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轻巧又华美的夹头榫管脚枨夔龙纹小画案,足以令雅室生辉

花黎笙玥 2023-05-03 13:57:42

说起画案,是古人书房常用家具之一,特别是文人、官员,权贵阶层,他们经常写字、画画、研读、挥毫泼墨,使用频率极高。

它是一种尺寸较宽大,主要供写字作画用的案型家具。因为要平铺宣纸,所以画案大多案面较宽敞,两端不做“飞角”,而是做得很平,这叫平头案。

还有一种案,也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家具。案面两端装有翘起的飞角,故称翘头案。

(▲ 这是一款清早期的黄花梨翘头案)

古人常用翘头案来摆放文玩、画轴,因为画轴是两边滚动打开的,所以翘头案可以很好的避免画轴滑落滚到地上,损坏画作。不管摆放什么,翘头案都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感,使人感觉更踏实,这种小小的设计真是实用又方便。

据王世襄老先生所说,在古代的南方,画案也叫“天然几”或“天禅几”,明代大书画家文徵明的曾孙文震亨所著《长物志》第六卷中有记载。当时对天然几的形制并无严格规定,但要求比较宽,而是是案形,非四足在四角的书桌,这一点与北方的概念是一致的。

(▲ 海南黄花梨夹头榫夔龙纹画案全景)

古人用画案来作画挥毫,往往要起立,所以案板下面越空旷越好,所以画桌和画案下面都没有抽屉。带抽屉的叫书桌或书案。

四足在四角的,叫画桌或书桌;腿足缩进不在四角,两端有吊头的,叫画案或书案。这就是桌与案的区别。

下面这张照片是摆放于花黎笙玥的海南黄花梨夹头榫管脚枨夔龙纹小画案。属于平头案,尺寸为137.5cm长,72.5cm宽,85.5cm高。

(▲ 海南黄花梨夹头榫夔龙纹画案)

这种小画案制作考究,原作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也收录于王世襄先生的著作《明式家具研究》和《明式家具珍赏》中。

这件作品是中华木作大师胡生月先生向经典致敬而复制,整器采用正宗的海南黄花梨上等囤货老料,运用几十年功力的传统木作技艺匠心制作而成。

画案的腿足与案面的连接方式,无外乎插肩榫与夹头榫两种。这一款也不例外,采用了经典的夹头榫方式。夹头榫能使案面和腿足的角度不易改变,使四足均匀地分担案面重量,使画案坚固而耐用。

(▲ 夹头榫示意图)

四只腿足在顶端出榫,与案面底的卯眼相对拢。腿足的上端开口,嵌夹牙条及牙头,使外观腿足高出牙条及牙头之上。因牙头上通常无修饰,因此又常称“素牙头”。

而这款画案的特点在于牙条牙头上是有浮雕的,将整个牙条和牙头拼成了一个整体。上雕精美绝伦、生动又规整的夔龙纹。

(▲ 夹头榫以及牙板上的夔龙纹)

什么是夔龙纹?

夔龙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兽,《山海经·大荒东经》中介绍过:“东海中有流坡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也有记载:“夔,神魅也,如龙一足。”“夔”因似龙而被称为“夔龙”。

经过多年的演变,夔龙最终定格为群龙之首,让后人顶礼膜拜。“夔龙纹”逐渐成为中华民族龙图腾的起源,也成为一种经久不衰的传统纹饰,是一种最高的祥瑞,应用在玉器、青铜器、家具之中。

明清家具上的夔龙纹,源自对商周时期青铜器、玉器纹饰的模仿,明清家具常饰以此图案,清晰表达出其使用者的尊贵和身份。

(▲ 画案上的浮雕夔龙纹)

到了清朝的乾隆时期,夔龙纹更加抽象画,图案化,除了头部保留外,身躯不再有规律性,只是曲曲折折的延伸,布满空间,故而又俗称为“拐子龙”,更有甚者,夔龙头部也不再刻画,逐渐演变为“拐子纹”。

古代最早常用“夔龙”喻指辅弼良臣,随着不断演化,夔龙逐渐成了正义、智勇、阳刚的代表,是权威与规范的象征,也是祝福开疆辟土、开创事业一帆风顺的吉祥纹饰代表。

此案的另一个特色,就是在结构上增加了管脚枨。

什么是管脚枨?

管脚枨,通俗来说就是管住脚的枨子,也就是两根腿足之间的横木,一般安装在腿足下端的位置。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将脚足进行联结,加强家具整体结构的牢固性。常见用于案几类家具及椅类家具。

比如,在我们的海南黄花梨官帽椅上,我们可以看到腿足的四面都有管脚枨,为了错开榫卯的榫眼位置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一般是前面的横枨安装位置最低,两侧的横枨略高,后面的横枨最高,这就是俗称“步步高”的管脚枨,预示着“学业和仕途步步高升”的吉祥寓意。

此画案的管脚枨是两边的前后腿之间,增强了整体的稳定性。既有了管脚枨,则枨上的一块方形空间,就可以有多种用法。或用板条作圈口,或装透雕的挡板,或安攒接的棂格。此案则用圆材作圈口,在四角做成两卷相抵,轻盈空透,是一种不常见的做法,新颖脱俗。

(▲ 侧面图)

这款画案的案面攒框装光洁面板。边抹冰盘沿,上舒下敛至底压边线。面下牙板、腿、案面间用夹头榫结合。

牙板上以遒劲刀笔雕刻出夔龙纹,不贪多堆砌,也不曲意雕琢。而是根据整体要求,作恰如其分的局部装饰。整体层次分明,线条曲直有度,流畅婉转,颇有古韵,用料丰厚而无单调枯燥之感。

整器做工一气呵成,结构紧凑,器形敦厚,硬朗的线条加上豪爽的用料,装饰庄重而不失隽秀,华美而不失质朴。其做工丝毫不亚于原作,精细有余,不愧是中华木作大师胡生月先生的作品。

(▲中华木工委授予胡生月先生“中华木作大师”荣誉)

胡生月出生于东阳木作世家,毕生致力于中国传统家具——海南黄花梨家具和艺术品的创作。早年云走四方,博采南北各派木作精华,形成独特“胡氏木作风格”,作品被海内外知名收藏家收藏。

他用一生的时间,专研海南黄花梨,亲手制作了大量的海南黄花梨明清家具精品,是集设计、制作、修复、展示、典藏、传承于一身的木作大家。

鉴于他对整个传统木作行业以及海南黄花梨明清家具的贡献,中华木工委授予他“中华木作大师”的头衔和荣誉。

(▲ 此画案的精美做工)

这款海南黄花梨的夹头榫画案在惟妙惟肖的雕工衬托下,映射着橘红色的光泽,光芒四射。海南黄花梨的水波纹、山水纹,特有的鬼脸,都一览无遗地在案板和腿足上展示出来,精彩绝伦,生动自然,这是大自然的杰作。

众所周知,海南黄花梨,学名降香黄檀,常被简称为“海黄”或“黄花梨”。正宗的海南黄花梨,木性稳定,色泽金黄温润,是硬木中的极品,堪称木中黄金,濒临灭绝,弥足珍贵,是明代皇家贵族制作传世家具的首选用料,其唯一产地就是中国海南省。

(▲ 面板上绚丽的天然木纹)

正是海南黄花梨超凡的优秀品质,再搭配木作大师多年实践而积累的扎实稳定的高超技艺,才打造出这样一款令人赏心悦目的画案。从整体的造型,到每一个局部的细节,都值得轻轻抚摸、细细品味。

在雅室的一角,摆放这样一件典雅的传统家具,含蓄、内敛、唯美,既华美又高贵,充满了不俗的艺术美感和文化内涵。

(▲ 腿足部分以及独特的黄花梨木纹)

它所散发的气息,营造了一种自然健康的美,给人一种安逸、舒适、恬静的感受,帮助人们达到一种从容平和的心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心安定就是最好的风水。

家具,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承,它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的每一个人。

1 阅读: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