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急发关节红肿热痛严重!名方五苓散加几味:湿热一清络通痛止

志邦的备忘录 2025-04-02 13:58:45

北中医李教授原创人文医学科普第879篇

大家好,我是北中医李老师,有条友问自己痛风发作了,检查肌酐也高,该如何治疗?

肌酐高尿酸高的痛风,肾功不好是确定无疑的,对于尿酸高痛风发作伴有痛风肾的调理,不由得想起来之前用五苓散加几味治疗的案例,今天不妨分享到下面。

五苓散,是治疗蓄水证的代表方,出自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方由猪苓、茯苓、白术、泽泻和桂枝组成。

方子里猪苓、茯苓、泽泻都能淡渗利水利尿,导水下行让湿浊从小便而解,茯苓还有健脾的功效。白术辛温可健脾化湿。桂枝辛温通散可通阳化气,还能解表。整体方剂能通阳化水、健脾利湿,兼以解表,原是治疗太阳表邪不解,蓄水为患的蓄水证。

但依据尿酸高、尿酸性肾病同时痛风处于急性期的病证,五苓散灵活加减,也能不仅通络止痛,还能降尿酸清热祛湿利小便,有效改善肾功,做到标本兼治。

举个例子——

60岁老郑,已有 6年痛风史,四天前和一帮老哥们一起吃饭喝酒,海鲜白酒吃了不少,结果出现两脚跖趾关节和足背关节红肿热痛,局部皮温高,两脚疼痛难忍。还伴有口干口渴,小便不利,大便溏泻不成形,舌红苔黄腻厚。

其他相关代谢指标检查:

血尿酸518,血肌酐140,尿素氮13.1,血沉45,白细胞 12.3,C-反应蛋白 390。

B 超检查,双肾结石,伴有左肾盂积水。

据此中医给老郑辨证为湿热内蕴证急性期痛风合肾结石、尿酸性肾病,施以清热祛湿利水的方法,方以名方五苓散加几味,组方(应平台科普审核规则不标详方):

桂枝、猪苓、茯苓、泽泻、白术、知母、黄柏、薏米仁、牛膝、滑石、白芍、忍冬藤、甘草。

果然上方服用仅五天,两脚关节肿痛大减,但是大便还是不成形。

效不更方,上方加怀山药后续服五天后,关节稍疼痛,肿已消失,大便转成形。

之后在二诊方剂基础上灵活加减二十多天,关节症状完全消失且未再复发。

复查结果:肌酐降到 89,属于正常范围,尿素氮降到 5.82,尿酸降到 407,左肾盂积水消失,两肾结石也没有了。

这算是彻底治愈,至于以后会不会复发,就看其饮食、运动、喝水,以及作息规律,调畅情绪等非药物方法控制的好不好,如果尿酸还居高不下,再遇到诱发因素,复发在所难免。

果然,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按照中医理论,痛风急性期和痛风初期,多是湿热内蕴,属于热毒痹,病理物质是湿热内蕴,本质是脾胃亏虚,健运失司,水湿运化差,湿浊内生,湿聚生痰,加上平时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甘厚味醇酒,导致脏腑积热,。

体内热毒从脏腑出,攻于手足,局部湿热痹阻,出现红热疼痛。

所以尿酸高痛风急发作,是湿热痹阻导致,但病因根本是脾胃虚,所以施以健脾利湿、凉血解毒、祛瘀止痛的方法。

上面的调理方,以五苓散合六一散打底,核心目的就是想通过健脾利湿、通利小便的方法,促进尿酸排泄,同时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从而迅速消除关节红肿热痛症状。

以这个思路去执行,果然达到预期目的,这就是中医治病的常见思路。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下面的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来源于网络):2015年第2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陈晓娟等文章《五苓散临床运用举隅》。。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