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揭秘一个残酷的真相,拥有这一种特质的女生,分手都是必然的结局。五个字:受害者心理。我咨访过很多恋爱失败的女生,发现无助悲观的性格会让她们在面对感情冲突的时候,第一反应都是“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为什么我总是遇到渣男”,“我都尽力了,为什么还是会被抛弃”。这期视频我将对恋爱中常见的受害者心理做出详细剖析,干货外溢,欢迎大家对号入座,结尾还附上了救命良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提前点赞,以防丢失。
很多女生都不自知自己有受害者情结,那些情感道路充满坎坷的姐妹们,我建议你认真对照以下八点特征,好好自测下,超过四种以上,请自觉在评论区举手报道。
第一、喜欢抱怨自己的命运和家庭,认为自己所受的伤害都是亲人或伴侣所造成的,认为自己是被抛弃的。
第二、对自己价值缺乏信心,对未来不抱期待,消极不愿改变尝试,从不反思自己问题,用借口来掩盖失败。
第三、缺乏行动力,强烈的无助感,无力感,甚至恐惧感。
第四、非常孤独,无法融入社会,无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五、喜欢自怨自艾,总是浸在自己的痛苦之中,很难走出来。倾向于放大问题,把结果想得太糟糕。
第六、过度依赖他人,觉得自己很可怜,喜欢诉苦来获得同情和帮助。把喜怒哀乐寄托在他人身上,依赖他人来解决问题。
第七、交往时爱发脾气,明明是自己的错还装可怜,要等待对方来认错。
第八、总是猜疑伴侣会出轨,不断试探对方真心,各种作闹后又低姿态求复合,复合以后继续作。
受害者心理会把自己内心的痛苦感受投射到外部,对自我一直不认同,不知道自己的内在需求到底是什么。当被外界认可和理解后,才会认同自我价值。在原生家庭环境中,因为父母与自己建立的依恋关系是恐惧和焦虑的,导致自我内在小孩没有价值感、充满愧疚,需要依赖于外界,来寻求自我认同感。在很多分手挽回实践案例中,我发现恐惧型依恋者和焦虑型依恋者,都是这一受害者现象的典型代表。
先说说恐惧型依恋者,原生家庭中父母有一方是强势的,对小孩要么包容度很低,要么要求过高,导致恐惧型依恋者既渴望与伴侣进入亲密关系,但又害怕受伤害。对伴侣也是包容度低或要求过高,会否定伴侣的付出。通过远离伴侣就等于远离伤害的方式,来保护自己不让自己受到伤害。而焦虑型依恋者的父母,会经常任由孩子哭闹,很少给予孩子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导致焦虑型依恋者非常缺乏安全感,既非常渴望亲密关系,但又过于害怕被对方抛弃。通过依赖对方、甚至过度讨好,纵容对方,来索取安全感,以此避免自己不被抛弃。
拥有受害者心理的女生,会亲手毁掉自己的幸福,会使得伴侣备受煎熬,最后分手是必然结局。姐妹们,如果说你正深陷“受害者模式”里,下面四条纯干货方法,点赞收藏,当下你就能摆脱受害者模式,做自己幸福的主人。具体操作如下:
1.让自己成为受益人。找出自身受苦的根结,不把过错任意推给任何人。你要知道,苦难的意义是可以帮助你去成长的。记住:不要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做错了就反省不要再犯。当你从抱怨的固定型思维转变为成长型思维,也就有了自我价值更新的能力。
2.利用好自己的保护色。男性强者为了体现价值感,更愿意主动帮助一个脆弱的女性受害者。当你获得了外界的帮助后,就要抓住向上兼容成长的好机会,去暗自努力提升,并且善于藏拙。
3.预设正向性思维和强者思维。受害者心理是一种预警信号,是自我保护的盾牌,要把这种提醒做积极处理。例如,利用正向思维引导依赖。当你脆弱需要依靠的时候,可以示弱引导男性价值的投入,隐形掌控主导权。当你索取的太多时,要植入强者思维高位付出,显性主导亲密关系的发展。因为强者都是向下兼容的,被兼容的人是不会选择离开。当你处于高位时,自然不用担心被抛弃。
4.追求自己理想的人生坐标。把你的人生坐标从:我不好,你好,调整为:我好,你也好。要相信自己是优秀的,更要相信别人也是优秀的。树立好这个坚定的信念,通过行为和态度,来持续展现对自己和对别人的美好。
不要再让深夜垃圾桶里的纸巾,才能理解你的苦。人生中最难的不是没人懂你,而是你还没有真正看懂自己。先把自己变成美好的样子,然后去遇一个无需取悦的人,恋爱的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我是先知,可以跟我聊聊你在感情里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