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那“无法击穿”的富士级前无畏舰
其实甲午战争如果晚几年再打的话,北洋海军会输得更惨。因为根据史实,日本已经于1894年在英国订购了两艘富士级前无畏舰,其吨位、火力、装甲、航速都是全面碾压定远级铁甲舰的。
该级舰的标准排水量12649吨,航速18节,主火力是40倍径305mm双联装主炮两座,副火力是40倍152mm速射炮10门,3磅速射炮20门,2.5磅速射炮4门。从攻击力来说,那绝对是在亚洲首屈一指的存在。
一、富士级那惊世骇俗的装甲厚度
而最让人惊讶的,是富士级那堪称“惊世骇俗”的装甲厚度——根据记载,富士级水线带装甲360-457mm,甲板62mm,炮塔230-360mm,炮廓152mm,司令塔360mm。其中的水线部分主装甲的厚度,达到了惊人的18英寸!
如果大家对此没有概念的话,那可以看一下那所谓的二战最强战列舰大和号(美国的衣阿华级称为最强的“战列巡洋舰”更为合适,而强大的蒙大拿级并没有建成),其主装甲带在水线处厚度,只是410毫米即大约16.1英寸,仅从厚度来说是远远不如40多年前的富士级的。当然了,大和级的主装甲带内部的重要位置,比如弹药舱还配备了更厚的装甲,最厚处可达270毫米,同样具有25度的倾角。而且大和号的炮塔正面装甲厚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650毫米,是远超过富士级的炮塔230-360毫米的。
当然了,经过了40多年的技术发展,大和级的主装甲可是VH表面硬化装甲,在材质上有了本质的进步。其3109号装甲板在英国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其表现比英国人的CA装甲还好了13%。所以其真实的防护水平,是远超富士级的。简单来说,就是装甲材质不同,哪怕是厚度相仿,其防护性能也是天差地远的。
而要弄明白这个问题,就要了解战舰装甲的发展历程,搞清楚从熟铁甲——钢制装甲——钢面复合甲——镍合金钢甲——哈维钢甲——克虏伯水甲——克虏伯油甲——克虏伯表面硬化合金钢甲(KC)的整个发展过程。
二、军舰装甲的发展历程
在1855 年装甲舰刚刚出现的时候,舰艇最初使用的装甲材料是“熟铁”(iron),因此习惯称之为“铁甲舰”。
到了1876 年的时候,法国人开始使用施奈德“钢制装甲” (steel),提高了装甲的硬度。但随之而来的缺点是钢甲太脆,装甲韧性不足。
所以到了1877 年,英国人综合了二者之长,外面用钢甲提高硬度,内部用熟铁加强韧性,创造性使用了钢-熟铁复合装甲,从此成为了全世界铁甲舰的标配——北洋水师的定远级铁甲舰,装备的就是12-14寸的钢面复合甲。
不过技术的发展是永不止步的,就在1886年,法国开发出了Ni含量3.25%镍钢。随后又出现了改进型的Ni-Cr钢板,防弹能力相当于炼铁装甲板的两倍。到了1888年,英、法两国都开始使用镍合金钢( Nickel Steel)作为战舰的主装甲。这北洋水师的定远级铁甲舰还未成军,其实就已经落后了。
不过这镍合金钢也没风光很久,要知道在19世纪末的时候,军舰技术的发展可是日新月异的。到了1890年,哈维就发明出了著名的哈维钢,并于1892年投入使用。当时6 英寸的哈维装甲防御能力,已经可以相当于 10英寸的钢面复合甲,在防御能力方面可谓是革命性的飞跃了。所以在哈维钢出现以后,各国军舰纷纷采用。比如后来在美西战争中大放异彩的奥林匹亚号巡洋舰,用的就是哈维钢装甲。
不过这英国哈维甲的风光,其实也没有持续多久。到了1892年初,德国克虏伯后起发力,发明了克虏伯水钢(用水淬火的钢制装甲),防护能力比哈维甲强了15%,并装备了勃兰登堡级的后两艘。从这一刻起,德国战舰的防护能力,其实已经超过了当时的海军霸主英国。
其后克虏伯公司的技术进步神速,于1892年末又发明克虏伯油钢(用油淬火的钢制装甲),又把防护能力提高了10%,并装备了齐格飞级(是齐格飞.吉尔菲艾斯大公吗?)的海姆号和哈根号。
到了1895 年,德国人又搞出了装甲钢的巅峰之作——克虏伯渗碳表面硬化镍铬合金钢,即著名的KC装甲。而该装甲的防护能力,在当时简直就是妖孽级的。其抗弹性能相当于炼铁装甲的3倍;Ni装甲的1.8倍;Ni-Cr装甲的1.5倍—— 即6英寸(152 毫米)厚的克虏伯装甲,防护能力相当于 7.5 英寸哈维钢甲,或是 12.5 英寸( 317.5 毫米)复合装甲,或是 16 英寸(406 毫米)的熟铁装甲。
而且德国人也并不藏私,他们为了区区每吨5英镑的使用费,就在1899年允许外国使用其专利技术。从那以后,军舰采用KC克虏伯表面硬化合金钢甲就已经是标配了。
三、富士级的装甲真相
至于日本订购的这两艘富士级,由于它们在1894年8月开工时,假想敌只是拥有12-14寸钢面复合铁甲的清国定远级,加上日本人也没有什么钱,所以最初只设计了12英寸即305毫米厚的水线装甲。问题是当时的英国哈维镍钢装甲是新技术,不仅很贵而且供不应求,而普通的镍甲又和钢面复合铁甲差距不大,所以富士八岛级在开工时,仍然采取了落后的12寸钢面复合铁甲,其整体装甲水平和十年前的定远级在一个档次。
不过到了1895年之后,情形就大大变化了。日军在甲午战争中获得大胜,不仅抢掠大批的物资,还得到了清廷的2.3亿两白银的赔款,一下子穷人乍富有的是钱。而在这个时候,列强又纷纷装备了40倍的305主炮,理论上可以击穿12寸的钢面复合甲。于是日本人就趁着富士级没下水,就紧急加采购了哈维镍钢甲。不过因为少于6寸防御力会直线下降,所以就干脆加了6寸哈维甲。这样和原有的12英寸钢面复合甲加在一起,就成了异于常人的18寸甲。
如果按照6寸哈维甲等效10寸钢面复合铁甲来计算的话,富士级的18英寸水线主装甲,其实相当于10+12=22寸的钢面复合铁甲。如果对比一下后来的旗舰“三笠”号的话,后者的侧面防护装甲厚度虽然只有229毫米,但是用的却全是克虏伯KC合金钢甲,等效于477毫米即18.8英寸钢面复合甲,其水线防护能力甚至还高于富士级。不过相应的,其造价也从富士级的约100万英镑暴增到88+32=120万英镑。
所以富士级虽然防护力超群,但是也没有达到传说那样“妖孽”级的程度。由于时间所限,该级舰只是在水线外层和炮塔装备了6寸哈维镍甲,而在首尾部位并无水线带装甲,其防护其实是漏洞不小的。而由于新增的哈维镍甲重量太大,严重占用了富士级的吨位——其副炮只有10门152速射炮,副炮火力比7600吨的海天前无畏舰的10门150+6门105。
四、与同期清国的四级级铁甲舰的比较
而在装甲方面,富士级除了和列强在伯仲之间,更是没有和清朝预计要购买的新战舰拉开代差。它那的18寸等效22寸钢面复合甲的防护能力,其实并不占多少优势。
比如德国伏尔铿船厂在1895年11月10日提出的“海天前无畏舰”方案中,为了省钱和保密,并未采用当时最先进的克虏伯装甲,但是使用了被许景澄称为“尼格尔装甲”的镍质钢甲。其水线装甲带200毫米,后经中方要求,增至250毫米,自上而下逐渐减薄,舰首舰艉上部200毫米,至水线下为140毫米 中部水线处250毫米,至水线下为140毫米。
至于两型由福建船政法籍总监督杜业尔(Charles Doyère)设计的岸防铁甲舰(garde-ctes cuirassé),其装甲厚度也颇为可观。5600头等岸防铁甲舰图纸的印制时间为1897年7月12日,该舰纵贯全舰的主装甲带厚度为210毫米——105毫米,上缘高出水线1米,下缘低于水线1.5米,主甲板侧面也有120毫米厚的装甲防护,防护甲板厚度60毫米。
而2900吨二等岸防铁甲舰,则共有2个子型号,从图纸上看,子型号A印制的时间为1897年,但最后用墨水笔标注的设计时间为1898年10月至11月,子型号B印制的时间为1898年。这两个子型号都有纵贯全舰的主装甲带,厚度为220毫米——120毫米,上缘高出水线0.6米,下部低于水线1.3米,上甲板侧面也有80毫米厚的装甲防护。
至于当时的装甲水平,则可以根据一个非常简单的公式进行换算——即熟铁甲:钢面复合铁甲:普通镍钢甲:哈维镍钢甲:克虏伯水甲:克虏伯表面硬化甲=40:32:24:19:17:15。也就是说6英寸152毫米的克虏伯表面硬化甲,等于7英寸约170毫米的克虏伯水甲,等于7.5英寸约190毫米哈维甲,等于9.5英寸约240毫米普通镍甲,等于12.5英寸约320毫米钢面混合甲,等于16英寸约400毫米熟铁甲。
所以换算下来的话,海天级前无畏舰的防护力是非常出色的。哪怕是最薄的140毫米镍质钢甲,也相当于约185毫米的钢面复合甲。而250毫米的德国镍质钢甲的厚度,则相当于330毫米的钢面复合甲。
而对于福建船政5600吨头等岸防铁甲舰来说,其105毫米装甲如果是哈维钢的话,是相当于175毫米的等效钢面复合甲。而最厚的210毫米装甲,则相当于350毫米钢面复合甲。如果能够使用昂贵的克虏伯KC甲,则分别相当于219毫米和437.5毫米钢面复合甲。
至于2900吨的二等岸防铁甲舰,则拥有的120毫米装甲如果是哈维钢的话,是相当于200毫米的等效钢面复合甲。而最厚的220毫米装甲,则相当于366毫米钢面复合甲,其防护能力还超过5600吨的头等岸防铁甲舰。
五、防护力孰优孰劣
不过从时间上来看,这三级舰真正要开工建成,那也是要1900之后的事情了,此时克虏伯表面硬化合金钢甲已经解密,只要付专利费就可以使用。而哪怕是为了省钱,两级舰也可以采用当时已经落后的哈维镍钢装甲。
而开了后世天眼的我们可以知道,在性能卓越的硬被帽穿甲弹出现以前,那可是个“甲胜于弹”的时代。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由于穿甲弹的性能所限,只要有相当于6寸以上的新式克虏伯KC甲,再加上保持距离和适当的航向角,就可以抵御当时一般战列舰级别的305毫米主炮射击。所以那时候战舰的火力,其实主要是靠着各种4.7英寸/6英寸/8英寸速射炮的“洗甲板”作业。
所以哪怕是定远级的14英寸356毫米钢面铁甲复合甲,到了1900年代仍然并不过时,起码富士级的40倍305毫米主炮,是没法将其击穿的。更不用说海天等三级新的铁甲舰,主装甲厚度等效于330毫米、350毫米、366毫米的钢面复合甲,已经足够防御富士级的305主炮了。而三级舰的薄弱之处,则分别等效185毫米、175毫米、200毫米的钢面复合甲,同样也能够挡住富士级的152毫米副炮。
综上所述,日军的富士级前无畏舰虽然看起来防护力超群,但是实质上却属于“浪费吨位、防御过剩”的典型案例。而包括定远级在内的四级中国铁甲舰,则在硬被帽穿甲弹出现前防御力刚刚好,属于“洗甲板时代”非常优秀的战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