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总会听村里的老人说:“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那时候比较小,不懂得这是什么意思,只是觉得老人们说的比较有道理。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慢慢地开始懂得一些道理,就更觉得这句话说得有道理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懂得这些俗语的意思,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的经验之谈,但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今天我们就试着分析下。据我所知,这三句话后面好像还有一句。
一、一人不进庙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为什么一个人不进庙呢?这在当今社会简直不可思议,庙里的和尚哪个不是慈眉善目,庙里的菩萨难道不是以慈悲为怀吗?但是为什么古代的一个人的时候遇见庙宇不能进去呢?这可能有下面几个原因。
一、古时候的和尚为了清修,很多的寺庙都建在深山老林里,不似现在的寺庙人声鼎沸,那时候可能就只有几个和尚维持,也可能已经年久失修,没人知道里面住的是菩萨还是夜叉。一个人如果冒失闯进去,会发生什么事情,没人知道。当然了,要是在闹市的寺庙就没有这些问题了。
二、就有点所谓的瓜田李下了,当时的寺庙基本都会有信众捐献的香火钱和一些比较贵重的器皿,你一个人进去想干啥?要是丢了东西,那谁来证明你的清白,佛祖?你觉得寺庙中的和尚能信你吗?所以有人相伴进出,能互相监督、也能相互证明清白,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
你看看,我们的老祖宗还是比较圆润的,既保证管理自身的安全,也撇清了嫌疑,这个可以有。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二、二人不看井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这个就比较好理解了,你和你的挚爱亲朋,手足兄弟去井边溜达,他那那都比较强,处处压你一头,你心里很不舒服,就起了歹心,将他一把推入井中(咱们大名鼎鼎的乌鸡国王不就是这么被推下去的吗?)。还有一点是,你还是和你的挚爱亲朋去井边溜达,他比较嘚瑟,在井边嚷嚷着要拍照,结果脚下一滑,掉井里去了,你也没救上来,他家人说是你推他下去的,你成了第一嫌疑人,你该咋办?你找谁说理去。所以为了自保、自清,都不要两个人去一些人烟稀少,比较危险的地方。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三、三人不抱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三人不抱树,这个“抱”就是抬的意思。意思就是抬一棵树的时候不要三个人去。这是为什么呢?用我们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三个和尚没水喝》来说。两个人抬的时候,一前一后,各司其职。但是加一个人上来,你是往前还是往后呢?你在前,后面的人觉得吃亏;在后,前面的人觉得吃亏;在中间,那更不行了,前后都觉得自己吃亏。所以像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还是能避则避。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四、独坐莫凭栏
这句话就是常常被忘却的一句话。这是什么意思呢?一个人(尤其是喝了酒)的时候,不要去湖边或者是高楼处靠着栏杆。一个人的时候,很容易就会想起一些悲伤的事情,也很容易做出一些冲动的事情,真要有事,拉你的人都没有。都可惜啊!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独坐莫凭栏”虽然说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在现今社会已经脱离了实际生活中的存在条件,但是背后的道理是不变的。
告诫我们“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不要耍小聪明”,“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要懂得“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最后还要记得一定要坚强。
那今天就这样,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