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法,不要一味地模仿。
比如米芾的书法结构很漂亮,很多人争相去模仿。
故意把字写得东倒西歪。
以为这就是米芾了。
这种认知是错误的。
米芾结构表面上是左欹右侧,实际内部是由“势”上下贯通,是以“势”成形,而不是毫无规则的随意东倒西歪。
结构只是“势”的外显,你看不透结构内部的“势”,即使点画写得再紧凑,给人感觉也是散的。
举个例子。
两个人挨得很近,但是表情陌生,说话很客气。你肯定这两人绝不是两口子,不是一家人。
相反,两个人隔着一段距离,但是表情很默契,说话不拿对方当外人,你就知道这是一家人。
所以,是不是“一家子”不是物理位置决定的。
米芾的结构表面看左欹右侧,有点乱。但是内部是由“势”上下贯通,尽管“乱”,也是“一家子”。
你模仿米芾的结构左欹右侧,“势”你模仿不了,结果就是真乱,一盘散沙,离丑书不远了。
米芾结构的独特之处,是以“势”成形,先有“势”,后有形。
怎么做到先有“势”后有形?
“势”是有惯性的,不能突然遏制住。也就是蔡邕说的,势来不可挡,势去不可遏。
如上图,左边的蓝线,米芾是把内在的“势”外显了,所以你看到的是一笔书,前一笔的收笔,同时又是后一笔的起笔。
右边的红线,表面看字的结构左欹右侧,没有规律。实际上内部是由“势”贯通上下。
换句话说,米芾的心中先预想有这么一条上下贯通的曲形“势”,写的时候顺着这个“势”往下流淌“形”,也就是结构。
曲线的“势”,外显在结构上就是左欹右侧的结构。但是,由于内部由“势”上下贯通,所以不散,给人的感觉就很舒服。
你如果没有内部的“势”上下贯通,你把这个字的结构左欹,下个字的结构右侧,实际上你只是在“摆拍”,全是散的。别人觉得很做作,很别扭。
结束语:
书法给人的舒服感,实际就是顺畅感。
尽管有的时候是断开的,但是因为内部有“势”贯穿,所以也是顺畅的。
“势”就是形成这种顺畅感的先决条件。
所以结构要以“势”成形,而不要以点画成形。
师古,不但要学古人的字形,还要学古人的思维,才能真正学好书法。
本文原创来自作者的公众号:毛笔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