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一个牛娃的话深深的印到脑子里:进度在思维深度面前都是浮云。
是呀,今天一天都在听兄弟给我讲门票,只有获得门票了,才能够怎么样怎么样。嗯,门票是啥呢,就是进入了名牌大学(985)的门。
咱们国家每年毕业于大学的何止千万了,那么年纪轻轻、风华正茂,所谓受过了高等教育,这进度也是算快了。然后呢,其实他们的人生最高点绝大多数不是这个时候,而是四年前的高考。从此就一路向低,大学混混,工作之后就再也不想拿起有深度的问题来思考了。
本来应该是人生智慧最高点的时光,也就是人生的最后时光,当然不是脑子不好使的时候,是脑子还灵光的时候,那个时候,绝大多数人,脑子已经退化到了,用嗓子去练是个人都可以吼一嗓子的歌,然后去大庭广众之下,无论别人爱不爱听,也用扩音器吼出来,再加上一些身体上的动作,这是秀存在吗,还是只能够做样的事情了呢?
嗯,我的兄弟说,他的人生高点,希望每天可以泡杯茶,放空或者随意和三五老友吹吹牛,晒晒太阳……其实这样的日子,要是愿意当放牛娃,可以这样过一生,何须操劳一生,老了才开始呢。
最后,在轮椅上逝去生命的霍金、在思考中离开的欧拉、丢脑袋也不在意的阿基米德、90还在给本科生讲课的杨老…………,
我没有听过他们在人生之初有多么的耀眼,爱因思坦、爱迪生这样的人小时候还被人说笨哈哈,是的,他们的兴趣在于本来平常的事物,而大家伙对这些东西已经司空见惯了,并不想多留意。换个说法就是,谁爱花心思在这些东西上面呢,那不是傻吗。现在的孩子也差不多,他们更多的兴趣也是在遥远的星空或者成人关注的诗与远方,至于虚拟的三秒一次的兴奋也多是身边的人那里学来的。
深度的思考,很少被引导,或者说,把以前别人深度思考获得结果一股脑儿快速灌输进孩子的大脑,也就是追求高效率的进度才是主流。深度思考多费劲儿呀,其实,关键在于成人们并不觉得这些值得深度思考,结果就是,成人们一生没有深度思考的经验,他们也并不引导身边的孩子进行这样的工作。
谁在意,质量是哪里来的呢,它就在那里,无论你在不在意,这就像仓央加措的诗,念念多好,不需要深思,不然,会有人讲你不是呆就是笨。
我在深度引导孩子们做这样的工作,所以,我有时候也会看起来很呆,也好笨,就像那个小熊。不过,我喜欢像冬眠一样的思考。

今天的活动,我带了一盏手搓的灯,一个手电钻的电池,一个可调变压器,一个被别人丢弃的台灯,再加上一个炭纤维的三角架,嗯,就成为了吸引孩子们的灯,这当然比家里那盏用坏了,也不知所以的灯要有意思得多的灯。
所以,提提马上拿出一个小物件儿,因为他说,这小东西在灯下照过之后,会发绿光。他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呢?

哈哈,还好,在之前,我和他们简洁的讲过原子的结构,以及常见分子的结构,我和他们说,小物件儿里的物质的分子会吸收光的能量,并存储在分子里,然后慢慢的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这就是我们看到的荧光。孩子们笔记上的第一行,记录的就是这个事情,当然有孩子写的并不这两个字。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提出了问题,并体验到了现象。而且在还蛮开心的环境里。

由于孩子们喜欢汽球,所以,这次我又带来了汽球,把它吹起来,一大一小,中间用一个阀门隔开。放在桌子上面,让孩子们猜,打开阀门,会怎么样呢。这显然是,小的变大,大的变小更合理一些,所以,三个孩子这样猜。提提说他看到过这个实验,所以说小的变得更小,大的更大。

观察、根据现象提出自己的猜想、验证、再观察、修正……

我和孩子们讲,之所以是这个现像是因为,先来感受一下,吹汽球的感受吧。

孩子们在开心的感受过程中,体验到原来吹气球是开始费劲儿,吹大一些后,就容易好多。

那么,再看这个气球由连通阀连接起来的实验结论就容易理解了,当然是打开阀门之后,小气球的向外推空气的力量大于大气球嘛,所以,小气球变得更小,大气球变得更大。

这时,再说一个非常简单的笔记,那么就比在书上看着图片,读文字,背答案,然后把这些结论刷在答题卡上,然后,就完事儿,要更深入一些。
前者虽然不全是浪费生命,也是非常的无趣的,后者是认知真实世界的一种方式。这是愿意深度思考的前提,因为有意思才会愿意花时间与精力去深入。

后面,我们做了一个水蒸汽点火柴的实验,这个实验原理非常的简单,那就是水蒸汽在一百度的时候,没有达到火柴的燃点,它不光点不火柴,还会熄灭已经点燃的火柴,如果继续加热水蒸汽,让它达到燃点,这时就会点燃火柴。
原理,简单,要实现这个实验,条件其实蛮苛刻的,还需要多次的调试。这就像家里买的面包,自己要烤出这样一个面包来,想想就想放弃,嘿嘿。就更不要说从种麦子开始,再制作电烤炉这样的深度参与了。买才是大多数人的优选。

前面大豆豆提到了居里夫人,我手里有一种关于居里夫人老公,也就是居里的元素。他发现了磁性材料,会在加热到一个温度点的时候,会失去磁性,这个温度点,就是居里点,或者叫居里温度。
这是一块我在拆电池的时候获得的电极常用材料金属镍,当时我就想到它的居里点比较低(354摄氏度),可以用来和孩子们一起体验一下铁磁性材料在温度的变化下的磁性变化。

铁的居里点比较高(770摄氏度,看纯度。),一般的火焰不容易完成这个实验,钴的居里点更高要一千一百多度,更不容易实现。

现场没有条件照像,所以,就回来补拍一个,这样更直观一些。

放大一些,这个镍片,用火柴一烤,就会从磁悬浮的状态掉下去。换成铁来做这个实验,就不会成功,当然如果用喷枪,也可以实现,哈哈,其实,也需要多调试才可以成功哟。
让孩子多体验到学习的兴趣,才有可能引导他进入深入思考,从而可以坐在摇椅上自己也能够乐开花儿,不用与别人慢慢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