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穿军装的边防卫士”,作为白种人的塔吉克族为何会义务戍边?

悠然米乐历史 2024-12-09 07:33:12

引言:在那片遥远而辽阔的中国西部,帕米尔高原如同一座孤独的堡垒,屹立于天际。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生活着一个古老而独特的民族——塔吉克族。他们拥有白皙的皮肤和深邃的眼眸,常常让人误以为他们是来自异国的旅人。

然而,真正令人动容的,并非他们那与众不同的外貌,而是他们世世代代所肩负的边防职责。塔吉克族的牧民们,被誉为“不穿军装的边防卫士”,他们用无尽的忠诚和滚烫的热血,默默地守护着祖国那遥远的西部边境线。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神秘的世界,去聆听那些感人肺腑的戍边故事。

一、帕米尔高原上的“雄鹰”

塔吉克族,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他们的血脉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几个世纪。他们的祖先,是那些曾在帕米尔高原上自由翱翔的伊朗语民族。自古以来,这个民族就以勇敢和忠诚闻名于世,他们如同高原上的雄鹰,守护着这片神圣的土地。在塔吉克族的传统文化中,鹰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它是勇敢与自由的象征。每当重大节日来临,鹰都会成为当仁不让的主角,塔吉克族人通过模仿鹰的飞翔和捕食,来表达对英雄的崇拜和对自由的渴望。

在这片广袤的高原上,塔吉克族的牧民们自发地承担起了协助边防官兵守卫祖国边境的重任。他们熟悉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了解这里的气候变化,成为了边防官兵巡逻时的得力助手。由于地势复杂,边防官兵的巡逻范围很广,而塔吉克族的牧民们则分散在高原的各个角落,他们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边防的第一道防线。可以说,塔吉克族人的每一座毡房都是一座哨所,每一个牧民都是一名流动的哨兵。

二、拉齐尼·巴依卡的边防传奇

在帕米尔高原上,拉齐尼·巴依卡这个名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塔吉克族的一位杰出的护边员,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帕米尔雄鹰”。拉齐尼的家位于海拔高达4100多米的木孜阔若通道入口,这里地处帕米尔高原的腹地。他的家族世代守护着这条边境线,他的祖父、父亲都曾是护边员,而他则是家族的第三代传人。

拉齐尼·巴依卡

拉齐尼的爷爷凯力迪别克,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护边员。他年轻时经常与解放军并肩作战,共同执行任务。战士们也经常在他的毡房里吃住,彼此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凯力迪别克曾对孩子们说:“我们人在哪里,边防线就在哪里,一定要守好!”这句话,他铭记了一辈子,也要求子孙们代代相传。

凯力迪别克

拉齐尼的父亲巴依卡,同样是一位优秀的护边员。他在这片高原上坚守了整整37年,直到疾病缠身,才被迫离开了巡逻队伍。在这漫长的37年里,巴依卡陪伴边防官兵走遍了一座座雪山、一条条深沟,行程累计达到了3万多公里。战友们送给他一个美誉:“帕米尔雄鹰”。

2004年,拉齐尼接过了父亲的接力棒,正式成为了一名护边员。他继承了家族的优良传统,用一腔忠诚和热血守护着祖国西部边境线的安全。拉齐尼不仅要负责掌控边境信息,还要看护一个位于边境线附近的物资库。那里的条件异常艰苦,但他从未有过任何怨言。他常说:“我的家就在这里,守护住了国门,就守护住了家。对国家忠诚、回报祖国是我们家祖辈的传统,祖国把边境线交给我们,我们就一定要守好她。”

然而,拉齐尼的坚守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一次巡逻中,他攀爬悬崖时不慎被尖石割伤了脚趾。他忍着剧痛,瘸着脚继续巡边。几天后,伤口化脓,连路都走不成了,他才不得不去医院治疗。医生责备他说:“你们山上的人就是不爱惜自己身体,命都没了,还怎么护边呢?”但拉齐尼只是淡淡一笑,说:“再苦的点位我也能守下去。”

拉齐尼的英勇事迹远不止于此。2018年冬天,几名边防官兵在巡逻时突遇暴风雪,被困在了山里。拉齐尼得知消息后,立即组织救援队伍前往救援。他们沿着崎岖的山谷艰难前行,跌跌撞撞地走了数小时才找到被困者。又经过几个小时的跋涉,被困的官兵终于被成功救回,但拉齐尼的耳朵却被严重冻伤。这样的受伤经历,拉齐尼已经历了十几次之多,但他从未退缩过一步。

三、龙吉克·卡德尔家族的红色家训

在帕米尔高原上,还有一个家族同样以爱国守边而著称,那就是龙吉克·卡德尔家族。这个家族的祖孙四代都是军人,他们如同高原上的雄鹰一般守护着这片土地。

龙吉克·卡德尔的爷爷阿布力克木是一个勤劳勇敢的长者。在上世纪30年代,他带领族人为驻军义务守边,为国家的边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后,阿布力克木感受到了新旧社会的巨大变化。他正式把族人召集到一起,立下了一条红色家训:“所有子孙后代一定要爱国守边,跟着共产党走。”

在红色家训的感召下,阿布力克木的儿孙们纷纷加入了解放军和公安边防部队,为祖国的边防稳固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长子艾则孜汗·阿布力克木多次参加了平暴平乱任务;次子卡德尔·阿布力克木则成为了塔吉克族的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他毅然回到了帕米尔高原,选择了参军入伍。

卡德尔·阿布力克木是儿子龙吉克·卡德尔的偶像和英雄。他政治觉悟高、军事训练好、工作能力强,先后参加了中印自卫反击战和军区大比武,并荣立了3次个人一等功。在卡德尔的影响下,龙吉克·卡德尔也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边防军人。他历任塔什库尔干县边防大队战士、排长、副教导员等职务,为边防稳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龙吉克·卡德尔的两个儿子阿布都贾米·龙吉克和夏吾古尼·龙吉克也先后参军来到了新疆公安边防总队。他们继承了家族的优良传统,继续为祖国的边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阿布都贾米回忆说:“我印象中的爷爷是‘黄头发、蓝眼睛’的。他从小就给我讲爱国的故事。没有国家的安全稳定就没有一切。这是爷爷从小对我的熏陶。”

四、塔吉克族的戍边精神

塔吉克族的戍边精神是一种无私奉献、忠诚报国的精神。这种精神代代相传,已经成为了塔吉克族人民的共同信仰和追求。在帕米尔高原上,塔吉克族的牧民们自发地担负起了守卫边疆的责任。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忠诚和勇敢。

半个多世纪以来,塔吉克族的牧民们一直与边防官兵并肩作战,共同守护着祖国的边境线。他们熟悉地形、了解气候、善于骑射,成为了边防官兵巡逻时的得力助手。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他们不畏艰难险阻,始终坚守在边防一线。他们的存在为边防官兵提供了宝贵的支持和帮助。

塔吉克族的戍边精神不仅体现在他们的行动上,更体现在他们的思想上。他们深知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对于人民的重要性。因此,他们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捍卫国家的尊严和领土的完整。这种精神不仅激励着塔吉克族人民不断前行,也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五、结语:永远的“帕米尔雄鹰”

塔吉克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他们世代居住在帕米尔高原上,与这片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他们用自己的忠诚和勇敢守护着祖国的边境线,成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拉齐尼·巴依卡和龙吉克·卡德尔家族的故事只是塔吉克族戍边精神的一个缩影。在帕米尔高原上,还有无数像他们一样默默奉献的塔吉克族牧民。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忠诚和勇敢、无私和奉献的深刻内涵。

让我们向这些“帕米尔雄鹰”致敬!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守护着祖国的边境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们的故事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