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局势紧张:战争阴云下的南亚困局
事件背景:枪击案引发的连锁反应
4月22日,宁静被打破,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了一起针对游客的血腥枪击事件,造成26人死亡,其中包括25名印度人和1名尼泊尔人,这起事件成为近25年来该地区针对平民最严重的袭击。印度迅速将矛头指向巴基斯坦,认为是巴方支持的武装组织所为。巴基斯坦坚决否认,呼吁进行中立调查。印度采取一系列强硬措施,暂停重要水资源分配条约、关闭边境口岸、驱逐巴方人员等;巴方也不甘示弱,宣布对印度反制,关闭领空、暂停贸易、驱逐印度军事顾问。巴防长28日警告称:印度“军事入侵”迫在眉睫,巴全境戒备
核心矛盾:领土、宗教与地缘政治冲突
克什米尔地区归属问题一直是印巴冲突的核心。自1947年印巴分治以来,两国为争夺克什米尔爆发了三次大规模战争和无数次小规模冲突。从宗教角度看,印度以印度教为主,巴基斯坦则是伊斯兰教国家,克什米尔地区复杂的宗教构成进一步加剧了矛盾。地缘政治上,印度作为南亚大国,希望在地区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而巴基斯坦则努力维护自身主权独立,抵制印度的地缘政治挤压。印度指责巴基斯坦支持克什米尔地区的武装组织,破坏印度的稳定;巴基斯坦则认为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的统治存在压迫,支持当地抵抗组织是对其正义诉求的回应。
多维影响
地区安全形势恶化
印巴两国均为有核国家,紧张局势的升级让核冲突风险显著增加。一旦擦枪走火,局势可能失控,对整个南亚地区乃至全球安全秩序造成难以估量的冲击。边境地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印度边境安全部队已要求边境农民48小时内收割完庄稼,若局势升级,农民或将无法下田,生活陷入困境。
CNN之前就引述斯坦福大学一学者的话认为,作为一个强硬领导人,莫迪有武力报复的冲动,“印度的军事能力自2019年以来有所增长,因此它可能会感到有勇气去挑战如此大的目标。”
也不得不说,特朗普式的执政作风,不可避免地影响甚至鼓舞了莫迪,去极限施压甚至动用武力。
从目前情况看,不排除印度会重复2019年冲突的套路。
那次激烈冲突,起因也是印控克什米尔发生袭击,40余名印度民兵身亡。印度勃然大怒,矛头也对准巴基斯坦。印度甚至出动战机,对巴境内发动空袭。
这也是1971年印巴战争后,印度首次入侵巴境内。
双方发生激战,印度战机被击落,一名印度飞行员被俘。
最后,巴方展现姿态,送还了被俘的印度飞行员,战火才逐渐平息。
有了上次的突破,不排除印度再次入侵巴基斯坦,不然觉得脸上无光;但也有了上次的教训,印度也不得不小心,毕竟巴基斯坦不是吃素的。
我看到,巴基斯坦也在呼吁国际社会干预。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甚至提议,俄罗斯和中国可参与这起恐怖袭击事件的国际调查。
这也是很艺术性的,中国和巴基斯坦是铁哥们,俄罗斯与印度关系很不错,你们来干预下。
此外,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也一个电话打到北京,介绍最新情况。接电话的王毅表态,中方密切关注当前形势发展。
然后,他说了中国对巴基斯坦的三个支持。即:
1,打击恐怖主义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中方始终支持巴方坚定实施反恐行动。
2,作为铁杆朋友和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中方充分理解巴方合理安全关切,支持巴方维护自身主权和安全利益。
3,中方支持尽快开展公正调查,冲突不符合印巴各自根本利益,也不利于地区和平稳定。希望双方保持克制,相向而行,推动事态降温。
毕竟是中国家门口,在这个节骨眼上,中国肯定不希望家门口生战生乱。恐怖主义肯定要打击,但印度,既然你认定是巴基斯坦干的,那总要拿出证据来,还是要尽快公正调查。
目前的关键,印度愿意调查吗?调查会公正吗?印度能保持克制吗?
现在,就看莫迪的政治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