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逆行人生》陷巨大争议:徐峥回应“消费苦难”指责

艺点点电影 2024-08-16 11:21:46

随着电影《逆行人生》在各大影院的热映,围绕这部影片的争议也愈演愈烈。该片由知名导演兼演员徐峥执导并主演,辛芷蕾担任领衔主演,讲述了一个互联网大厂程序员在中年失业后,毅然决然地穿上外卖骑手服,重新出发的故事。然而,自影片上映以来,观众的评价却呈现出显著的两极分化,部分观众认为影片深刻聚焦了小人物的生活困境,贴近现实;而另一部分观众则指责影片“富人演穷人”、“消费苦难美化苦难”,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影片背景与主要内容

《逆行人生》的故事围绕中年程序员高志垒(徐峥饰)展开。高志垒在互联网大厂工作多年,不料遭遇裁员,人到中年突然失业,家庭的重担瞬间压在了他的肩上。面对老人高昂的医药费、房贷月供、女儿学费等经济压力,高志垒不得不投出上千份简历,却如石沉大海般毫无回音。在生活的重压下,他最终决定穿上外卖骑手服,成为一名外卖员,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影片通过高志垒的视角,展现了外卖小哥这一新型劳动群体的生活状态,反映了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如经济压力、家庭责任、职场竞争等。

观众评价的两极分化正面评价:聚焦小人物,贴近现实

一部分观众对《逆行人生》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影片真实反映了当代社会中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在他们看来,影片不仅仅局限于讲述外卖小哥的故事,更是通过这一群体展现了千千万万个为了生活不断向前奔跑的家庭。这些观众被影片中的情感力量所打动,认为它深刻描绘了成年人在面对生活压力时的无奈与自我救赎,以及家庭在逆境中的温暖与支持。正如市民王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所说:“我看的时候,其实有几次都落泪了。电影并不是仅仅表现了外卖小哥这个群体,而是展现人生百态,展现了千千万万个为了生活不断向前奔跑的任何家庭。”

负面评价:消费苦难,美化苦难

然而,另一部分观众则对影片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认为其存在“消费苦难”的嫌疑。他们认为,影片虽然以现实主义题材为旗号,但在揭示问题根源和批判现实方面却显得浅尝辄止,缺乏对深层次社会矛盾的深入挖掘。这些观众指出,影片中的主角高志垒由徐峥这样的知名演员饰演,存在“富人演穷人”的嫌疑,难以真正体现底层劳动者的艰辛与不易。此外,他们还批评影片在某些情节上过于美化苦难,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复杂性和残酷性。例如,从事服务业的刘宏基在观影后表示:“平心而论,电影把外卖员遇到的无理顾客、蛮横保安、交通问题、无情的行规等问题都讲出来了,但是造成这些大大小小的矛盾背后的原因就浅尝辄止。”徐峥的回应与反思

面对观众的质疑和争议,徐峥在多个场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他首先否认了影片“消费苦难”的指责,认为每个人的观影感受都是不同的,不同的观众会看到不同的细节和不同的期待。他坦言:“现在做电影我觉得好难,因为拍一部电影没办法让所有人都满意。”徐峥还表示,他愿意接受观众的各种评价,无论是好评还是差评,因为每个观众的人生态度和感受都是不同的。

同时,徐峥也对自己的创作进行了反思。他承认在影片的某些方面可能确实存在不足和遗憾,但他也强调了自己重回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初心。他希望通过聚焦外卖小哥这一群体,提供一个沉浸式的体验,致敬每一个奔跑在人生路上的人。徐峥表示,他将继续努力探索现实主义题材的深度和广度,为观众带来更多有思想、有深度的作品。电影市场的反响与未来展望

《逆行人生》的上映不仅引发了观众的广泛讨论和争议,也对当前的电影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截至目前,影片上映7天票房已超2.5亿元,豆瓣评分稳定在6.8分。虽然这一成绩与徐峥之前的作品如《我不是药神》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也足以证明影片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然而,从整个暑期档来看,《逆行人生》的票房表现并不突出。截至8月15日22时,2024年暑期档票房已突破96亿元,但与2023年暑期档的206.30亿元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一数据反映了当前电影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和观众观影选择的多样化。

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电影产业需要不断创新和突破以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制作方应更加注重影片内容的创新性和深度同时加大宣发力度提高影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外政策支持也是推动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中,明确提出了对电影等文化产业的扶持措施,为电影行业的复苏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对于《逆行人生》及其引发的争议,我们可以将其视为电影产业在探索现实主义题材过程中的一次尝试与反思。这部电影的成功与不足,都为未来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它让我们看到,在讲述普通人生活故事时,如何平衡真实性与艺术性,如何深入挖掘社会问题的根源,如何避免“消费苦难”的嫌疑,都是创作者需要深思的问题。深度挖掘与社会责任

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其核心在于通过真实的故事反映社会现实,引发观众共鸣并促使社会反思。因此,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需要深入生活,了解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心理需求,避免用“富人视角”去审视和演绎底层人民的生活。同时,也要勇于揭露社会问题,不回避矛盾,不美化苦难,用镜头语言去展现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艺术性与真实性的平衡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目的不仅仅在于再现现实,更在于通过艺术的加工和提炼,使观众在欣赏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因此,在创作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时,创作者需要在真实性与艺术性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要保证故事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又要通过艺术手法提升影片的观赏性和感染力。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既深刻又动人的现实主义佳作。观众需求的多元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众审美水平的提高,观众对于电影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娱乐和消遣,更希望通过电影看到生活的真谛和社会的变迁。因此,电影创作者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社会热点和观众需求的变化,不断创新和突破传统的创作模式和叙事手法。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并赢得市场的认可。

0 阅读:105

艺点点电影

简介:看电影,感受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