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AI:谁在陪跑,谁在摘桃?

柔花暖草栖心 2025-02-20 11:04:07

宋丹丹当年那句“人家都宣传我当火炬手,现在让赵本山截胡了”,如今也能套用到AI领域。百度和阿里,一个传闻中是苹果AI的合作伙伴,一个官宣拿下合作,这到底咋回事?谁是最终赢家?

咱先说说百度。百度在AI这块儿,投入挺早,力度也大,技术底子也厚,一度被认为是国内AI老大。可这几年,风云变幻,百模大战打得热火朝天,各家都出了自己的大模型,百度的领先优势没那么明显了。后来,KIMI、DeepSeek这些新秀冒出来,更是让百度有点被动,感觉像在陪跑。跟苹果合作这事儿,听着挺风光,但阿里突然杀出来,抢了风头,百度是不是有点“陪跑”的滋味呢?这情况,跟当年宋丹丹的小品有点像啊,是不是?

再看看阿里。阿里在AI上也下了不少功夫,通义千问也挺不错,但市场表现不如KIMI这些来得惊艳。不过,阿里抓住DeepSeek这波东风,动作很快,把DeepSeek整合到自己平台,还搞了不少营销,股价蹭蹭往上涨。这就像摘了个大桃子,多爽!这一下,把百度的“陪跑”衬托得更明显了。

其实,这AI市场,竞争激烈得很,哪家公司没点“陪跑”或“摘桃”的经历?就连阿里,在DeepSeek面前,也多少有点陪跑的意思。Meta更是花了巨资搞AI,结果DeepSeek出来后,发现自己还得学习人家,这得多尴尬?谷歌更不用说了,曾经的AI大佬,现在也有些边缘化了。

所以说,这AI市场,变化太快了。百度、阿里这些大厂,之前都想着建立一个从芯片到应用的全生态,想成为下一个谷歌、苹果,可DeepSeek的出现,打乱了他们的计划。现在,大厂们得调整策略了,不能只盯着“吃肉”,也得学会“喝汤”。

“喝汤”咋喝呢?比如,可以专注为客户提供AI服务,就像IT服务商一样,或者在某个细分领域深耕,做点特色功能。当然,跟苹果合作,也算一种“喝汤”的方式。虽然没阿里那么风光,但好歹也能分一杯羹,对吧?

关键是,这“汤”也未必没营养。 想想腾讯游戏,它自研能力虽然一般,但代理游戏、运营能力强,照样赚得盆满钵满。大厂们在AI时代,也可以学习腾讯,专注于服务和流量。在B端,服务能力是优势;在C端,流量为王。

你看,Perplexity和纳米AI搜索,它们自己没搞大模型,却能整合各种模型,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照样能分到一杯羹。这说明,即使在模型层面没啥领先优势,也不代表没机会。

所以啊,这AI市场,其实还有很多机会。百度、阿里虽然在模型层面有点“陪跑”,但只要抓住服务和流量这两个关键点,一样能“摘桃子”,“喝好汤”。 就像《甄嬛传》里叶澜依说的,“熹贵妃,你的福气在后头”。 但这福气,得靠自己争取。

0 阅读:0

柔花暖草栖心

简介:本人丰富 难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