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拔都,也就明白了蒙古帝国瓦解,术赤家族不愿受委屈

为竟然史说 2025-02-23 13:41:18

大家都知道,有一位如同草原上翱翔的雄鹰般的人物,那就是被称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他可真是厉害非凡,凭借着强大的实力,一路征战,直接打穿了欧亚大陆呢,由此建立起了在当时盛极一时的蒙古帝国,说他是当之无愧的霸主,那可一点儿都不为过哦。就从军事力量方面来讲吧,在成吉思汗所处的那个时代,蒙古骑兵那可真是威名远扬,战斗力超强,几乎可以说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呢。不管是谁,要是不服气的话,他们就会直接出兵去攻打,用实力让对方折服。

学者哈特搞了一个《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100位名人排行》,在这个排行当中呢,他把中国古代的三位帝王给列进去了。这三位帝王分别是谁呢?就是秦始皇嬴政、隋文帝杨坚,还有成吉思汗铁木真啦。可有意思的是,那位有着极高风评,还被尊称为“天可汗”的唐太宗李世民,在这个排行里却没占到一席之地,根本就没有被列入其中呢。

成吉思汗之所以能够入列,原因其实挺简单的。那就是成吉思汗以及他的后代们成功建立起了蒙古帝国,而这个蒙古帝国在欧亚历史的发展进程当中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然而,有一点是成吉思汗怎么也想不到的。他凭借着自己的能力一手缔造出来的庞大蒙古帝国,最后竟然被他的一个孙子,也就是叫拔都的给毁掉了。

咱们来了解一下拔都这个人,读懂了他,就能明白蒙古帝国后来瓦解的一些缘由啦。在蒙古帝国时期呢,术赤家族一直是备受压抑的,长期处于那种被压制的状态。可是呢,一旦这个家族有了足够的实力,那肯定就不甘心再受这份委屈啦。你看啊,来自术赤家族的拔都,他就展开了反击行动哦。他的这一系列举动呢,就像是在蒙古帝国的身躯上狠狠地撕开了一道裂痕,给蒙古帝国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呢。而后来,拖雷家族的忽必烈呢,又在这已经有了裂痕的基础上,补上了可以说是最后一刀,这就使得蒙古帝国最终走向了解体的命运呢。

咱们来说说拔都这位名将,他可是术赤的嫡次子呢,在当时那可是让欧洲人闻风丧胆的存在哦。在1235年的时候,窝阔台大汗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军事行动,那就是出兵15万去进行西征啦。而这次西征的主帅呢,就是拔都啦,不过呢,实际在战场上指挥作战的,是一位已经60岁的老将速不台哦。他们这次西征的目标呢,主要是钦察草原、罗斯诸公国,还有东南欧这些地方呢。

在历史上的那次西征行动中,拔都可是收获颇丰。就说里格尼茨这一战吧,那场面相当震撼。拔都带领着军队与波兰、德意志联军展开了激烈交锋,最终凭借强大的实力将对方整整3万人全部歼灭,而且还斩杀了西里西亚大公呢,这一战可谓是大获全胜,极大地彰显了其军队的战斗力。再看赛约河之战,这更是一场经典的战役。拔都和速不台巧妙地运用战术,采用诱敌深入的办法,把欧洲联军一步步引进了他们设好的圈套里。结果呢,成功地将多达7万的欧洲联军全部消灭干净。不仅如此,在取得这场胜利之后,他们乘胜追击,一举攻克了布达佩斯。其前锋部队更是锐不可当,一路向前推进,一直杀到了维也纳的郊外,给当时的欧洲带来了极大的震动呢。

拔都西征取得了极为巨大的胜利,可让人没想到的是,这居然给蒙古帝国的瓦解悄悄埋下了隐患呢。为啥这么说呢?原来啊,术赤家族一直都没有得到他们本应获得的那份尊重。术赤在世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情况,到了拔都这儿呢,同样也没得到该有的尊重。面对这样的局面,术赤家族可就不甘心啦,他们觉得得做出反击了,于是便有了后续的一系列动作。

术赤的身份始终是个谜团,就像一个不请自来的“不速之客”一般,出现在蒙古帝国之中。也正因如此,术赤在这个帝国里心里满是委屈。成吉思汗呢,打心底里一直坚信术赤就是自己亲生的儿子,可这又能怎样呢?察合台压根就不承认术赤的身份,还老是公然去挑战这位哥哥,时不时地就对他加以嘲讽呢。

在公元1219年的时候,蒙古展开了第一次西征行动。那个时候,成吉思汗心里有着一份担忧,他担心自己在这次西征的路途当中,万一身体出现状况,不幸病逝可怎么办呢。于是,他就把自己的几个儿子都叫到了跟前,准备和他们好好说一说关于下一任大汗人选的这个重要事情。当儿子们都到齐之后,成吉思汗就示意让术赤先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可没想到的是,这边术赤还没来得及开口呢,察合台一下子就站了出来,并且直接打断了这个场面,还大声地说道:“怎么能让那个蔑儿乞的后代来当大汗呢?”

术赤心里那叫一个气啊,心里想着,哪有人敢公然这么说自己,这口气怎么能咽得下去呢,于是就和察合台扭打在了一起。成吉思汗瞧见自己的儿子们居然打起架来了,赶忙呵斥他们说:“你们可都是我的儿子,怎么就闹到动手打架的地步了呢?”就这样,这场冲突闹得双方心里都不痛快,最后不欢而散了。

在当时的蒙古,术赤和察合台之间存在着矛盾,而且这种矛盾十分尖锐,随时都有引发内战的可能性。要知道,一旦内战爆发,那对于整个家族以及刚刚建立起来的蒙古帝国而言,都将是极为严重的打击,很可能会让一切陷入混乱与动荡之中。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成吉思汗深知家族稳定的重要性,也明白维持蒙古帝国的完整和发展是当务之急。在慎重考虑之后,他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那就是把汗位传给第三子窝阔台。成吉思汗希望通过这样的安排,能够避免家族内部因为争权而发生冲突,进而确保蒙古帝国可以继续平稳地发展下去。

窝阔台呢,他对术赤的态度也就还说得过去吧。不过,他和察合台的关系那可真是相当不错呢。再来说说术赤,他和拖雷的关系挺好的。可他的父亲成吉思汗却有意要把他们俩给拆散喽,这可让术赤心里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个被抛弃的人,那种滋味肯定不好受呢。

在成吉思汗的家族传承安排里,有个特别的传统叫“幼子守灶”。按照这个传统呢,成吉思汗的幼子拖雷继承了他的诸多遗产。而汗位则是由窝阔台获得了。至于成吉思汗的另外两个儿子术赤和察合台,他们没办法继承汗位和主要的遗产,只能凭借自身的能力出去打仗,在征战的过程中去努力建立属于自己的领地。后来,术赤所建立的领地就逐渐发展成了钦察汗国,察合台所建立的领地则演变成了察合台汗国,这便是这两个汗国的由来啦。

成吉思汗有一个分配方案,在这个方案里,像玉龙杰赤以及周边的河中地区,大部分都是划分给术赤作为他的领地的。而察合台呢,他能够得到的只是七河流域当中为数不多的那一部分。不过呢,西辽原来所拥有的那些领地,大部分可都是属于察合台的哦。

成吉思汗心里很清楚,术赤和察合台两人之间的关系相当不好,可即便如此,他还是做出了一个安排,让这两人一同前去攻打玉龙杰赤这座城池。在攻打玉龙杰赤的过程当中,察合台心里本就对术赤有着诸多不满情绪,于是呢,他就放纵手下的士兵去进行劫掠的行为。而术赤这边呢,看到这种情况,那可忍不了,立刻就拔出了自己身上佩戴的佩刀,因为他觉得这些财产也是有他的一份,得维护好属于自己的那份财产。

当看到儿子们都已经剑拔弩张、即将打起来的紧张局面时,成吉思汗这才安排窝阔台出面去进行调解,让他去约束一下其他几个儿子的行为,起到打圆场的作用。在这几个儿子当中,窝阔台和察合台属于同一个阵营。就拿玉龙杰赤城沦陷之后的情况来说吧,当时察合台可是做出了劫掠百姓的恶行,然而窝阔台呢,哪怕面对这样的情况,也没有去对察合台加以管束,哪怕他并没有主动去挑衅术赤,但在这件事情上的处理方式也确实存在不妥之处。

话说玉龙杰赤之战结束后,术赤对察合台的痛恨那可是更深了一层呢。到了1223年的时候,成吉思汗下达了班师回朝的命令,这时候窝阔台、察合台还有拖雷都跟着父亲一块儿回去了,他们回去是要谋划着去攻打那个不听话的西夏呢。而在这几个人当中,只有术赤留了下来,就留在了钦察草原之上。

在术赤心里,父亲、母亲还有其他兄弟都能够在漠北欢聚一堂,一家人在一起那是和和美美、其乐融融的景象。可唯独自己呢,被父亲给单独丢在了人生地不熟的钦察这块地方,这感觉就好像自己完全是个被抛弃的孩子一样呢。就因为这样,术赤整天的心情都特别低落,老是闷闷不乐的,时间一长,他的身体状况也变得越来越差了。

在公元1225年的时候,成吉思汗有了攻打西夏的计划,于是呢,就派遣使者前往钦察草原,去传达让术赤带领兵马前来参与这场战事的命令。可这时候的术赤呢,身体状况欠佳,身体上的不适使得他的心情也变得十分糟糕。所以,面对成吉思汗的这一要求,他并没有按照吩咐前来。那使者呢,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每次去叫术赤,术赤都没有动身过来,而且,还让人回复成吉思汗说自己正在打猎呢。

成吉思汗得知术赤不听话的情况后,不禁勃然大怒,当下就决定点兵出征,要好好去讨伐这个让他气恼的儿子,好好收拾一番以正其不听话的行径。然而,就在成吉思汗这边刚做好点兵的准备,还未来得及动身出发之时,钦察的使者匆匆赶到了六盘山。使者带来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竟是术赤已经病逝了。这一下,成吉思汗满心的愤怒瞬间化作了悲痛,他不得不面对这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残酷现实。

术赤的身份一直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况,这一点再加上他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使得他这一脉的人始终处于一种压抑的状态之中。在窝阔台继承汗位之后,有这么个情况,就是察合台在相关事宜中出力是最多的。也正因如此,察合台系的诸侯们便获得了能够参与东方战斗的机会,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术赤系的人却根本没有这样的机会。

在1227年的时候,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因病离世了。在他临终之际,留下了这样一番遗言,大意是说啊,只要窝阔台家族哪怕还剩下哪怕一块肉,也就是还有后人存在的话,那么这大汗的位置就应当是属于他们家族的。不过呢,这里得说明一下,虽说成吉思汗推举了窝阔台来继承汗位,但这事儿可不是他一人说了就算的,还必须得经过忽里勒台大会的同意才行呢。只有经过这个重要的大会认可了,窝阔台才能正式登上大汗的宝座。

在1229年的时候,拖雷结束了他的监国生涯呢。随后,蒙古的诸侯们便在那广袤的漠北草原之上召开了一场极为重要的忽里勒台大会。刚一开始,大家其实是有把拖雷纳入继位人选考虑范围的哦。为啥呢?这是因为,拖雷手里所掌控的兵马数量那可是最多的,在当时的情况下,这可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呢。然而呢,情况并没有那么简单就确定下来哦。察合台以及东道诸侯他们,是力挺察合台来继承汗位的呢。就这样,这场大会持续了整整40天之久,在这期间,各方势力那可都是在明里暗里地争斗着呢,都希望自己所支持的人能够最终登上汗位。经过这一番折腾和较量之后呢,最终是窝阔台成功继位啦,这场围绕着汗位继承的纷争这才算是暂时落下了帷幕呢。

当窝阔台继承汗位的时候,忽里勒台大会着重又一次做出了明确规定,那就是在此之后,蒙古大汗的人选只能从窝阔台家族当中通过选举的方式产生。就这样,窝阔台家族拥有对蒙古大汗之位的继承资格,这一方面是有着成吉思汗所留下的遗诏作为有力支撑的,另一方面呢,还有忽里勒台大会来进行最后的保障,可以说是双重保险确保了窝阔台家族在蒙古大汗继承这件事情上的特殊地位。

窝阔台登上大汗之位后,首先着重考虑的便是自己家族的利益。同时呢,对于那些支持他的察合台系,以及被称作东道诸侯的势力的诉求,他也放在心上。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原这片极为富庶的地方,自然就由窝阔台系来接手管理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窝阔台系还会从中拿出一部分好处,分给东道诸侯,算是让他们也能跟着沾沾光。

我们来说说察合台系的情况,他们是能够涉足西域绿洲地带的哦。在这个区域呢,有着农耕区,这可就给他们带来了不少好处啦,因为能从农耕区获得物资方面的补给。而且,这里还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呢,来来往往的商旅众多,察合台系就可以对这些商旅征收税收啦,这无疑是一项很重要的收入来源呢。那说完察合台系,我们再来看看术赤系又有啥好处?这就得提到拔都西征这件事儿啦。拔都西征其实是给术赤系带来了诸多好处的哦,一方面是实实在在给了他们好处,可另一方面呢,这其实也是在排挤那些潜在的挑战者,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术赤系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自身的地位呢。

在1235年的时候,发生了一场出征行动,当时有长子参与其中。而这场出征行动实际的指挥官是速不台哦,那个叫拔都的呢,一开始只是挂了个名罢了,并没有真正主导指挥之事。这里面有一场特别著名的战役,就是赛约河之战啦。在这场战役进行的过程中啊,出现了这么个情况,拔都在某个阶段居然产生了退缩的想法呢。好在,速不台的态度非常坚决,他没有听从拔都退缩的念头,而是想出了一个很妙的计策。他带领着部队从赛约河的上游强行渡河,然后悄悄地去偷袭了联军的后方。说起来,要是没有速不台当时的这份坚持,以及他实施的这个从上游强渡去偷袭后方的行动,蒙古军队最后能不能在这场战役中获得胜利,那可都很难说了。

速不台是窝阔台麾下的人呢。在中原作战的时候,速不台可在完颜陈和尚所率领的“忠孝军”那儿吃了亏。不过还好,有窝阔台出面帮他把场面给圆了过去。就拿三峰山之战来说吧,在这场战役里,出力最多的其实是速不台哦。但要知道,当时的主帅可是拖雷呢。还有攻克开封这件事,完成这一功绩的正是速不台哟。

话说在当时啊,有潜在的挑战者选择去西征,其目的呢,就是想要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领地,同时赚取属于自己的财富。而在这期间呢,中原地区差不多就被视作是窝阔台家族的自留地啦。就在这样的一种形势之下,拔都开始西征后的第二年,窝阔台的儿子阔端以及阔出,他们俩,立刻就开启了南征之行呢。这两人还带着汉军世侯一同去攻打南宋,心里都盘算着能通过这次南征建立一番不世之功呢。

大家知道蒙古西征这件事吧,其实它主要的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量,其政治目的要比军事目的更为突出呢,说到底这就是大汗为了强化自身权力而推动的。就拿后来的旭烈兀西征来说吧,情况也是如此哦。蒙哥大汗心里有着很明确的打算,那就是要在西域的各个汗国之间安插属于自己的势力,就好比是插入一颗颗钉子一样。而正是因为这样的举动,才导致了后来出现了一系列的情况呢。比如说,钦察汗国和伊利汗国之间就长期为了争夺高加索地区而闹得不可开交,这其中的根源其实就是蒙哥大汗当初在西域布局所引发的后续连锁反应啦。

在当时的情况下,拔都担任了主帅一职。这可就引起了一个人的不服气,这个人就是贵由。贵由呢,是窝阔台的长子,按常理说,长子在很多时候是有着比较特殊的地位的。可窝阔台却偏偏不怎么喜欢这个儿子。在窝阔台的心里,他理想中的储君人选其实是阔出呢。为啥是阔出呢?因为阔出那可是文武双全,各方面的能力都很不错,是很有当储君的潜质的。只可惜,天不遂人愿,阔出英年早逝了。除了阔出之外,还有一个人叫阔端,他的战略眼光很是长远呢,在这方面是有着突出表现的。但是呢,乃马真后却不喜欢他,所以他也没能成为被重点考虑的储君人选呢。

贵由啊,他因为自己的父亲是大汗,那可真是傲气十足,完全不把拔都放在眼里呢。就说拔都给他安排任务吧,他压根就当没听见,根本就不理会这事儿。后来有一次庆功宴,在宴会上呢,拔都很懂得敬重前辈,他首先就向速不台敬酒,毕竟速不台可是一位能征惯战的老将,值得这份敬重。可这贵由呢,心里就不服气了,他觉得拔都这样做是没给他面子,一气之下,当场就拿起酒杯,直接朝着拔都的脸就喷了过去,那场面,可真是尴尬又让人意想不到。

在那场庆功宴上,气氛被贵由的一腔怒气搅得格外尴尬。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贵由不知怎的就生起气来,那火气可不小,整个宴会的氛围一下子就变得很僵。然而呢,拔都面对这样的情形,并没有当场就把自己的不满表现出来。他,只是很洒脱地一笑,就这么把这尴尬的场面给带过去了,没有和贵由起什么冲突。再看贵由呢,发完火后便径直离开了宴会,连停留一下都没有,就那么头也不回地走了。这一下,可让那些参加宴席的将领们都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贵由和拔都之间产生了矛盾,结果两人闹得很不愉快,最后只能是不欢而散了。要知道,拔都心里可是憋着一股气呢。他觉得自己的父亲受了委屈,自己也同样遭受了委屈,这种情况他怎么可能一直忍下去?所以呢,只要等到合适的时机成熟了,拔都肯定是要展开反击的,哪怕这么做会让蒙古帝国出现瓦解的局面,他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完全是一副在所不惜的态度呢。

在公元1241年的时候,窝阔台因病去世了。这时候呢,贵由就赶忙回去忙着争夺汗位去了。就在这个当口,速不台向拔都提出建议,希望拔都也能回去。然而呢,拔都却表示自己身体状况不太好,实在没办法进行长途跋涉这样的远行,就很委婉地拒绝了速不台的这个提议。随后,乃马真后也多次派人过来,苦口婆心地劝说拔都回去。拔都呢,表面上假装答应了下来,可实际上,他压根就从来没有动身要回去的意思,反而是一门心思地在伏尔加河流域进行经营打理呢。

在公元1246年的时候,乃马真已经摄政了整整5年之久啦。这时候呢,就准备召开那个很重要的忽里勒台大会,而大会的主要目的呢,就是要推举贵由成为新的首领之类的重要人物哦。按照当时的情况,拔都可是作为宗王的首领呢,这种重要的会议,他按理说是必须要参加的。然而呢,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不管别人怎么盼着他来,他就是坚决不来参加这个会议哦。乃马真见拔都没来,就继续派人作为使者前往钦察那边,去劝说拔都来参会。可结果呢,拔都依旧是毫不留情地拒绝了,这态度很明显,就是摆明了不打算支持贵由呢。

贵由心里十分恼火,因为拔都的行为对大汗的权威构成了挑战,而且他们俩平日里关系就不怎么样,所以贵由下定决心要去讨伐拔都。在1248年的时候,贵由开始召集兵力,一下子就点了足足20万的兵马呢。他还找了个借口,说是要到西域去狩猎,可实际上呢,他就是想趁着这个机会去把拔都给灭掉。这时候,有个很重要的人物,就是被称为“四帝之母”的唆鲁禾帖。她得知了贵由的这个计划后,就赶紧让自己的长子蒙哥去给拔都报信,好让拔都清楚了解当下所面临的这种严峻情况。

话说当时啊,拔都心里那是相当不服气,而且压根就瞧不起贵由呢。于是呢,他一咬牙就率领着多达15万的大军开始向东进发,摆明了就是要去和贵由来一场正面对决。可谁能想到呢,就这么一来,局面一下子就失控啦。原本强大无比的蒙古帝国,就因为他们这两方的矛盾激化,一下子就走向了解体的命运。你看啊,术赤系和窝阔台系这两边呢,直接就相互攻杀起来了,其他各方势力呢,也没办法置身事外,纷纷得选边站队。这么折腾下来,曾经辉煌无比的蒙古帝国也就彻底不复存在喽,真是让人感叹世事无常呐。

贵由在行程中途不幸病逝了,就因为这样,原本一触即发的一场大战也就随之烟消云散,没了下文。不过呢,拔都和窝阔台家族之间的仇恨可并没有就此了结。在贵由大汗离世之后,由海迷失皇后出来摄政处理相关事务。对于海迷失皇后摄政这件事,拔都呢,倒是表示了同意,也承认了海迷失皇后的这一身份地位。但他可没闲着,一直都在暗中做着准备,只要时机合适,就会展开反击行动呢。

在1250年的时候,拔都那边已经把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得妥妥当当了。随后呢,他就在钦察草原这个地方召开了一场极为重要的忽里勒台大会,而召开这场大会的目的呢,就是要选举出新的蒙古大汗。这里得说一下哦,按照以往蒙古的老规矩,这忽里勒台大会正常情况下那是应该在漠北地区召开的呢。漠北那可是蒙古人心中有着特殊意义的地方,算是他们的故乡所在呢。可这次大会却选在了遥远的钦察草原召开,要知道,钦察这儿可不是蒙古的故乡,和传统的开会地点是不一样的哦。

在这个世界上啊,往往是实力决定一切,谁拥有更强硬的手段,谁就仿佛掌握了所谓的“道理”。就拿拔都的举动来说吧,那意图可太明显啦,摆明了就是不想让窝阔台家族的人继承汗位,这事儿其实大家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都清楚得很呢。正因为这样的情况,你看啊,窝阔台系的诸侯们,还有察合台系的诸侯们,几乎就没一个人到现场来的。而海迷失呢,也只是派了一位大臣,名叫八剌的去参加相关事宜罢了。

唆鲁禾帖尼安排长子蒙哥带着弟弟忽必烈、旭烈兀以及阿里不哥一同前往某个地方,此行目的呢,一方面是去给拔都捧场,另一方面也是做好准备,意图让蒙哥登上大汗之位。为啥这么安排?原来是拔都在此之前就已经许下承诺,会推举蒙哥成为大汗。蒙哥心里对此事是清清楚楚的,知晓拔都的支持,所以,他自然是十分高兴地前往了。

在那次重要的大会之上,各位蒙古诸侯纷纷站出来,推举拔都来担任蒙古大汗这一至高无上的尊位。然而,拔都却果断地拒绝了这一提议。为什么呢?其实啊,这里面主要是因为涉及到的血缘关系实在是太过微妙、敏感了。要知道,在当时的蒙古权力格局和传统观念等诸多因素影响下,这血缘关系可是极为关键的考量点呢,拔都也深知这一点,所以心里还是觉得缺乏足够的底气去接受这个位置。不过呢,拔都也有着自己的想法和打算。他选择支持蒙哥,就这样,通过一系列的运作以及各方势力的协调等情况,最终成功地将蒙古大汗的尊位转到了拖雷系的手中,使得蒙古大汗之位的归属出现了新的变化。

蒙哥成为了大汗,然而察合台系和窝阔台系对此并不服气,连召开重要会议的时候,他们都不来参加。就在1251年的时候,蒙哥在漠北组织召开了忽里勒台大会。这时候呢,拔都安排自己的弟弟别儿哥率领着多达10万的大军前来助阵,相当于是用强大的武力作为坚实的后盾,就这样,蒙哥大汗的地位在此次大会上得以确定下来了。

在蒙古的历史进程中啊,出现了这么一种情况,那就是只要有足够强大的实力,似乎就能够打破原有的规则,甚至有资格登上大汗的宝座呢。就说拔都吧,他可以算是开了这么一个不太好的先例哦。之后呢,蒙哥继承了汗位,可这一继位,就如同在蒙古帝国原本相对完整的体系上狠狠地撕开了一道疤痕,仿佛在那个时候,谁的拳头硬,谁就能说了算,这就是所谓的硬道理咯。再往后,忽必烈也是这样的情况呢。随着这些发展变化,曾经统一的蒙古帝国就渐渐演变成了四大汗国以及元朝这几个不同的部分啦。

0 阅读: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