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是诗人在乡村游历过程中的感悟。上联描绘了山水环绕、道路曲折,仿佛陷入绝境的景象,象征着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下联则笔锋一转,展现出在看似无路可走时,突然出现柳绿花艳的村庄,意味着在困境中往往蕴含着希望和转机,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要保持乐观,坚持不懈,就可能迎来新的希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此联为清末政治家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在总督府衙题书的堂联。“海纳百川”体现大海能容纳众多河流,寓意人应具备宽广胸怀,包容不同事物和观点。“壁立千仞”形容悬崖峭壁高耸直立,“无欲则刚”表示人若能克制私欲,就能像峭壁一样坚定刚强,不被外界诱惑干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出自《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语句。“天行健”指天体运行刚健有力、永不停息,鼓励人们要像天体一样,积极进取、不懈奋斗。“地势坤”表示大地厚实和顺,君子应效仿大地,以深厚的品德包容万物、承载责任。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此联为明朝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挂在东林书院。上联描述书院中能听到风声、雨声和读书声,营造出宁静的学习氛围。下联则将视野从书院扩展到国家和天下,强调读书人不能只埋头读书,还要关心社会现实和国家大事,体现出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

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半句空
由历史学家范文澜提出,是做学问的一种理念和要求。“板凳要坐十年冷”强调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肯花长时间专注研究,不能急于求成。“文章不写半句空”要求写文章要有充实的内容,言之有物,注重学术质量和思想深度,反对空洞无物的文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是陆游教导儿子的诗句。上联说明从书本上获取的知识,往往是理论性的,可能不够深刻。下联强调要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必须通过亲身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获得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静坐常思己过
闲谈莫论人非
出自清·金缨《格言联璧·接物》,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准则。“静坐常思己过”倡导人们在独处时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发现不足并加以改正,以提升自身修养。“闲谈莫论人非”提醒人们在与人交流时,不要随意议论他人的缺点和错误,避免传播是非,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道德操守。

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
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是诸葛亮教导儿子的话。“淡泊以明志”表示不追求功名利禄,保持内心的淡泊,这样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和人生目标。“宁静而致远”强调内心的宁静,只有排除外界干扰,静下心来,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发奋识全天下字
立志读遍世间书
苏轼年少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抱负和求知欲。他深知知识的浩瀚无穷,所以立下这样的志向。此联体现了苏轼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也反映了他积极进取、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激励着后人要勤奋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是蒲松龄为激励自己刻苦攻读、发愤上进所作的自勉联。上联用项羽巨鹿之战时破釜沉舟、勇往直前,最终打败秦军的典故,说明有志向的人只要下定决心,就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下联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最终率领三千越甲灭吴的故事,强调只要肯吃苦,上天不会辜负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