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
留置针扎不好?关于静脉留置针那些事儿,都在这篇!留置针穿刺时,进针之后见回血,开始送软管,退出针芯,固定即成。但有的护士会出现这种情况,留置针穿刺总失败:明明回血很好,怎么一送针就不行?可能有两种情况:第一种,进针时刚进血管,见到回血,换左手扶住针柄右手退针芯,同时推送套管,这时因为有松开绷皮肤的手然后又绷紧皮肤的动作,这个过程中因为原来留置针进入血管不多,再绷紧时外套管已经滑出了血管。第二种,患者血管脆性大,送套管时外套管触碰血管内壁导致血管破裂。破解之道——操作者可以练习单手送套管,这样没有换手的动作,血管固定拉直,有助于套管送入,且进针和送套管动作轻柔。留置针穿刺:单手退针法
方法:单手送管法(以右手进针为例)。1、扎止血带。2、左右松动针芯:避免上下松动针芯钢针刺破导管,后期出现漏液鼓包等现象。3、松动针芯后复位:保证莱距离不变,不影响穿刺成功率。4、持针方法:将持针柄转至透明三通下方、放于右侧,右手拇指固定针尾、食指固定透明三通、中指固定持针柄。
留置针固定
需要指出的是,固定留置针,曾经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的弹力绷带固定留置针等血管通路的方法不再被推荐。弹力绷带对关节和被固定部位的加压作用来自于绷带的张力,因此包扎时必须保持均匀适当的力量来拉紧绷带。留置针固定都有哪些值得护理人员注意的地方?1、留置针固定和保护的最佳方案,应考虑患者年龄、皮肤张力和完整性、既往的皮肤损伤以及穿刺部位的渗液。2、避免使用胶布和缝合线,它们无法有效取代固定装置。3、不可使用有弹性或无弹性的卷绷带来保护任何类型的血管通路装置。因为它们不足以保护血管通路装置,并会掩盖并发症的症状和体征,甚至会破坏血液循环或液体输入。4、更换固定装置时对皮肤进行检查;评估由于年龄、关节运动及出现水肿导致的皮肤损伤的潜在风险。对于留置针的固定,一个中心,5个基本点。一个中心:贴膜以穿刺点为中心进行固定。要点1:贴膜封闭隔离塞;要点2:延长管U型固定,Y型接口向外;要点3:肝素帽位置须高于导管尖端;要点4:固定时使用高举平台法;要点5:封管夹靠近穿刺点。最后,输液完毕,就要进行留置针的封管环节了。留置针封管
输完液,封管之后,护士和患者都要面对一个现实命题:为什么都封管了,留置针管内依然会有回血?明明都封管了怎么又回血?看这几点你做到了吗?破解之道:使用正压技术,尽量减少血液回流至血管通入腔。每次使用后立即封住外周留置针。a、冲管过程中,普通注射器(非预充式导管冲洗器)中应剩余少量冲管液,大约0.5到1ml。以防止出现血液返流,且无需持续推压注射活塞。预充式导管冲洗器也可以用于防止出现反流。b、按所用的无针接头的类型确定顺序进行冲洗,夹闭和脱管,预防脱管回流。c、使用脉冲式冲管技术,以短暂停顿的脉冲式冲管技术,每次输注1ml液体,连续十次,更有利于固体沉积物的清除。来源:医护多护理学霸综合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号nursing-school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