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成功7次!中国反导试验再次成功:中段拦截,究竟有多难?

旺哥说体育 2023-06-01 10:29:46

<事件回顾>

据国防部发布,2023年4月14日晚,中国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这一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

陆基反导:究竟有多难?

弹道导弹是各国武器库中最重要的武器之一,这种利用火箭将弹头在半小时之内投送至敌国领土上的武器基本都是各国的噩梦,冷战时期美苏双方都制造了成千上万枚能携带常规或者核弹头的弹道导弹。

并且还为这些导弹建造了极其坚固的发射井,为的就是在核打击下保证大部分发射井中的弹道导弹仍然可以发射。另外除了固定发射井发射方式外,还有弹道导弹机动发射以及潜射弹道导弹等发射方式,发射井还可以摧毁,机动方式发射想要摧毁就很难了。

刚刚在4月12日朝鲜就测试了从运输车上起竖并发射的新型固体燃料弹道导弹,目标为北海道西部公海,该弹飞行51至56分钟,飞行距离约1000公里,飞行最大高度约6000公里,其弹道轨迹非常陡峭。

根据其射高我们可以推测出射程大约为1.2万千米以上,射程已可以覆盖全美,据此判定,应该是就是此前已经多次测试的火星-17。这让美国如鲠在喉,但美国却从未想过,美军方装备的那么多弹道导弹对全世界的威胁。

中段反导:难度极大

所谓的中段反导指的就是在弹道导弹的中段对其进行拦截,将来袭导弹击毁在外太空,以确保自己的安全。但对导弹的拦截却有多种方式,分别在导弹发射的不同阶段,一般弹道导弹的发射有三个阶段:

初段:也就是弹道导弹的在火箭推进下的动力爬升段;

中段:弹头分离后在外太空中飞行的阶段;

末段:弹头再入大气层进入攻击的阶段

初段拦截难度是最低的,因为导弹拖着巨大的“身躯”被缓慢加速慢慢冲出大气层,刚起飞时甚至一枚便携式防空导弹即可将其击落,但此时基本都在敌国境内,虽然拦截很容易,但到达拦截点却很难。

中段拦截,此时弹头已经和导弹分离,在外太空飞行,最高高度有个经验公式可以算,大概就是射程的1/4,比如能打到美国的弹道导弹,射程10000千米的,弹道顶点就是2500千米。

此时飞行时间比较久,比如洲际导弹的中段至少也得20分钟以上,长的超过半小时,所以拦截弹有足够的时间爬高并“抵达”拦截点。

末段拦截,此时弹头将要或者已经进入大气层,地面发射拦截弹将弹头击毁在末段弹道上,使其在击中目标前被击毁,但由于拦截高度低,可能会对地面造成毁伤。

三种拦截方式中初段拦截基本无法实现,早期美国曾打算大功率激光武器拦截,但这个计划已经失败。中段和末段拦截已经实现,其中难度则是中段拦截最高,因为中段拦截不只是一枚拦截弹,需要整一个全球侦察体系的支持。

中段拦截体系与拦截过程:究竟包含哪些方面?

中段拦截是一个全球侦察体系,仅仅依靠地面远程雷达是不够的,一般还需要早期预警体系,大致会有如下几个部分:

1、早期预警卫星,一般是红外波段;

2、地面早期预警雷达:一般是X波段相控阵雷达;

3、中段拦截弹:海基或者陆基拦截导弹;

早期红外预警卫星是检测导弹发射的尾焰,这种卫星可以高轨或者静止卫星轨道上,只需几颗卫星几颗监测全球,能提供弹道导弹全程的预警时间。检测到可疑导弹发射后,很快即可根据初始弹道数据计算出它将攻击什么位置,从而给出告警。

之后弹道导弹会将第一级,第二级分离,最后分离出弹头在仍然会继续上升到弹道最高点,距离目标也会越来越近,远程预警雷达探测到这些目标后精确计算弹道,设定拦截位置,此时就可以装定导弹的惯性导航数据了。

之后拦截弹发射,弹载惯性导航将会把导弹引导至预先设定的拦截位置,并在接近目标的同时开启KKV弹头的光学与红外等传感器搜索并锁定目标,再通过自身携带的发动机调整自身的轨迹,已让其在预定的位置准确的撞上目标。

在拦截弹火箭发动机的加速下,拦截弹头的速度可达数千米/秒,这个弹头根本就不需要装填炸药,巨大的动能就可以直接将目标摧毁,因此才被称为动能拦截弹,也就是Kinetic Kill Vehicle(KKV)。

所以要中段拦截的门槛就是必须先建立起这套体系,卫星这个挡住了大部分国家,早期红外预警卫星难度极大,还要高轨道,这刚刚学会发射卫星的几个国家就不行了。

接下来劝退的就是早期预警的相控阵雷达,全球有这个技术的国家也是屈指可数,要么就是购买美国的,能自研的也就几个国家而已。

再接下来就是拦截弹,这个火箭推进发动机要求加速过载极高,因为拦截弹需要再最短的时间内抵达拦截区域,其速度要求很高。当然拦截弹难度最高的还是KKV拦截弹头,能制造这个使用红外和光学传感器拦截弹的国家屈指可数。

中国中段拦截弹:导弹是那哪种?

美国的陆基拦截体系是早期预警卫星+陆基X波段早期预警雷达+陆基拦截弹,另外美国还有海基,除了拦截弹变成标准III(SM3)外,相控阵雷达可以是宙斯盾或者陆基相控阵雷达。萨德则属于末端拦截系统。

中国的HQ-9B和HQ-19是属于和萨德同级别(末段拦截)的体系,而HQ-26则属于和SM3同一类别的中段拦截体系,射高为400千米。不过官方似乎从来没公开过中段拦截弹到底是什么型号,所以这次的拦截弹究竟是不是HQ-26我们也不知道。

迄今为止,中国已经连续成功测试了7次中段反导拦截,分别是2010年1月11日、2013年1月27日、2014年7月23日、2018年2月6日、2021年2月4日、2022年6月19日和2023年4月14日,每次都成功,这个成功率让美国人有点傻眼,技术太稳定了,犹如探囊取物。

无法拦截的导弹:到底是什么技术?

中国测试中段拦截,不过是对技术的以及存储的拦截弹进行检验,不针对任何第三方。另外中国还在今年2月份测试过不可拦截的技术!

根据网上泄露的五角大楼机密文件,中国于2月25日进行了DF-27 IRBM级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的飞行试验。滑翔载具飞行了约12分钟,飞行距离约2100公里。据五角大楼消息人士称,DF-27的整体射程可能为5000-8000公里左右,其将用于摧毁第二岛链以外的目标。

DF-27为高超滑翔弹:目前难以拦截

高超音武器主要分类两大类,一类是吸气式高超音速武器,这列武器的速度一般不会超过5~7倍因素,由于吸气式高超的难度很大,除了俄罗斯号称装备了吸气式高超武器外,全球还没有第二个国家称已经现役。

另一类就是滑翔类高超音速武器,有“乘波体”和双锥体两类,但两种其实都是乘波体,前者的高超音速滑翔性能更好一些,但后者技术门槛略低,目前我国这两类滑翔武器都有装备,DF-17就是属于所谓的“乘波体”,而YJ-21D就是所谓的“双锥体”。

目前还不清楚DF-27的弹头是哪一种类型,不过种花家估计,这种远射程的导弹很可能使用了类似DF-17的那种“乘波体”滑翔弹头,滑翔性能更好,距离也更远。

拦截难度极大:未来激光拦截还有点希望

弹道导弹之所以可以拦截是因为其弹道轨迹可以预测,原因很简单,拦截弹速度比弹道导弹的弹头速度要小很多,只能在其前进的轨迹上“设下陷阱”,“等着”弹道导弹的弹头撞上来,从而摧毁弹头。

如果弹头轨迹可以改变,那么拦截弹就难以适应了,拦截概率就会大幅度下降,甚至无法拦截,滑翔武器就是这种能随时改变弹道轨迹的模式,这对于拦截弹来说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因此以目前的拦截方式要对高超音速滑翔武器拦截难度实在太大。

目前也在突破用拦截弹拦截高超滑翔武器的方式,但到目前为止也仅仅是理论,还没有经过实际测试的检验。要拦截这类武器,只有高能激光武器才能比较有效的拦截,比如兆瓦级的战略激光武器,对这种高超武器拦截就比较方便了。

但到现在为止,战术激光武器应用倒是比较普遍了,比如我国销售给沙特的“沉默猎手”就是这种能轻易击落无人机等低空目标的战术激光武器,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研的陆军DEIMOS战术激光武器以及美国海军的战术激光武器则以AN/SEQ-3(XN-1 LaWS)。

这种武器可以拦截从无人机到迫击炮弹等飞行物,但要拦截高超音速滑翔武器依然难以胜任,一个是其拦截距离比较近,另一个则是其“烧穿”时间过久,等其进入射程范围,还没有烧穿让高超音速导弹“死透”,导弹就已经击中目标了。

中国这个一边测试拦截导弹,一边测试无法拦截的导弹,即是最牛的盾,又是最尖的矛,那么用中国的拦截弹来拦截DF-27试试看,各位猜结果会如何呢?

0 阅读:14

旺哥说体育

简介:专注体育人物传记、事迹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