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洲杯预选赛中,中国男篮以5胜1负的战绩成功晋级正赛,展现了不俗的实力。然而,近年来男篮在亚洲的统治力逐渐减弱,面对日韩等强队时优势不再。这一现象的背后,既有国内球员青黄不接的问题,也有对归化球员重视不足的原因。
中国男篮曾凭借姚明、王治郅、易建联等黄金一代球员在亚洲乃至世界赛场上取得辉煌成绩。但随着这些球员的退役,新一代球员如周琦、胡金秋、王哲林等在内线表现平平,锋线和后卫线也缺乏亮眼表现。这使得男篮在国际赛场上的竞争力大打折扣。
为了重振男篮雄风,归化球员的引入显得尤为重要。归化球员不仅能带来即战力,还能提升球队的国际化视野。此前,男篮曾尝试归化NBA球员李凯尔,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男篮将目光转向了CBA联赛的外援,这些球员熟悉国内篮球环境,数据可观测性强,且能激发CBA球队的归化热情。
男篮主教练郭士强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未来国家队需要归化球员,这是亚洲篮球发展的趋势。他提到,可能会让CBA俱乐部归化部分外援,并在使用上给予更多便利。这种策略不仅能减少国家队的开支,还能提升俱乐部的实力。
CBA俱乐部在归化球员方面更具针对性和积极性。例如,上海队可以归化洛夫顿,山西队可以归化古德温和迪亚洛等球员。只要这些球员愿意为国家队效力,并遵守相关规定,归化过程将更加顺利。此外,CBA总公司可以出台政策,给予归化球员内援待遇,进一步推动归化进程。
近年来,菲律宾归化了NBA级别后卫克拉克森,日本和韩国也有不少归化球员。CBA上海队青年队已归化华裔球员朱正,他未来有望进入国家队。辽宁队则一直在联系扎克-伊迪,这位加拿大球员拥有1/4中国血统,本赛季效力于NBA灰熊队,表现接近姚明新秀赛季的水平。
未来展望归化球员的引入将为中国男篮带来新的活力和竞争力。尽管归化过程复杂,需要国际篮联的政策支持,但这一趋势不可逆转。通过合理规划和实施,中国男篮有望在亚洲乃至世界赛场上重拾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