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个秋天,农民刘叔站在金黄的麦田边,心里盘算着接下来要种什么作物。
“麦子收了,可别让地闲着了,啥时候种合适?
”他转头问了一旁的老李。
这事在他们村可不是小事,谁都想多种一茬庄稼,多赚点钱。
可如果错过最佳种植期,这一年的辛苦就得打水漂。
这也是为什么每年芒种前后,村里的农田总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抓紧时间种植红薯红薯这东西在北方特别受欢迎,尤其是冬天,人们喜欢放在炉火上烤着吃,香甜软糯。
刘叔家的红薯到了夏天就得抓紧移栽。
夏薯生长期很长,麦收后或者进入6月份,他就得忙着整地、插秧苗。
这秧苗是从春薯秧子上剪下来的,扦插到垄里。
往年有些邻居移栽得晚了,结果红薯长到霜降也没长成,减产不少。
所以,今年刘叔早早准备好,一收到麦子就开始移栽。
他常说,这红薯啊,就是要赶早不赶晚,特别是在北方,气候凉下来就麻烦了。
夏季种花生,提前翻耕土壤花生这东西,不但是春天可以种,夏天也能种,尤其是麦茬花生。
老李就喜欢种花生,吃得舒坦,还能榨油。
今年,老李赶在天气刚热起来时,就开始翻耕土壤。
秋天到了,花生的生长期需要长时间阳光照射,如果种得太晚,温度一降,花生成熟度就差了,籽粒也不饱满。
土壤翻好,再根据气候选择合适的品种,保证花生能有个好收成。
这些年来,老李花生的产量每年都稳定,这翻地提前量可是苦心琢磨出来的。
芒种前后种玉米正当时玉米在乡下不仅是粮食,还能做各类小吃,熬玉米粥最养人。
刘叔的媳妇经常变着花样做玉米。
玉米品种生长期差距不大,差不多都是四个月左右。
芒种前后正是种玉米的好时机。
去年刘叔邻居家的小孩上了农业大学,回来后给大家建议种水果型啃青玉米,生长期不用三个月。
今年一过芒种,他就种了这类玉米,看着长势喜人,村里人都说,看看人家年轻人,种啥都这么有门道。
移栽大葱要尽早,避免减产大葱在村里人家的餐桌上是常客,不只拿来做葱油饼,还能当调料。
大葱不管是秋播还是春播,到了5-6月都得移栽。
苗子种得密了,不移栽长不了大葱头,吃着也不过瘾。
今年,老李收完麦子,就赶紧移栽他家大葱,他知道,这活不能拖,拖了准减产。
以前有邻居家的大葱移栽得晚,到秋天收成少了一大半。
所以,老李抓紧时间,不浪费一天。
韭菜移栽时间充足,注意观察秧苗长势韭菜这东西简直是农家小菜园里的必备。
老李媳妇在他家后院种了一小片韭菜,吃不完还能卖。
韭菜的好处是移栽时间比较宽裕,从5月至8月都行,刘叔的媳妇就不急着移栽,等着秧苗长得差不多了再移。
这两天,她看着韭菜秧苗,准备在7月再移栽。
她觉得,早移栽让根系发育好,过冬容易。
芒种过后,刘叔看着自家地里一片绿油油的秧苗,心里有了底。
这几年,他总结的经验就是:“春挣日,夏挣时”,早晨的阳光晚上的星星都不能浪费。
小麦收割完,马上种上新作物,不能让地歇着,再忙也值得。
在农业的天地里,每个季节、每种作物都有它独特的习惯和需求。
春天不种下希望,秋天哪来的丰收呢?
芒种前后,是农民一年中最忙的季节之一,但也是充满希望的时候。
每棵秧苗,每粒种子,都寄托着下一季丰收的美好愿望。
种得及时,才能收得丰盈;种得用心,才能收得欢心。
希望每个在土地上耕耘的人,都能迎来丰收的喜悦。
看着满园的庄稼,想起了老李常说的一句话:“土地是不会辜负人的,只有咱抓紧时间,懂得珍惜,才能换来满仓的收成。
”他的话朴实却真理,激励着每个耕田人的心。
希望同样的话,也能给你一些启发——无论做什么事,抓住机会,不拖延,才会有最好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