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写回忆录,老部下提出建议:当年是九纵先攻占孟良崮主峰的

史海博览 2025-04-16 13:43:18
许世友退居二线,欲写回忆录

1982年,开国上将许世友已经77岁的高龄。

在这一年里,许世友将军已经有了想要退下来的心思,为年轻人“腾位置”。许世友将军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去做的。

这一年9月12日,中央顾问委员会设立了,能够入选这个委员会的无一不是对党有过重大贡献的老前辈!

许世友将军凭借自己的资历和贡献,被组织上任命为中顾委副主任,主任则是邓小平同志。可想而知,这个顾问委员会的含金量。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许世友将军也进行了发言。根据资料的查询,许世友将军主要讲了三层意思:

第一,你们选我当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我这个副主任是一不“顾”、二不“问”的副主任;第二,我向党中央请了假,找几个人帮我写回忆录;第三,我不住在北京,住到南京去。

许世友将军短短几句发言,将自己要退居二线的心思展露无疑。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很少有人能够像许世友将军那样毫不留恋自己手中的权利,说退就退。

这次会议后不久,许世友将军让自己的秘书给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写了一份报告,要求请假住到南京去。

要知道,许世友将军身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组织上给他提供了符合职级的住房保障。但是许世友将军却不想住在北京,想要回到南京,因为他对这里比较熟悉,更有自己的老部下聂凤智,担任南京军区司令员。

换句话说,许世友将军认为在南京更适合自己!

党中央领导在收到这份报告后,考虑到许世友将军的情况,均在报告上批示了“同意”二字。

就这样,许世友将军重返南京,居住到了南京中山陵8号。

九纵老部下提建议:有两个问题要写清楚

许世友将军出身寒微,不曾上过学,想要将回忆录完整的写下来,无疑是有难度的。为此,许世友将军提出由自己口述,找几个人帮自己写。

聂凤智在得知老首长的想法后,也是给予了大力支持:

从抽组写作班子,安排写作计划,到解决写作班子写作和生活上的各种具体问题,都是聂凤智一手操办的。

对于自己回忆录的撰写,许世友将军是非常重视的。他深知,随着自己年龄的增大,对于有些史实记得不太清楚了,为此许世友将军特意进行了资料收集工作,找自己的老领导或者老部下帮忙。

后来,随着写作班子的组成后,许世友将军也多次跟他们谈话,阐述自己写回忆录的目的和整体框架。

用许世友将军的话来说,他写这个回忆录的目的不是为了吹捧自己,最主要是总结过去战争年代的宝贵经验,宣传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

要说许世友将军回忆录的特点,那就是不争功!

许世友将军作为我党高级将领,从战争岁月中走过,立下赫赫战功,对许多事情都是有发言权的。为此,许世友将军的老部下,在得知首长要写回忆录后,自然是纷纷支持,并提出众多建议,尤其是有两个问题要写清楚!

这两个问题涉及到了解放战争时期的孟良崮战役。第一,谁先攻占孟良崮主峰?第二,张灵甫是被谁打死的?

当时九纵的一些老同志,认为是该纵73团首先攻占了孟良崮,同样也是九纵击毙了张灵甫。

许世友在收到老部下的建议后,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是这样描述的:

九纵七十三团“会同兄弟纵队,将红旗插上孟良崮顶峰。其余各部亦先后冲上崮顶。”74师师长张灵甫和副师长蔡仁杰被冲上主峰的战士们乱枪射死。

许世友将军的这个做法无疑是高明的,在孟良崮战役中,许世友将军是有功之将,九纵是有功之旅,他不争功,其功自在。

1981年和1983年,许世友将军的两本回忆录《我在山东十六年》和《我在红军十年》。这两本回忆录发表过后,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很短的时间里就销售一空了。

许世友将军在回忆录发表后,内心仿佛放下了重担,开始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许世友将军退居二线后,他不喜欢抛头露面,反而喜欢自己种种地,跟子孙聊聊天。

尽管许世友将军“隐居”于南京城,但是党中央领导并没有忘记他。只要党中央领导来到南京视察工作,基本上都会去看望下许世友,比如说邓小平、叶剑英等。

1985年10月22日16时57分,一代战将许世友在南京军区总医院逝世,享年80岁。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