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运城晚报3月12日报,□记者 赵茜 文图
目前,移动充电车已在多地的高速服务区、老旧小区、商业综合体等场景投入使用,为新能源车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逐步降低,移动充电车有望成为新能源充电领域的重要力量,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让绿色出行更加畅行无阻。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逐步降低,移动充电车将为广大车主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环保的出行体验。 ----记者 赵茜
日前,“E打电”移动充电车在我市正式投入使用,引发市民广泛关注。许多新能源车主使用后表示,“E打电”不仅解决了传统充电方式的诸多不便,更在节能环保和能耗利用方面表现卓越。
“E打电”相关负责人陈惠刚介绍,传统固定充电桩受场地、电力供应等因素限制,布局不均,车主常面临找桩难、排队久的困扰,且在高峰时段电价较高。而移动充电车的出现,有效解决了这些痛点。它不受地理位置束缚,可灵活移动至车主所需位置,实现“桩找人”的便捷充电模式。
E打电移动充电车在物流园为半挂充电↑↑
司机李师傅长期从事物流运输工作,他的新能源半挂车以往在物流园充电时,总是让他头疼不已。“有时候为了能充上电,得提前好几个小时去排队,浪费了很多宝贵的运输时间。要是遇到充电桩故障,那就更麻烦了,只能干着急。”李师傅无奈地说。
而如今,“E打电”移动充电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前几天,李师傅的半挂车电量告急,通过手机上的“E打电”小程序下单后,不到20分钟,移动充电车就来到了他的停车位置。工作人员熟练地将充电枪接入车辆,开始充电。“这速度太快了,而且还不用我去找充电桩,简直太方便了。”李师傅兴奋地说,“E打电”灵活的服务模式,大大节省了司机寻找充电桩和排队等待的时间,提高了物流运输的效率。
从环保角度来看,“E打电”移动充电车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传统充电模式下,司机为了寻找充电桩,可能会在物流园内多次迂回行驶,这不仅增加了车辆的能耗,还会产生更多的碳排放。而现在,“E打电”移动充电车直接上门服务,减少了车辆的无效行驶里程,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此外,“E打电”移动充电车还采用了先进的充电技术,能够提高充电效率。
E打电移动充电车在高速上进行充电救援↑↑
市民王女士日常驾驶新能源汽车上下班,以往在中心城区的固定充电桩充电,18:00~20:00尖峰时段电价高达1.19元,20:00~23:00高峰时段电价也有1.09元。在一次下班途中,因固定充电桩满员,她尝试使用“E打电”移动充电车服务。这次体验让她十分惊喜,充了50度电,每度电0.89元,加上5元附加费用,总共花费不到50元。相比在固定充电桩尖峰时段充电,节省了不少开支。“移动充电不仅帮我省了钱,还能随时随地充电,事办完了,电也充好了,提高了办事效率,以后肯定会经常用。”王女士兴奋地说。陈惠刚表示,移动充电车能有效减少传统充电桩建设对土地资源的占用,降低因铺设充电线路造成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不仅如此,移动充电车还能有效缓解充电桩布局不均的问题。在一些偏远地区或充电桩覆盖率低的区域,比如高速公路、偏远乡村等,移动充电车可以随时“奔赴”现场,为车主提供充电服务。
据介绍,在用电低谷期,移动充电车还能提前储能,在用电高峰期释放电量,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优化电力资源配置,进一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为新能源车主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助力人们绿色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