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修车套路深,但也没想过这么深!
就在春节返程高峰期的时候,阳江高速路的一个服务区就出现过“划胎诈补”的情况,原本以为经过曝光后,这类行为会消失,可没想到近期居然又出现了类似事件。
3月26日,根据当事人描述他从上海出差返回宁波路过慈城服务区的时候给车子加了个油,结果加完油发现车胎漏气。
出于无奈之下,只能换胎,可没想到平时几百就能解决的事,维修店居然喊价1600,最让当事人怀疑的是,同样在这家维修店的另一辆奥迪也遇到了同样情况。
这就让人不得不怀疑了,而现在此事终于有了后续,车主和店家齐齐回应....

3月26日,一位宁波本地车主在接受采访时还原了事件的始末,这位车主驾驶一辆购置仅三年的奔驰轿车,从上海出差返回宁波。
途经慈城高速服务区时,油箱告急,他便将车开进服务区加油站,加油的过程一切顺利,车辆熄火时没有任何异常,各项功能也运行正常。
然而就在他加完油准备启动车辆时,仪表盘突然发出了轮胎漏气的警报,他下车检查,发现一个轮胎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瘪下去。

对于一辆保养良好的奔驰车来说,轮胎突然漏气显得有些蹊跷,车主回忆,自己清楚记得车辆配备的胎压监测系统会在问题出现时及时预警。
而此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轮胎存在隐患,面对这种情况,他只能选择尽快修车,得知服务区内有一家汽修店,他便将车开了过去,希望能迅速解决问题,继续行程。
到了汽修店后,修理人员检查了轮胎,随后告知车主,这个轮胎已经无法修补,只能更换,车主起初并未多想,毕竟轮胎漏气已成事实,修不好就换新的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当修理人员报出更换轮胎的价格时,他却愣住了——高达1600元!
在网上查询一番后,他发现同样规格的优质轮胎市场价不过500多元,这个价格显然高得离谱。
尽管心存疑惑,车主还是尝试与修理人员讨价还价,最终将费用压到1280元。

虽然降了一些,但对比市场价仍高出近一倍,无奈之下,他只能接受这个价格,毕竟车辆无法正常行驶,自己也无法离开服务区。
然而就在修理进行时,更离奇的一幕发生了,另一辆奥迪A8被开进了同一个修理厂,而车主描述的情况与他的经历如出一辙。
轮胎无故漏气,修理人员同样建议更换,两辆车在同一地点、几乎同时出现相同问题,这让奔驰车主的不满迅速升级为怀疑。

他凑上前仔细查看,发现两辆车的轮胎上只有明显的割痕,却没有钉子、铁片等常见刺破物,这一切都指向一个可能性,轮胎并非自然损坏,而是被人故意破坏。
视频曝光引热议意识到事情不对劲,奔驰车主决定复盘整个过程,并用手机记录下现场情况。
他拍摄了受损的轮胎、修理厂的环境,还录下自己的分析与吐槽,随后将视频上传至网络,在视频中明确指出,轮胎的伤口特征表明是人为割破,而非意外扎破。

他还提到,接连两辆车遭遇相同状况,绝非巧合所能解释,视频一经发布,便迅速引发广泛关注。
许多网友在评论区留言,分享自己在高速服务区的类似经历,有人表示曾在慈城服务区遭遇过高价修车,甚至怀疑修理厂与“划胎者”存在某种关联。
还有网友回忆,早在2015年,慈城服务区就曾出现过类似事件,只是当时频率较低,未引起足够重视。

如今这类情况似乎愈演愈烈,令人不寒而栗,更有经验丰富的车主提出建议,经过服务区时尽量不停留,或者至少留人看守车辆。
一名网友直言:“慈城服务区外面的修理工都不让进去,可见问题有多严重。”
随着舆论持续发酵,事件迎来了戏剧性转折,视频发布后不久,慈城服务区汽修店主动联系了奔驰车主。

并将1280元的轮胎更换费用全额退还,这一举动看似是息事宁人,但却让车主和网友更加疑惑。
如果修理厂自认清白,为何在舆论压力下选择退款?这种行为反而让人联想到“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味。
汽修店的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辩解称,轮胎并非他们割破,只是因为车主威胁要投诉,他们才退款以解决问题。

然而这种解释并未平息公众的质疑,不少人指出,服务区内遍布监控摄像头,若真与修理厂无关,完全可以通过调取监控自证清白,退款的举动,反而让人们怀疑店家心虚。
服务区“割胎”非首次事实上,高速服务区的“划胎诈补”事件并非孤例,今年春节期间,阳江高速服务区就曾曝出类似丑闻。
一名车主将车辆停在服务区休息,车辆的“哨兵模式”意外记录下有人划破轮胎的全程,得益于这一证据,事件迅速曝光,涉事修理厂被迫停业整改,官方也介入调查。

无独有偶2月4日,一位小米SU7车主在服务区上厕所时收到胎压异常警报,返回检查后,他发现轮胎漏气,而行车记录仪恰好拍到了划胎者的身影。
报警后警方介入,相关责任人被处理,这起事件同样引发热议,相比之下,慈城服务区的奔驰与奥迪车主因缺乏直接证据,只能依靠推测与舆论压力维权,处境更为艰难。
这些案例的共通点在于,服务区汽修店似乎总能在轮胎损坏后“及时出现”,而高昂的修理费用也成为常态,这种模式让人不禁怀疑,背后是否隐藏着一条灰色产业链。

不过截至目前,慈城服务区“连环割胎”事件的调查结果尚未公布,无论是纯属巧合,还是人为设计的陷阱,公众都在等待一个明确的答案。
对于奔驰车主而言,1280元的退款或许弥补了部分损失,但被“坑”的经历却难以释怀,而对于广大驾驶者来说,这起事件无疑是一记警钟。
在高速服务区停车时,保持警惕或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高速服务区的初衷是为旅人提供休息与支持,而非成为谋利的“盘丝洞”。

无论是车主、网友,还是监管部门,都希望类似事件不再重演唯有脚踏实地赚取口碑,才能让服务区重拾信任,也让每一位途经此地的司机安心前行。
真相究竟如何,或许只能等待最后调查能给出最终的回应。
参考资料:浙江宁波慈城服务区现"割胎"争议,奔驰奥迪接连加油后轮胎骤瘪,车主质疑高价换胎存猫腻,发视频后汽修店把款退了 齐鲁晚报·果然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