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惊蛰在头,热死老牛;惊蛰在尾,六月穿袄”,话说今年的惊蛰节气可不一般,是60年难得一遇,有两个特别之处,其一惊蛰出现在正月尾,《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可见惊蛰节气一般出现在农历二月,今年似乎提前了一些,这种现象在传统历法中并不常见。
另外惊蛰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预示着寒冬的结束,仲春的开始。往年到了仲春已是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早已不见冰雪的踪影。而今年与往年不同,时至仲春,气温还是比较低,仍然可以感觉到寒冬的寒冬的气息,这种气象状况异于往年。
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农耕文化有着重大意义,自古就是人们非常重视的一个节气。每年到了惊蛰,还有蒙鼓皮、咒雀、戴龙尾帽、拍肚皮、吃梨等诸多的习俗,而这些习俗和食俗,更是增加了惊蛰的不同之处,明日惊蛰不一般,不管多忙记得:吃3样,忌3事,身体安康不怕倒春寒。
吃3样
1.吃梨子
仲春时节,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正是百花争艳之季,虽说春天不是梨子成熟的季节,但绵绵春雨洒落在梨花上,显得格外的美艳动人。
惊蛰吃梨的食俗由来已久,梨子口感清爽、多汁,而且营养丰富,在古代,人们将梨子视为“吉祥果”。“梨”与“离”谐音,惊蛰吃梨其寓意就是个害虫分离,远离疾病。
再者,春天的气候干燥,天气多变,而今年的惊蛰节气仍然比较寒冷,空气干冷,而吃梨可以润肺去燥,给身体补充水分,关键营养价值还高,因此惊蛰吃梨,顺应时节又应季。
2.吃鸡蛋
鸡蛋是人体所需营养的重要来源,价格不贵,营养价值却很高,在惊蛰当天,有些地方还有吃鸡蛋的习俗,而吃鸡蛋的习俗与惊蛰节气另一习俗有关。
据说春雷乍响之际,森林中的老虎也会惊醒出来觅食,给人们的生活和生命带来了威胁,人们为了寻求平安,因此惊蛰有“祭白虎”习俗,而祭祀白虎时,会用鸡蛋来喂食白虎,其寓意就是让老虎吃饱不伤人。
后来鸡蛋也就成为了惊蛰具有代表性的食物,吃鸡蛋也就成为了一种食俗。鸡蛋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能够提高身体免疫力、保持身体健康,因此,惊蛰吃鸡蛋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也符合现代营养学的理念。
3.吃醪酒
时至惊蛰,代表寒冷的冬季已经过去了,在这漫长的冬季里,人体积累了不少的湿气和寒气。到了春天阳气生发的时候,就应该把身体的寒气驱除出来,而过去的人趁惊蛰节气的到来,会以吃醪酒的方法来去除体内残留的寒气,让身体暖和起来。
什么是醪酒呢?就是我们常说的米酒,米酒味道甘甜,清香宜人,吃完以后可以让人身体的毛孔打开,使其体内寒气排出。醪酒做法也非常简单,这里教大家一种做法。
1.把糯米蒸熟,按照一斤糯米半斤水的比例准备好凉白开。
2.然后把凉白开和糯米搅拌开,再加入适量酒曲(1斤糯米4g酒曲)和均匀。
3.准备一个无水无油干净盆子,把糯米放入盆中压紧实,中间挖一个小洞,最后封好口,静置一个星期。
4.一个星期后,盆中就会出来很多水,这就是醪酒,可以直接喝,也可以煮蛋花喝。
忌3事
1.忌赖床
春雷乍响、阳气升发,气温回暖,万物也迎来生长“黄金期”,而人体同样处于生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正是春暖花开、阳光明媚之际,人的作息时间也该顺应节气而改变,要早睡晚起,多呼吸新鲜的空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因此春天不能像冬天那样睡懒觉。
2.忌做剧烈运动
刚从冬季转换到春季,人体的各个功能器官还未调整过来,如果突然做剧烈运动,很容易给身体带来伤害,而且剧烈运动会使毛细孔打开,一旦冷风侵袭到体内,就会给身体带来不利因素。
3.忌吃生冷食物
惊蛰虽说已经到了仲春,气温回升比较快,很容易使人热燥起来,但是记住这个时候不能吃生冷的食物,因为春天乍暖还寒,寒气还未完全消退,有时还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此时人体免疫力也未完全恢复,如果吃生冷食物,会增加肠胃的负担,使寒气聚集在体内,给身体埋下隐患。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人间烟火,风味长存,关注我,与美味相伴,与快乐同行,欢迎点赞、收藏、转发,让我们一起慢侃生活与美食的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