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瞩目的战争巨制《志愿军:存亡之战》将观众带入了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的铁原阻击战。
在这场敌我军力悬殊的战斗中,2.5万中国人民志愿军正面迎战近5万“联合国军”,用智慧与敌军激战12昼夜。片中,63军临危受命驻守铁原,面对敌人4个师近5万人、步坦炮协同的强大攻势,并未退缩。他们诱敌深入陷进战壕,再用提前布置好的炸药和汽油桶一举歼灭;189师将兵力分散成几百个小作战单位,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阵地上,让敌军无法找到攻击重点。深夜奇袭、主动撤退寻找突破等战术,更是让“联合国军”疲于招架。这些极具针对性的战术,不仅抵挡住了敌人的进攻,还在铁原上筑起了一道攻不破的“铁长城”,给后面的几十万大军,赢得了喘息的机会。这一场战役,在抗美援朝的全局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紧接着,“铁长城”中更加直观地展现了63军全体将士在铁原阵地上构筑的钢铁长城。在枪林弹雨中,他们一步不退,与敌军激战12昼夜,彻底粉碎了敌人企图摧毁中国人民志愿军防线的阴谋。预告片中的画面震撼人心,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到了志愿军将士们的英勇与无畏。
而存亡之战则更加注重个体情感的细腻描绘。影片通过李想(朱一龙饰)、李默尹(辛柏青饰)等角色的故事线,展现了志愿军将士们在战场上的生死与共、并肩作战的深厚情谊。李想在阵地上立下“一步也不会再退”的誓言,死守阵地;李默尹一家三口,在战场上重逢,一顿团圆饭,拉近了这个因为战争而失散的家庭。此外,归国军工专家吴本正(朱亚文饰)在张孝恒(欧豪饰)的保护下进入战场,孙醒(陈飞宇饰)、杨三弟(张宥浩饰)也纷纷来到铁原,与63军全体将士一起,在铁原战场上筑成了一道冲不破的“铁长城”。
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是陈凯歌导演执导的一部战争历史剧情片,作为《志愿军》三部曲的第二部,它于2024年9月30日在中国大陆震撼上映。这部影片不仅汇聚了朱一龙、张子枫、辛柏青、吴京等实力派演员,更以其宏大的战争场面、细腻的情感刻画和深刻的主题思考,让观众在泪水和感动中重新审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影片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关键战役为背景,特别是聚焦于第三次战役到第五次战役中的铁原阻击战。在这场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2.5万将士与近5万敌军激战12昼夜,构筑了一道冲不破的“铁长城”。
《志愿军:存亡之战》的故事围绕李家三口——李想(朱一龙饰)、李默尹(辛柏青饰)和李晓(张子枫饰)展开。李想作为63军的代表人物,展现了志愿军战士的英勇与坚韧;李默尹则通过另一条线索展现了战争对普通家庭的影响;而李晓从联合国奔赴前线,与战场上的哥哥李想迎来珍贵的团圆,她的出现为影片增添了情感色彩,也让观众看到了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
除了李家三口的情感线,影片还刻画了众多丰满的志愿军战士形象。例如,吴本正(朱亚文饰)与警卫员张孝恒(欧豪饰)在炮火纷飞中坚守职责,彼此扶持;孙醒(陈飞宇饰)与杨三弟(张宥浩饰)在枪林弹雨中并肩作战,升华了战友情谊。这些角色共同构成了影片情感脉络的核心,让观众在泪水中感受到志愿军战士们的坚韧与无私。
影片在展现战场上的动人情义时,并未过度煽情,而是以真实、质朴的笔触,让观众在泪水中感受到志愿军战士们的坚韧与无私。陈凯歌导演以其深厚的艺术底蕴和独特的叙事手法,将这场宏大战争的残酷与壮丽、个体生命的渺小与伟大、情感的细腻与磅礴,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他精准把握战场与情感的双重脉络,通过细腻的人物塑造、紧张激烈的战争场面以及深情的对话与独白,营造出一种既震撼人心又感人肺腑的观影体验。
影片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历史的厚重,更让观众在泪水和感动中汲取了前进的力量。它强调了战争不仅是国家之间的冲突,更是人类心灵深处的挣扎。通过志愿军的英勇抗争,影片传递了珍惜和平、反对战争的重要信息,同时也展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勇于牺牲的伟大精神。
《志愿军:存亡之战》是一部值得一看的战争历史剧情片。它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历史的厚重,更让观众在泪水和感动中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家国情怀的伟大。这部影片不仅是一部让人热血沸腾的战争片,更是一部引人深思的历史片。它让我们重新审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也让我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志愿军:存亡之战》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战争巨制,更是一部展现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无畏、智慧与勇气并存的史诗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