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柳荫老街,很少有人知道它的老地名叫麻柳河场

暮光之城低语 2025-02-19 14:24:13

《麻柳河畔的记忆》"听说过麻柳河场吗?"老王捧着一杯浓茶,望着窗外的柳荫老街若有所思。"没听过,这是哪里?"我放下手中的相机,好奇地问道。"就是现在的柳荫镇。"老王笑了笑,"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老地名了。"

那是个阴凉的午后,我正在北碚区采风,偶遇了在此地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王。他的目光穿过时光的帷幕,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要说这柳荫镇的由来,得从清朝乾隆年间说起。那时候正值'湖广填川',大批移民涌入四川重庆一带。在麻柳河畔,逐渐形成了一个热闹的场镇,人们就叫它麻柳河场。"

"为什么后来改名叫柳荫了?""这还得从民国时期说起。民国30年,这里设立麻柳河乡,后来嫌名字太长,就简称麻柳乡。但当时江北县有两个麻柳乡,为避免重名,这里就改叫柳荫镇了。"老王说着,指了指街边一棵古老的柳树,"据说是因为这里的麻柳树荫特别清凉。"

我们沿着老街慢慢走着,斑驳的墙砖里藏着数不清的故事。老王继续说道:"这条街上曾经有不少手艺人。记得小时候,常看见有人在街边弹棉花,那'咚咚'的声响现在想来还觉得亲切。""现在还有人会弹棉花吗?"

"不多了,这门老手艺快要失传了。"老王叹了口气,"就像柳荫酒厂,以前是当地有名的集体企业,酿的酒香气四溢,现在可能连遗址都找不到了。"转过一个街角,我们来到一处破旧的建筑前。"这是李氏寺的遗址,"老王介绍道,"过去是江东四大名寺之一,和玛瑙寺、塔坪寺、静观寺齐名。当地还流传着'上有李氏玛瑙,下有静观塔坪'的说法。"

"现在怎么成这样了?""解放后庙里的雕像都被砸了,后来这里改成了仙女小学,庙厅变成小卖部。现在人口少了,学校也停办了,就这么荒废了。"走到镇子的后山,老王指着山上一道残垣,"看到没,那是三才寨的遗迹。这座山寨可不一般,是民国时期重庆首富唐建璋建的后花园。"

"唐建璋?就是那个有名的商人?""对,他的祖业就在这儿。"老王带我来到一处破旧的院落,"这就是唐家大院,虽然现在看起来破败不堪,但当年可是气派得很。从这里往上看,能看到整个柳荫镇的风光。"

夕阳西下,老街上的影子渐渐拉长。我们坐在唐家大院的台阶上,望着远处的麻柳河,静静地听老王讲述着这座小镇的故事。"你知道吗?"老王忽然说道,"这条老街虽然没有偏岩古镇、静观老街那么有名,但它是茨竹通往合川清平,水土去往华蓥山的必经之路。这里的每块砖、每片瓦都见证着重庆的变迁。"

夜幕降临,老街的灯光次第亮起。我收拾好相机,准备离开。老王站在街口,向我挥手告别:"后生,记得写写咱们这个老地方,让更多人知道麻柳河的故事。"回望这座古老的街区,我仿佛看到了数百年来无数人在此流连的身影。他们的故事随着岁月流逝,但这条街、这座镇依然在这里,静静地诉说着属于它的记忆。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柳荫老街虽已不复往日繁华,但它依然默默守候在麻柳河畔,见证着这座小镇的沧桑巨变。在现代化的浪潮中,这些带着历史印记的街巷,这些即将消失的老手艺,这些残存的建筑遗迹,都在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过去。或许有一天,当我们的下一代问起麻柳河场是什么地方时,我们能够骄傲地告诉他们,这里曾经有过怎样精彩的故事。)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