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为啥要毒死刚被废黜的汉少帝?玩起横来,袁绍真不是董卓对手

诗珊谈历史 2025-03-26 02:46:05

《十八路诸侯》第66期

关东以袁绍为首的这些人,又是举兵,又是会盟的,消息自然会传到京城董卓那。董卓一看这帮孙子,我刚封了你们的官,你们刚就任不久,就举兵讨伐我。你们这是想干什么?怎么一点不领情呢?这时候的董卓一定很是搞不懂,按理说我对你们挺不错了,把你们一个个都弄成地方大员,可你们却联合起来反对我。一定是有什么问题了?董卓这时候一定也在反思,想这帮世家大族的人,脑子里到底想的是什么?给你们高官厚禄,还不行吗?真是搞不懂。

图1、造反的诸侯们(《虎牢关》)

西凉出身、久在疆场的董卓的思维模式和世家大族的这些人肯定是不一样的。不过,这一会董卓在懵懂的同时,更多的是恐惧。自己心底里以为能生效的办法,有酒大家喝、有肉大家吃的这个策略对你们这帮士人不管用。那怎么办?满京城洛阳可都是和袁绍一样的士人啊?他们暗地里搞联合怎么办?高处不胜寒,此时的董卓一定后脊背发凉。

既然你们是以我废立皇帝为借口来反对我,那就先断了你们的念想。于是下令将刚刚被废掉的汉少帝刘辩毒死。玩起横来,董卓我不比谁差。就这样刘辩在他母亲何皇后被毒死后三个多月后,父亲汉灵帝驾崩八个月左右,当了没几天皇帝,就先是被废,然后被毒死了。

图2、被董卓废掉的汉少帝刘辩(《董卓进京》)

汉灵帝死的时候,可以说是“崩”,但汉少帝的死可就不能叫崩了。被毒死的时候,他只是弘农王。受命去毒死他的那个人名叫李儒,当时的职位是郎中令。三国演义中李儒是董卓最重要的谋士,董卓对李儒的话言听计从。在董卓讨伐黄巾军的时候,李儒就在身边了。但历史上真实的李儒,应该是董卓进京当政之后才投靠的董卓,而且也算不上董卓最重要的谋士。给董卓出谋划策的人,都是那些世家大族的门生们,而且经常把董卓往沟里带。比如接下来的这位尚书郑泰。

图3、给董卓出谋划策的李儒(《董卓进京》)

郑泰之前就我们就提到过,袁绍建议何进召董卓进京的时候,郑泰激烈反对,直指这样做肯定会招惹事端。何进不听郑泰的,郑泰弃官而走。董卓当权之后,又起用了这位曾经诋毁过他、而且竭力阻止何进召自己进京的郑泰。从对郑泰这样不计前嫌的态度看,董卓这个人要么就是没摸清士大夫阶层的门道,要么就是肚量很大不计前嫌。

《十八路诸侯》,名字取自于三国演义里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不过我们要介绍的十八路诸侯,不是以袁绍为首讨伐董卓军团里带头的十八个人,而是因为刘焉设立州牧这个建议被汉灵帝采纳后,后来割据一方、那些货正价实的诸侯,当然围绕这些货正价实的“十八路诸侯“有着异常精彩纷呈、远远比演义更精彩的故事。

《十八路诸侯》跳出传统儒家伦理,依照真实史料,结合最新历史研究成果,去重新解读我们最熟悉的三国历史。《十八路诸侯》以现代人的历史视角,从真实人性出发,以真实的情感,去看一看历史转折点上,那些我们熟悉的三国人物们是如何在历史浪潮里翻滚、逐浪。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