汉族长久而深厚的文化底蕴氛围也滋养着胡人的生存发展,在府兵制度的变化下,胡汉文化的交融为民族团结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与均田制和募兵制上的融合进步的重要变化

均田制是从北魏到唐朝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特殊制度,而募兵制却是唐后的出现,由于募兵制制度的更加完善,更加适合于当时的中央管理与国情,募兵制便得到了唐朝的大力推崇,导致募兵制的兴起取代当时的征兵制,成为封建时代兵制的一大变革之一。

▲唐朝时期各民族的分布与管理

但在西魏时期,府兵制度并不与均田制直接挂上关系,府兵还是军户,与农民的关系也不大,还未显现出它兵农合一这一重要的特点。一直到隋朝时期,府兵制才开始有了重要的改变,府兵制和均田制出现了细微的关系,府兵们也能得到一部分土地,成功地解决了一些府兵们的生存问题,从此之后,由于府兵制与均田制的融合,开始打破了兵农所谓的界限,使国家更好地管理人力资源和土地资源。更甚这也是促进府兵制度发展的关键,随着农为本这一观念的加强,土地资源变得更加短缺,让许多需要土地来养家糊口的人自愿加入府兵这一行列中,使得府兵的人数也更加庞大,为未来成为中国古代重要军事制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而唐朝也发扬了府兵制与均田制的结合,该时期的兵农结合,相互奖励,减免赋税与徭役,成为了府兵认真上战场,农民认真耕耘的场景。兵与农的欣欣向荣自然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使得唐朝的管理更加开朗。但这样一来府兵制与均田制的联系一大,土地兼并是均田制崩溃的一大因素之一,而这也就顺势影响到了府兵制度的发展。所以便有了后来的募兵制,后来的募兵制也是吸取了府兵制度的教训展开加强,府兵制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唐朝的募兵制发展。

总之,府兵制度同时也是与其他制度互相配合,互相发展。得到了进步与提升,但也会被其他制度所影响,在制度上,一定要以适应时代发展为主,及时调整与发展,才能得到更好的前景。

▲均田制划分田地

而府兵制度由西魏到唐的演变,有许多部分,例如军事制度,中央集权,户籍发展,民族融合,与均田制和募兵制的交融。种种改变都让府兵制向着更好的方向前进,进一步符合国家统一的发展,推动时代浪潮。正是因为如此,府兵制度步步的发展,让府兵制度成为当时国家管理的重要骨干,让府兵制度有了更好的发挥空间,从而让人熟知,而成为国家重要的军事制度。但得天独厚的它,也存在着许多缺陷,比如说均田制土地兼并对它也有不利的影响,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文化差异等等。我们更应该在了解从西魏到唐朝府兵制度的重要变化中,了解一个制度的兴衰成败是如何造成的,与时代浪潮,或是与国家治理的相关性。只有清楚地了解了府兵制,懂得了从西魏到唐朝的发展变化,感受历史的博大精深,把握了这些,我们才能从中国历史中学习更多的东西,才能看出府兵制度重要变化的真正缘由并汲取其精华加以学习利用,才能为现今时代做出更好的发展规划,建设更和睦的社会关系。府兵制度的重要变化是西魏到唐朝时代改变的差异,在后代人民了解了许多重要变化的同时,也得知了府兵制度的兴衰成败,显现出府兵制度这一中国古代重要军事制度得以存在发展的重要。

在历史的层层更替,在命运的长河中,府兵制度的变化顺应着时代的潮流,与当时代的其他制度也紧紧相融,例如均田制和募兵制。各种制度的互相配合,共同进步,使得府兵制度一步步做出重大改变,这不仅是府兵制的进步,同时也是国家治理层面的一大创新与加强。府兵制度进一步扩大了国家领导力的加强,使国家兵权更加向中央集齐,是推动时代浪潮,也是顺应时代浪潮的表现。府兵制度在各个领域的重大改变,例如说军事制度,中央集权,户籍发展,民族融合。这些都是巩固国家的统一,使府兵制度变得更加成熟,成为中国古代重要军事制度的根基。

综上所述,府兵制从西魏到唐,经历了历史的沉淀与推动,从初具模型兴起到中间依照各朝各代的制度形式增添与修改,府兵制度的重要变化可谓是数不胜数,而正是因为在不断的变化和进步中,府兵制度才能成为中国古代令人熟知的军事制度,才能够延续从西魏到唐朝千年,才能造福国家与百姓。这一切的一切府兵制度的变化,正是凸显出中国古代人民的伟大智慧,向着世界展现出中国古代熠熠生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

0 阅读:46

防务评审

简介:战略若太复杂,必然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