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结果出来之后,北大校长马寅初看到人口增长过快,如果这样下去,用不了几十年,中国人民将吃不上饭。所以他向国家提出了计划生育这一概念。
他向毛主席建言说到:“农村没有电,所以那些农民才不断地生孩子。”
但毛主席的一句话,让他无言以对。毛主席说:“你家里有电,但你生了8个孩子。”毛主席一直坚信,人口增长应该是自然而然的过程,而不是凭借行政手段来调控。毛主席的人口观,如今看来却显得格外的深刻和正确。
“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这句耳熟能详的口号,曾在神州大地回荡多年。
但历史上有一个人,偏要“反其道而行之”。他就是马寅初,一个被誉为“中国计划生育第一人”的传奇人物。
可就是这么一位倡导控制人口的先驱,自己却儿孙满堂,多子多福膝下有八个孩子。
马寅初的人生,就像一出跌宕起伏的大戏。

马寅初
1882年,他出生在浙江嵊州一个酿酒作坊主的家庭。那会儿,还是清朝末年,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多子多福”是每个家庭的期盼。
马寅初的第一段婚姻,便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典型的包办婚姻。他和原配夫人张氏,生了一个儿子,可惜早夭。
后来又生了两个女儿。按理说,这在当时也不算少了。可马寅初的父亲不满足,非要他再娶一个,为马家传宗接代。于是,马寅初又娶了王仲贞。这位王夫人,一口气给他生了好几个孩子。加上前头的两个女儿,马寅初总共有了八个孩子。

马寅初一大家子《全家福》
这要搁现在,妥妥的“超生游击队”啊。不过,在那个年代,这并不稀奇。毕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深入人心。
新中国成立后,人口问题日益凸显。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令人咋舌:总人口突破6亿。当时每年人口增长率超过20%。

马寅初
这个数字,让马寅初忧心忡忡。他开始意识到,人口的快速增长,会给国家带来沉重的负担。按照当时的速度,马寅初预计50年后,中国人口可能达到26亿。

马寅初
他担心,人口的快速增长,会导致失业率上升和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等一系列问题。1957年,马寅初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著名的《新人口论》。

《新人口论》马寅初
这篇文章,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他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控制人口,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马寅初
这在当时,简直是离经叛道。因为主流观点是“人多力量大”,认为人越多越好。马寅初的“新人口论”,与当时的时代潮流格格不入,也因此饱受争议。他遭到了大量的批评,被扣上了各种帽子,甚至被迫辞去了北大校长的职务。面对压力,马寅初没有退缩,他坚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马寅初
他甚至说:“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身匹马,出来应战,直至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这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魄,令人敬佩。

马寅初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当年越王勾践战败后,为了快速增加人口,下令: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
而马寅初为了国家长远发展,在人生的暮年依然坚持真理。只可惜,马寅初没能亲眼看到自己的理论被全面实施。1982年,马寅初逝世。

马寅初
就在同一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总人口突破7.2亿。当年的现实情况是,人口快速增长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一些家庭难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基础设施建设难以跟上人口增长。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计划生育被正式确定为基本国策,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实践证明,计划生育政策,确实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实行计划生育是公民的权力和义务
它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长速度,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人口老龄化、性别比失衡等等。

人类要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增长。为革命实行晚育和计划生育!
如今回头看,马寅初当年的“新人口论”,无疑是具有前瞻性的。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只是,他自己有八个孩子,这事儿怎么解释呢?
其实,我们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去苛求一个生活在特定时代的人。马寅初的婚姻和生育,很大程度上是受传统观念和家庭压力的影响。毕竟,他生活的那个年代,跟我们现在完全不同。

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马寅初确实为国家的人口政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敢于挑战权威,坚持真理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毕竟,一个真正有远见的人,往往是孤独的。而历史,最终会给出公正的评价。马寅初的一生,毁誉参半,但他始终坚持自我,勇往直前。这,就够了。或许,真正的智者,从来不在乎一时的得失,而在乎历史的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