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父母爱情》里的意难平,安欣算一个的话,德华也要算一个。
德华40多岁如愿嫁给了老丁,原本以为可以安稳地度过后半生,结果老丁走在了前面。
更悲催的是,老丁的几个儿子想都没想,就把老丁和原配王秀娥葬在了一起,独留德华一个人在那里,尴尬无依。
起初看到这里时,只觉得德华好惨,替德华不值得,惋惜。
如今人到中年才突然意识到,这一切看似毫无征兆的问题,其实早在德华结婚时就埋下了伏笔。
01
德华嫁给老丁,是德华辛辛苦苦争取来的。
起初,王秀娥去世后,老丁心心念念想找一个有文化的老婆,但天公不作美,几次恋爱都没有成功。
到最后,老丁无奈下,只是问了德华一句,德华便同意了。
或许是老丁也觉得自己还年轻,又或许是德华太想嫁给老丁了,关于再婚后的一切事情,他们之间都没有讨论过。
他们之间,几乎没有过以结婚为前提的往来过,就直接步入了婚姻。
结婚后,德华更是没有什么存在感的。
婚前,德华任劳任怨的给老丁家做家务;婚后一如既往,只是她搬到了老丁家住而已。
这一切平常得,连几个孩子都还叫她“姑姑”。她也并不介意。
而且他们结婚时,老丁前面的三个儿子都已经长大成人,离开家了。彼此之间更是没有什么往来。
剧情中虽然有德华帮几个儿子带孩子的片段,但都是德华任劳任怨的。
就像我们当下很多年轻人一样,自己在外面工作忙,把孩子放在老家,一年到头可能也回不去几次,更何况是当时那个还不太重视亲子陪伴的年代。
所以,即使德华帮着老丁的几个儿子带大了孩子,他们之间也是没有什么感情的。
在他们眼里,自己的父母就是老丁和王秀娥,德华似乎只是一个替代品般的存在,没有人为她的以后考虑过,她自己也没有过。
于是,在老丁去世后,几个儿子自然而然地把老丁和王秀娥葬在了一起,压根没想到德华。
02
我们固然可以责怪老丁的儿子没有心,没有看到德华这些年的付出,没有为她考虑过。
但人性或许总是这样,人们在享受的时候,就只顾着享受,哪管是谁为了自己遮风挡雨。
每个人的权益,其实都是靠自己争取的。
如果德华在再婚时,跟老丁有过讨论,自己嫁过来后,孩子们应该怎么对待自己;将来老了以后,两个人如何养老;百年以后,如何处理。
但是,德华太想和老丁一起生活了,以至于这些她从来没有考虑过。
即使后来为老丁整个家庭任劳任怨了几十年,也从未帮自己争取过一点。
这才造成了德华最后的困境。
而这种问题,原配夫妻间也压根不会出现,更不必讨论。
如今,再婚现象越来越多,如果是离婚另结的自不必讨论这些,但是丧偶再婚的话,就不得不重视这件事情了。
就像我们听到有人丧偶再婚时,总是会谈到百年之后如何埋葬的问题。
起初我总觉得为什么要把这些事都赤裸裸地摆出来,当我再次看到德华的处境时,才不由得为之感叹一句:
先把不好解决的事情都放在台面上谈清楚,是为了避免以后出现麻烦,为了以后长远的幸福生活。
如果德华在嫁给老丁前,两个人就讨论过,她就不会在老丁去世后,处境一度那么尴尬。
作为我们普通人也要吸取这样的教训。
无论是不是再婚,在面对婚姻时都要记得:遇到事情了,不要只顾着当下的想法,最好是先把以后不好解决的问题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