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的三位副官,最后都成为开国将军,有一人是上将,活106岁

奇史怪谈 2025-04-26 09:33:34

【前言】

1936年的时候,张学良为了拯救咱们民族的危机,搞出了“西安事变”。但这一下子,他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后半辈子都被关了起来。

那时候,东北军没了领头人,一下子就散了,最后全让蒋介石给收了。很多人不甘心被蒋介石管着,都跑了,张学良的三个副官也在其中。

张学良这一辈子经历了不少波折,但他手下的三个副官却走了条光鲜的路子,最后都成了新中国的开国大将。说来也怪,其中一位副官活得比张学良还久。

那么,到底是哪三位副官有幸成为了开国将军呢?他们到底是怎么走上加入共产党的道路的呢?

【解方少将】

一百年前,咱们中国的土地上,到处都是战乱和破败,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苦不堪言。就在那会儿,好多有志气的人站了出来,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努力,就想把咱们中华民族从苦难里拉出来。解方将军,他就是这些英雄里头的佼佼者。

解方跟好多共产党人不一样,他来自一个条件挺好的家庭。

他小时候亲眼看到了咱们中华民族受的苦,这让他下定决心去当兵,想为国家变得更强盛出一份力。

在这种想法的带领下,解方特别用工读书,成绩总是排在最前面。后来,他成功考进了吉林那时候最好的几所中学之一,在学校里也是出类拔萃的。

解方打小嘴巴子就利索,加上他读了好多书,所以在辩论这块儿,他几乎就没输过,老能把对方说得没话可说。

在学校那会儿,解方碰到了一个特别合得来的哥们儿,叫张学铭,是张学良的亲弟弟。他们俩都对军事这事儿特别着迷,老是一块儿聊天、看书、出去玩,感情好得不得了。

张学铭生在张家,他的人生轨迹自然不平凡。跟解方熟了以后,他老劝解方,说咱俩一块去当兵,为国家出力。

那时候,解方被新思想点亮了心灯,觉得社会现状真是让人头疼。张学铭一番话后,他参军的心思就更铁了。

解方因为跟那人关系铁,所以常去大帅府串门,就这样碰上了张学良。张学良特别瞧得上解方的能耐和抱负,还出钱让他和张学铭一块儿去日本进修。

1928年那会儿,解方因为成绩特别好,成功进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

解方在日本军校那会儿,他一门心思钻研了好多前沿的军事学问。不过,就在那会儿,他对学校那些环境也开始越来越看不顺眼了。

那时候,日本正往法西斯那条路上越走越远,整个社会都被“大和民族最牛”的疯狂想法给笼罩了,还老想着去侵略别人。解方呢,作为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不光是经常碰壁受歧视,心里头对日本这种国家方向也是气不打一处来。

有一天,解方听同学说,日本军校有个规矩,就是毕业后得直接去部队当兵。这事儿让解方心里头特别恼火,也很无奈。

他打死也不想接受这种硬塞给他的命运,所以一气之下决定不念书了。这个决定让他和学校之间闹得挺僵,不过还好,多亏了张学良出面帮忙,还有张作霖在中间调解,解方最后还是把学给上完了,顺利毕业了。

不过,就在解方快要毕业的时候,日本人竟然厚着脸皮把他原本排在第一的毕业成绩改成了第三。他们给出的理由简直荒唐至极,说解方对日本不够尊重。

对于这种没道理的埋怨,解方压根没往心里去。他清楚得很,自个儿的本事和才干哪会因为一个排名就掉了价。

回国学完东西后,解方被张学良看上了,并且得到了他的重用。他就被安排到了张学良手底下,做了副官,没多久,大家就发现他特别有本事,领导能力也强。

在东北军工作的时候,解方一直留心看着国内国外的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变化。他慢慢觉得,共产党才是真心实意为人民着想的那个党派。

所以,就在西安事变发生之前,解方悄悄地加入了共产党,还一个劲儿地推行党的抗日民族团结政策。

抗战刚开始那会儿,解方又一次被张学良派出去,他跑到广西,跟那里的国军头头李宗仁、白崇禧好好聊了聊,费了不少劲说服他们,让他们别跟着蒋介石,而是一起联手抗日。

全面抗战一开始,解方就跟着51军去了山东,打了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这些大战。短短不到三年,他因为打得好,就被提拔成了51军一一四师的少将参谋长。

1941年的时候,解方大胆亮出了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然后就回到了延安开始工作。抗战那会儿,他上手指挥八路军打仗,还特别上心党的军事教育工作,为此花了不少心思。这样一来,他赢得了好多将领的喜欢和敬重。

韩先楚大将军以前夸过解方,说他既勇敢又有智谋,打仗不含糊,是个顶呱呱的指挥官。余秋里也对解方赞赏有加,说他在组织战役上那是一绝,特别细心,考虑得特别周全。

在跟美军谈抗美援朝的事儿时,解方将军又亮出了他的厉害口才。美军老是不守信用、胡搅蛮缠,但他可不怕,直接就把美军说得没话可说,让他们哑巴吃黄连。

他在朝鲜战场上谈判技巧出众,名声大噪,之后越南主席还特意邀请他,让他在越法谈判里担任越南一方的特别顾问。

1955年在那次授衔的大典上,毛主席亲手把奖章递给了解方,还夸他是咱们“共和国的头号少将”。

【万毅中将】

万毅的家庭背景没和解方那么富裕,可以说是挺普通的。他只上了几年私塾,家里没钱了就得退学,之后就开始到处找工作养活自己。

不过,这并没拦住他追求进步的脚步。东北军陆军军士教导队招人时,他果断去报了名,还顺利进了第四期步兵科。挺有意思的是,那时候教导队的头儿,正是张学良。

万毅盼来的头个大好时机,就是跟张学良搭上了线。张学良就像能识出千里马的行家一样,看中了万毅,还把他升为了副将。

受到张学良的启发,万毅心里头慢慢种下了对共产党的憧憬。就算在西安事变那会儿,他莫名其妙地背了黑锅,被坏人设计关进了大牢,他也始终没动摇要跟着共产党走的念头。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他借着“将功赎罪”的机会被放了出来。这次牢狱之灾,让万毅更加下定了决心要追随共产党。到了1938年3月,万毅悄悄地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员。

他主动投身战场,在打击津浦铁路的行动里,因为捉住了日本的一个少将,赢得了大家的赞扬。从那以后,“小心无大错(毅)”这事儿就在士兵和老百姓中间传开了。

解放战争时期,万毅挑起了第七纵队司令员的大梁,他指挥部队打了好几场大仗,像“三次过江、四次守卫临江”、拿下四平,还有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这些。

战后,他全身心投入到国防科技的研究里,并且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大家都夸他是“让国防科技赶上现代步伐的大英雄”。到了1955年,他被正式封为中将军衔,成了满族里唯一一个戴上中将肩章的人。

【吕正操上将】

2009年10月13号,咱们国家最后一位开国上将走了。他啊,是中国军事上的大人物,特别厉害。早年还给张学良当过副官和秘书,那可是张学良身边的红人。

他这辈子真是挺传奇的,打小就显露出过人的军事和领导本事。等到国家建起来了,他也没忘自己的初心和任务。为了给新中国添砖加瓦,他可真是出了大力气,贡献可大了。

他亲自跑到美国探望张学良,总共去了三次。到了老年,他开玩笑说,自己这辈子就干了三件大事。

他,吕正操,是位开国时的上将。

吕正操,1904年诞生在一个穷苦的家庭,不过他打小心里就装满了爱国热情,特别恨那些日本侵略者。

他改名叫“正操”,心里头就琢磨着长大后要去当兵,跟日本鬼子干到底。到了1922年,18岁的吕正操终于达成了心愿,报名参了军。在张学良的卫队里,他因为训练时特别卖力,脑子也转得快,就被挑中去东北讲武堂进一步学习。

毕业后,张学良把他调到自个儿身边,让他当上了少校副官和参谋处长。西安事变那会儿,吕正操主动跟我们党搭上线,跟周恩来这些大领导处得挺不错。

他对我党提出的抗日观点特别赞同,感觉很对路。所以,张学良被扣起来后,吕正操就带着手下的大部分人马,投靠了我们党的领导。

其实,吕正操决定加入我们党,并不是脑子一热或者因为东北军没了领头羊。他一直以来都是个心系国家的将领,特别赞同我们党的抗日理念。

不过,国民党对他对抗日不够积极挺有意见,他一怒之下就离开了那个腐败的国民党。到了1937年,吕正操正式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员。

抗战全面打响后,吕正操跑到河北那块儿,跟日军干上了,一下子就干掉了好几百鬼子。后来,他又加入了“百团大战”,继续猛打猛冲,又消灭了不少日军。

在河北中部的大平地上,他和战士们一块儿琢磨出了用地雷打、挖地道躲、还有突袭敌人的新招儿,这些法子让日本鬼子吓得要命。

抗战结束后,吕正操回了东北,管起了铁路方面的事儿。他带头安排铁路运输,啥困难都不怕,确保了军队和物资能顺利运送,给解放战争的赢得帮了大忙。

1949年10月1日那天,新中国诞生了,就在这个重要的时刻,中央政府的铁道部门也正式开张干活了。

吕正操接掌了新中国铁道部副部长一职,挑起了国家铁路修建和运输的大梁。他一门心思扑在铁路事业上,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加固立下了汗马功劳。

1950年11月2号那天,抗美援朝战争刚刚开始,中央军委立马有了动作,让吕正操当上了军委铁路运输的头儿,主要就是负责把铁路赶紧修好,还有运输的事儿。

同时,他除了担任原本的职务,还另外是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的副司令员,得同时管两件事。

那时候,美国军队为了打击我们的交通运输,出动了差不多全部的空军,90%的兵力都用来轰炸我们的交通线。他们管这叫“绞杀行动”。

这场战争真是狠心,车站被炸得啥都不剩,铁轨七零八落到处都是,地上全是炸弹炸的坑和堆起的小土山,看着真是让人心里难受。

不过,在吕正操的出色指挥下,好多志愿军战士和铁路工人都拿出了超强的拼劲儿。他们不怕困难,也不怕丢掉性命,一块儿打造出了一条人们都说“怎么打都打不垮,怎么炸都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这条补给线在打仗那会儿简直太关键了,给前线士兵们不停地送去各种物资,给抗美援朝赢得胜利打下了牢靠的基础。

1955年的时候,咱们国家头一回搞了个授衔的大活动,吕正操就在那会儿,被正式地封为了上将。

吕正操大将军前半辈子,基本都是在战火纷飞中度过的。他统帅军队,把强大的敌军打得节节败退,给国家赢来了独立,也给民族带来了解放,功绩非凡。

他后半辈子可没闲着,选了条和铁路打交道的路,继续给国家搞建设、谋发展,出一份自己的力。

他脚踏实地,爱做研究,弄出了一系列有新意、看得远的铁路建设点子。

吕正操将军晚年接受访谈时,很实在地说了说他这辈子最爱的三件事:“我这辈子啊,就迷这三样,一是跟鬼子干架,二是修铁路,三是打网球。”

他讲起话来,满满都是对过去日子的怀念,还有对生活的那股子热爱劲儿。

吕将军讲过的打日本鬼子和建铁路的事儿,肯定是他这辈子最耀眼的成就。他在战火连天的战场上奋勇杀敌,为了咱们国家的自主和民族的脸面,真的是豁出去了。

战争一完事儿,他就立马转头去搞铁路建设了,给国家经济发展使劲儿出了一份大力。

不过,吕正操将军还有个挺喜欢的活动,那就是打网球,这给他的日子添了不少色彩。他不仅是中国网球协会的头儿,还是网球的铁杆粉丝。

但是,时间从不停留。过了90岁之后,吕将军经过医生和家人一遍遍的劝说,最后只能无奈地把网球拍给收了起来,不再去碰它。

关于这事儿,他开玩笑说:“网球嘛,我现在是真打不动了,只能转行去给人颁奖咯。”

【结语】

这些将军们,他们这辈子就像天上最亮的星星,不光在历史的大河里闪闪发光,还给后面好多好多的人指明了方向。

他们的故事与那份坚韧不拔的精神,会一直深深刻在我们的心里,成为我们珍贵的宝藏。它们会推动我们,为了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安乐不懈拼搏,勇往直前,向着更加灿烂光明的未来进发。

在他们的鼓舞下,咱们得接着扛起这历史的担子,为国家更加昌盛、民族实现大复兴出一份力。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