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口外流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其中一种是农民外出打工的周期性流动,而另外一种则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离开农村,搬进城市,“空心村”就此产生。
近期,国家敲定了新一轮的乡村建设方案,并对该计划明确了具体时限,而这对于农民来说,则会涉及农村拆迁,以及自己的村庄会不会慢慢消失。
其实,很多农民,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农民,更喜欢农村的生活。但为了实现乡村振兴,农村必将迎来改造,而考虑到农业户口人群仍有超5亿人,所以说,接下来的农村改革,会影响大部分农民的利益。
以《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为基础,农村会如何“拆改同步”?
在上述《方案》中,国家明确表示,探索针对乡村建设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整体推进农用地和建设用地整理。这一措施预示着,在宅基地和土地确权的基础上,接下来以闲置宅基地为主的建设用地,将率先为农村产业发展腾挪空间。而依据产业布局的大小,部分农村很可能将继续迎来拆迁。
与此同时,针对越来越多的“空心村”,上述《方案》明确表示,乡村建设要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避免在“空心村”无效投入、造成浪费。从中可以看出,接下来大量“空心村”或终将消失,并通过合村并镇或新村建设的方式,实现人口集中居住改造。其中合村并镇更省地,而新农村建设能保障农民更自由且生活成本更低。
总的来说,接下来为了给农村产业发展让步,国家将会加大对闲置宅基地的复用力度,且将部分农村划入拆迁规划行列,同时,大量“空心村”或终将消失,并迎来集中居住改造,这些便是国家计划的农村“拆改同步”。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乡村建设行动方案,以2025年为具体时限,接下来3年内,大量农村将大不同。
在农村“拆改同步”时,农民的自主性增强了?
在《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中,国家明确表示,发挥村庄规划指导约束作用,严禁随意撤并村庄搞大社区,违背农民意愿大拆大建。从这一措施可以看出,在接下来的农村“拆改同步”中,农民的自主性明显增强,农民的意愿将会进一步受重视。比如,对于人口居住密度较大的村庄,国家支持农民拒绝合村并镇。
除此以外,在《南京市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办法》中,当地明确表示,在辖区内有拆迁计划时,如果当地有超过10%村民不同意拆迁补偿安置方案,拆迁工作必须中止。这一措施,解决了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即自己能否获得合理拆迁补偿,就全国范围而言,就是保障农民自主性和公平性的表率,值得称赞。
面对农村“拆改同步”,农民应该注意什么?
一个是农民子女,若想顺利继承且长期持有宅基地和农房资产,建议尽快对地上房屋进行翻建,只要房子不倒,资产就永远存在。另一个是随着农村产业布局的不断推进,农村宅基地价值将会再涨,建议农民一定要珍惜自己的宅基地和农业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