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不久的3月3日吉利AI科技发布会,用一组冷峻的工程数据揭开了智能驾驶安全竞赛的终极形态。当行业还在用"安全冗余"做营销包装时,吉利千里浩瀚系统直接将算力冗余推至万卡级——星睿智算中心2.0输出的23.5EFLOPS综合算力,相当于每秒执行23500万亿次运算,这已超越多数国家级超算中心的实时处理能力。


在旗舰级H9方案中,双Thor U芯片构成的508TOPS算力平台,展现出对复杂场景的暴力拆解能力。官方实测数据显示,系统在135km/h时速下的AEB紧急制动距离稳定在35米以内,而AES紧急转向系统则能连续执行双车道规避动作。更值得关注的是泊车场景,机械车位成功率高达98%的官方成绩,让"最后一公里"的安全标准提升至新维度。

吉利工程师用"五维安全矩阵"诠释技术护城河:算力层采用全冗余L3架构,主备系统切换时间压缩至0.1秒;算法层通过750万辆L2级车辆积累的百亿公里数据,训练出能识别广告牌与真实车辆材质差异的AI模型;感知层融合激光雷达与视觉系统的多维度数据,即便单一传感器失效,仍能维持稳定决策;而覆盖全球90%区域的30颗低轨卫星,则构建起"天地一体"的灾难预警网络。

作为首批搭载H1方案的量产车型,星耀8正在成为技术落地的最佳样本。其标配的100TOPS算力平台,在NOA沙盒测试中展现出对鬼探头、连续加塞等本土场景的精准应对。官方公布的极端场景测试报告中,系统成功规避率较传统方案提升47%,这种从实验室到真实路况的平移能力,展现出吉利智驾技术的成熟度。

当某些品牌还在用"安全概念车"吸引眼球时,吉利选择用最硬核的冗余设计构筑技术壁垒:从万卡级算力到卫星天网,从百亿公里数据到全工况验证,这套看不见"血条"的安全系统,正在重新定义智能驾驶的可靠性标准。正如发布会现场工程师所言:"真正的安全,是让危险永远停留在假设阶段。"这种技术理性主义,或许正是吉利敢称"赢定了"的底气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