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以来,他参演140部影视剧,皆为小配角却广为人知。虽获奖寥寥,却是公认老戏骨,为国家一级演员,获“终身荣耀艺术家”称号,享国务院特殊津贴,年轻时却历经坎坷。
1936年,雷恪生于山东烟台一贫寒家庭。其父母虽为朴实农民,却极为开明,坚信读书能改命运,故坚持让孩子接受教育。
雷恪生在兄弟姐妹中成绩最优异,深得父母信赖。他学业出色且极为懂事,理解父母艰辛,因此更加努力学习。
雷恪生儿时便对表演充满兴趣,父母未斥其异想天开,未觉学表演不妥,更未阻拦,反让他自主选择。因父母深知,人生道路需他自行抉择,故给予他最大的自由。
父母开明,雷恪生面对困难总坚持不懈。1956年,20岁的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轰动家乡,成为唯一大学生,令乡人羡慕,父母倍感荣耀。
虽高兴入学,雷恪生家仍难凑齐大学学费。父母一如既往支持,亲戚朋友知难相助,纷纷借钱。雷恪生深受感动,誓日后报答。
雷恪生怀揣亲友希望赴京,成为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学生。在校期间,他专心学习,因禁外出拍戏,故四年间他不仅掌握文化知识,还常练话剧小品,为日后成名打下坚实基础。
毕业后,雷恪生凭佳绩入话剧团,意图大展身手。然因多种缘由,他长期无缘戏剧演出,仅能处理琐事,无法参演话剧或小品。
他未放弃,持续努力,逐渐涉足话剧小品。在话剧界,他成就斐然,荣获“梅花奖”最佳演员。演戏是他的梦想,终在46岁时得以实现。
演技佳且勤奋,雷恪生虽出道晚却戏约不断。此后他频繁拍戏,因年岁已高多演小配角,但他不在乎角色大小,只要有戏便全力以赴。
坚持终获回报,2000年《大宅门》让他声名鹊起,饰王喜光一角。此后,《重案六组》、《大宋提刑官》等作品成为他的代表作,开启了他的演艺高光时刻。
事业日渐好转时,他家庭遭遇巨变。成名前已丧偶,发妻贤惠却多病,三十多岁时,雷恪生成了单亲父亲。
发妻逝时,女8岁,子6岁。雷恪生独挑育儿重担,尤忧儿子。因常外出拍戏,亲子时光稀缺,致子叛逆,未及高中毕业便辍学。幸而,子长大后成才且懂事。
女儿懂事,是他的骄傲,考上名牌大学并自费留学。雷恪生长期单身,虽有人介绍对象,但因家境困难,均未成功。
雷恪生名气渐增,家庭愈发富裕。年近五十时,经友人介绍,结识现妻,虽妻小他八岁,但两人一见倾心,相谈甚欢。
再婚时,雷恪生担忧儿女反对,但他们却十分支持,并承诺孝顺后妈。因再婚年龄,未再生育。婚后,雷恪生生活幸福,妻子照顾周到,常探班,人缘佳。
雷恪生晚年事业有成,家庭和睦,却因无孙感到无奈。儿女坚持丁克,宁养狗不育子,雷恪生难以接受却无能为力,他们在这事上并不遵从他的意愿。
见他人儿孙满堂,自己却孤单一人,雷恪生深感悲伤。但随时间流逝,他逐渐释怀,决定专注于自己的生活,过好自己的日子。
雷恪生现年88岁,近年淡出演艺圈,鲜少露面。他身体状况良好,与妻子自结婚以来,始终恩爱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