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直以来,中俄之间都保持着非常友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尤其是在俄乌冲突以及中美贸易战打响之后,双方也是在加紧了在多重领域之间的合作,而在能源方面,中俄更是牢不可破的战略合作,毕竟俄罗斯手中掌握着大量的能源,而我国又是世界上少有的能源需求国,再加上外部力量的推动,中俄在这一领域加深合作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在西伯利亚一号管道建成通气之后,俄罗斯总统普京就见识到了中国在天然气领域的消费能力,于是便又对我国展开了一次访问,这一次双方也是就西伯利亚二号管道的问题展开了磋商,但让人没想到的是,这条管道该怎么修,却成了一个难题。
直到前几天,似乎“销声匿迹”的西伯利亚二号管道突然有了消息,不过相比于以往的“安静”,这一次关于这条管道的发声,却是由我国来完成的。
在接受俄媒采访的时候,我方发言人直接表示,我国直接否决了俄罗斯的方案,这一言论可以说是引发了轩然大波,因为谁也没想到,我国竟然会公开表态否决俄罗斯的提案,毕竟双方一直以来都是非常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
当然,从此次中俄之间的沟通也不难看出,即便我国在天然气领域虽然对俄罗斯有所依赖,但在关乎能源命脉的主动权问题上,我国始终没有做出退步。
难以达成一致的“西伯利亚二号”
事实上,西伯利亚二号管道的构想提出之后,中俄双方就展开了多轮磋商,其实大多数问题都是比较好达成一致的,因为双方的关系就摆在这里,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关于这条管道应该从哪里走,中俄之间却出现了一些分歧。
在西伯利亚二号管道的修建上,俄方给出的构想是借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来完成,但这一提议很快就被否决了,因为借这条管道来完成的话,就相当于放弃了一部分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这就相当于在透支我国的国际信誉。
而如果要是从我国西部来入境的话,就必须要经过阿尔泰山脉,但由于地形原因,想要途经这里不仅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同时还要时刻提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更何况,我国的西部也存储着大量的天然气资源,这么一来,俄罗斯的天然气从西部进入我国就完全没有必要了,于是,在经过多轮磋商之后,双方决定,这条管道还是应该途径第三国。
最初被入选修建西伯利亚二号管道的国家是蒙古,毕竟只需要几百公里的路程就可以完成天然气的输送问题,对于双方来说,这条路线显然是一个最优解,而蒙古对于这一决定也表示欢迎。
但没过多久,这条路线的修建问题就被搁置了,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在价格问题上,中俄双方并没有达成一致,甚至就连普京本人都表示,西伯利亚二号管道除价格外,几乎所有问题都达成了一致。
其实价格这个问题始终没谈拢,背后的原因也不难分析,对于俄罗斯来说,失去了欧洲市场之后,急需将本国的能源市场“东移”,而与我国达成合作之后,自然能够帮助俄罗斯开辟东部市场,但我国又不是冤大头,不可能为俄罗斯的计划买单。
面对中俄双方在这一问题上迟迟得不到解决的蒙古似乎也失去了耐心,于是便将西伯利亚二号管道的修建问题延后。
可让蒙古没想到的是,这一次俄罗斯又提出了全新的计划,那就是途径哈萨克斯坦,因为哈萨克斯坦本身的天然气储备量就非常高,对于俄罗斯来说,途径这里就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但对于我国来说,途径哈萨克斯坦是一件事,因为我们需要再国内额外为俄罗斯开辟一条新管道。
而还没等中俄就此事进行更深层次的研讨时,蒙古这边就坐不住了,作为总理的奥云额尔登更是就这一管道的修建问题主动找上了俄罗斯,很显然,蒙古也不想让这块“肥水”外流。
中国拒绝后又提新方案
日前,我方也是罕见的就俄罗斯提出的这条管道线路进行了表态,在莫斯科举办的欧亚石油天然气论坛上,我方在接受俄媒采访的时候表示,我已经明确告诉俄罗斯的合作伙伴,这条路线是不太现实的,也是行不通的,很显然,我国已经已经明确了俄罗斯的提案。
当然了,这条看似“顺理成章”的路线,被拒绝也是没有道理的,毕竟途经第三国除了需要付出额外的修建成本外,还要面临“不稳定”的政治因素,尤其是像蒙古和哈萨克斯坦这样的国家。
虽然都是“民主选举”国家,但谁也不确定,下一届政府在上台之后,是否会对中俄两国抱有敌意,一旦有人在这条管道上从中作梗的话,两国的能源贸易必然会受阻。
不过,我国在拒绝了俄罗斯的提案之后,也是给出了一条更加优秀的修建路线,那就是直接连接中俄两国,终点则是位于双方边境的后贝加尔斯克。
很显然,与俄罗斯提出的这条路线相比,我国提出的这条管道,不仅节省预算,同时还能避免政治风险,可以说是真正做到了两全其美。
新时代的能源战略
事实上,一直以来,我国在能源战略问题上,始终都保持着独立自主的政策,即便我国和俄罗斯之间保持着非常亲密的战略关系,但我国在这一问题上,却从来没有倒向过俄罗斯,反而始终通过磋商的方式来与俄方进行沟通。
而我国之所以会在这一问题上,始终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与当前我国的能源格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除了从俄罗斯进行能源进口之外,我国还与不少中亚国家都达成了能源贸易。
不仅如此,我国自主的能源开发也进行到了关键阶段,从山西到甘肃再到塔里木盆地,甚至在海上,我国也开辟出了LNG船运进口通道。
说到底,我国这么做,就是不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避免因为单一的能源进口战略而被他国遏制能源命脉。
眼下,中俄在能源贸易问题上的博弈,已经来到了非常关键的节点,俄罗斯面对美西方国家的能源围堵措施,不得不开辟新的“能源市场”,而我国却是世界上能源需求的大国,这局棋走到现在,主动权早已经掌握到了我国的手里。
参考资料:
中国驻俄大使:通过哈萨克斯坦天然气管道向中国输送俄罗斯天然气是不现实的
https://sputniknews.cn/20250416/1065003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