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就像一对情侣,有时相亲相爱、春风化雨,有时则勾心斗角、阴云密布。1954年,在中苏蜜月期的一次会谈中,赫鲁晓夫突然提出了一个离奇的要求——希望中国派遣100万工人前往西伯利亚开发。这个要求让中国领导人始料未及,一时间场面十分尴尬。在随后的几天里,赫鲁晓夫游览了中国,对这片神奇的土地肃然起敬。
回到驻地后,听到了令人震惊的一个消息,中方表示愿意接受这个建议!赫鲁晓夫当场懵了,这不是掌嘴自己脚吗?最终经过权衡利弊,才勉强同意先派20万人前往苏联。
中苏两国在20世纪50年代确实处于所谓的"蜜月期",双方的关系一度亲密无间。1954年9月,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周年的大庆日,赫鲁晓夫率领苏联代表团来到北京,受到了中国领导人的热情接待。就在这次访问中,赫鲁晓夫突然抛出了一个让所有人费解的建议——希望中国能派遣100万工人去西伯利亚参与开发。
当时的西伯利亚确实是一片资源富集之地,矿藏、森林、石油无所不有,被视为苏联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然而由于环境恶劣,常年气温极低,加上二战期间大量青壮年牺牲,苏联当时严重缺乏劳动力。因此,赫鲁晓夫的这个想法也不无道理。既能解决西伯利亚的用工荒状况,又能让中国的富余劳动力有一个去处,一石二鸟。
但是中国领导人却对此表示坚决反对。中国人向来自豪,怎能让自己的工人去到异国他乡受人剥削呢?历史上不乏这种惨痛的例子,让人听了也是扼腕叹息。当下正是新中国重振雄风的时刻,中国人决不能再任人摆布了。于是,赫鲁晓夫提出的这个"好心办坏事"的建议,理所当然地遭到了驳回。
然而令人万万没料到的是,走马上任的新苏联领导人才当着自己的面拒绝了建议,临行前却突然改变主意,表示愿意接受这个提议。听到这个消息,赫鲁晓夫当场懵了。难道中国领导人在考虑利弊后觉得还是可以接受自己的建议吗?这样一来自己也省事,不是白白给自己扣了一顶"不负责任"的帽子。
但赫鲁晓夫也意识到,一下子就派遣100万工人确实太过冲动,需要分阶段进行。于是他提议,先派20万人前去试探。好在中国领导人也没有死扛着不放,最终达成协议,先派1000名工人前往苏联实习,为未来更大规模的劳务输出做好准备。
1955年的一个夏日,这批来自河北保定的工人就踏上了前往广阔西伯利亚的列车。出于人道主义关怀,苏联方面对他们的生活作了充分准备,提供了整洁舒适的住房,还有收音机、报刊可供消遣。工作方面,这批工人主要从事粉刷、挖掘等劳动力工种。由于中国人向来勤劳吃苦,很快就赢得了苏联人的好评一开始,这批中国工人虽然对远赴重洋感到些许忐忑不安,但很快就被当地人的热情好客所打动。苏联人为他们准备了干净整洁的宿舍,每人还配有收音机,下班后可以听听新闻,放松身心。这样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远比想象中的要好得多。
工作起来,这帮勤恳的中国工人很快就展现出了他们的过人之处。无论是粉刷墙面还是挖掘工地,他们都卖力气、使劲儿,一点也不含糊。一派吃苦耐劳的好模样,深深地打动了苏联同事们。有些苏联女工甚至还悄悄记下了中意的中国工人的工号,期望能与这些勤快能干的男同志有更进一步的发展,成了一段有趣的佳话。
尽管如此,终归还是外来客,与当地人难免存在些隔阂。苏联社会虽已推行男女平等,但一些陈规陋习仍有遗存。比如米高扬副主席,就不看好此事。一是他认为,100万黄种人一起涌入西伯利亚,会让当地白种人感到难以接受。二是担心中国工人与苏联女性通婚,生下混血后代,从而导致西伯利亚地区"中国化"。所以在最初也是坚决反对赫鲁晓夫的这一提议。
面对米高扬的质疑,赫鲁晓夫也有些动摇。他在回忆录中写道:"他们想渗入并接管西伯利亚的经济,把它变成中国人而不是俄罗斯人的。"于是,他在总结这次访华行程时,再没有提及这100万工人的大计划,而是建议暂缓这一想法。
不过在离开前夕,赫鲁晓夫却收到了一则令人费解的口信。中方表示,出于"大局"考虑,决定接受苏方的建议,愿意派遣100万工人前往西伯利亚!这简直让赫鲁晓夫糊涂了。没几天前自己的提议还被婉拒,怎么现在就突然改了主意?而且还是"大局考虑"?究竟是什么样的大局呢?
就在赫鲁晓夫一头雾水之际,他的幕僚们也在头疼纷纷。他们认为,一下子接纳如此庞大的外来劳工无疑是个沉重负担,后勤跟不上,只会徒增麻烦。最后经过反复权衡,赫鲁晓夫委婉地向中方表示,先接收20万工人就好,分阶段来。
这个临时权宜之计让双方松了一口气。于是,按照之前协议的内容,首先派遣了1000多名工人,先到苏联实习学习,为以后大规模劳务输送做好铺垫。
通过上文的描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苏两国在处理这起100万工人赴苏事件时,都存在一些曲折和考量。中国方面起初是坚决不予接受,认为这有损国格;但后来出于所谓"大局考虑"却又同意了。苏联方面虽然一开始提出了这个想法,却在内部也存在不小分歧,有人担心大量外来劳工会影响本国人口结构。最终双方在磨合中选择了渐进式推进的方式,但也未能彻底执行下去。这件事折射出两国在"蜜月期"关系中,仍存在一些观念和认知上的差距,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来消除分歧,增进了解,促进合作。只有化解隔阂,坦诚相见,才能真正实现利益共享、携手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