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刷到一个视频,内容是一个旅行博主到了德化县,看到了德化世界瓷都的宣传标语。小编的第一反应,不对啊,如果以瓷闻名天下的,应该是江西的景德镇。有一种说法是,景德镇原名昌南镇,我们中国英文名和瓷器的英文名就是由昌南镇的音译,演变而来的China。可见景德镇在世界瓷器史上的重要性。
然而世界瓷都德化,也并非王婆卖瓜,而是有依有据的。德化位于福建戴云山系,这里水系发达、瓷矿资源丰富,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民窑之一,从原始青瓷到唐代开始烧造青瓷再到宋元作为重要的外销瓷产地,明代出了一大批以何朝宗为代表的瓷塑艺术大师,把德化白瓷推向了顶峰,明清时期大量德化白瓷进入欧美市场,法国人给德化的白瓷起了非常美的美称“中国白”。
直至如今德化制瓷依然非常活跃,可谓是千年窑火不洗,所以被称为世界瓷都。而且由于福建茶叶种植业自古发达,不仅有大量世界名茶,如大红袍,铁观音,白茶等,所以相关茶具使用的也很多,而且福建靠海,方便贸易,有充足的瓷器市场。
那东南瓷都闽清,又是什么情况呢?
闽清的制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宋,有一千多年的陶瓷制造历史,宋朝时期已是福建省烧制青白瓷规模最大的产地。位于闽清东桥义窑的制瓷时期大约从北床12世纪下半叶到14世纪下半叶,南宋时瓷器生产就具相当规模,这可以从龙窑生产人员推算出,以每条龙窑10—20人算,也有一两千人。而通过各地发现的以及东南海域出水文物的研究可以肯定,当时义窑生产的日用粗瓷除销往全国,并远销东南亚等地,鼎盛一时。至于义窑是何时衰落,至今没有很明确的研究结果,只是根据考古发现,专家推测在,清朝乾隆、嘉庆间,闽清瓷器生产已从义窑移至池园丽山头。
而闽清东南瓷都更加名副其实,因为其他“瓷都”都是狭义上的瓷都。而闽清的东南瓷都,则包括了更多的瓷(电瓷和建筑瓷)。
事实上闽清境内有丰富的制瓷矿藏——高岭土,在东桥及邻近的下祝乡也时有挖掘高岭土运到外地出售,闽清南部的池园、白樟,白中一带,是现如今中国极为重要的瓷器生产基地,所产的电瓷与建筑瓷在中国市场和海外市场占有极大份额。2007年时,闽清县就有各类陶瓷企业346家,年产建筑陶瓷2.5亿平方米、高低压电瓷50万吨,从业人员达3.2万人。当年电瓷、建陶产品产量就分别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和十分之一,成为我国重要的电瓷生产出口和建筑陶瓷生产基地。闽清因此先后获得“中国陶瓷生产基地县”、“东南瓷都”和“陶瓷之都”的美誉。
闽清东南瓷都,从古至今,从陶瓷到电瓷和建筑瓷。一脉相传,享誉世界。不仅品类齐全,而且丰富且充满美感。
闽清人低调且务实,并没有以夸张的“世界瓷都”自居,而是很符合实际,结合历史,自称自己为瓷乡。而一些专家学者考察了闽清东桥义窑之后,再根据闽清实际的生产的大量的电瓷和工业瓷,并且热销海内外。为闽清献上了“东南瓷都”这一贴切而又亲切的称呼。
如今,从仅存于博物馆中的残片,到展架上的众多展品,闽清“碧水青”的重见天日。这种色调,源自闽清县博物馆内所藏的宋代青白瓷残片。虽然已经过了近千年,但其独有的青白相结合的色调,对照传统色系表,被其取名为“碧水青”。“这种独一无二的釉色,才是闽清陶瓷独有的印记。
如果一定要给闽清德化瓷都之争来做个完美的句号。 那不妨把景德镇也加入进来。再把湖南醴陵入选。那便是中国四大瓷都。
其中,闽清是东南瓷都,德化是世界瓷都,景德镇是中国瓷都,醴陵是多彩瓷都。在此,我们至臻团队成员希望东南瓷都闽清能够继续绽放光芒。虽处在中国东南,但能享誉全球。
关注我们,知文图礼,带您博古通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