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计时器的红光漫过篮板边缘,我听见球馆的喧嚣在那一刻凝固。
0.1秒前,那颗被卢卡抛向篮筐的球弹框而出,而我的身体早已在肌肉记忆的驱使下跃起——指尖触到篮球的瞬间,时间仿佛被拉长。补篮、哨响、球进,印第安纳的篮网卷起一阵白浪,像一场迟到了三年的复仇。
这或许是我职业生涯中最特殊的一次绝杀。
13分、13篮板、7助攻,数据单上甚至找不到一个“40岁老将”该有的疲态。但前三节,我的确在挣扎:6投0中,两次突破被特纳的长臂封堵,三分线外的尝试也偏离轨道。场边有记者摇头:“勒布朗的时代结束了。”
我听见了,但只是用毛巾擦了擦汗。毕竟,从2003年到现在,这样的质疑声从未停歇。
可篮球的魅力,就在于它永远会给你一次救赎的机会。
末节还剩4分12秒,我们落后5分。里夫斯把球传给我时,哈利伯顿的眼神像一把锁——他想封死所有传球路线。但这一次,我选择用最原始的方式回应:背身、对抗、后仰跳投,皮球擦着特纳的指尖坠入篮筐。
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连得8分后,我望向记分牌,1283场连续得分上双的纪录依然在跳动,像一颗永不生锈的心脏。
但这支步行者太像他们的前辈了。
2013年东部决赛抢七,保罗·乔治带着腿伤投进那记三分时,我见过同样的眼神;2022年,内姆哈德在我面前命中绝杀三分时,那种刺痛感至今清晰。
今晚,哈利伯顿和马瑟林仿佛继承了这份“抗詹基因”——他们用19-2的攻势反超,又在最后60秒用2+1将我们逼入绝境。
最后一攻,卢卡持球突破时,我看到八村塁在弱侧空位挥手。
那一瞬间,2018年东部决赛绝杀猛龙的画面闪过脑海:当时我选择自己出手,而今晚,我把信任交给了队友。可惜,篮球在篮筐上转了两圈又弹出。但命运总是垂青做好准备的人——当球弹向我的方向时,我忽然想起昨天训练后加练的50次补篮。起跳、拨球,动作一气呵成。
落地时,我甚至没敢看计时器,直到看见八村从替补席冲进场内,才意识到:我们赢了。
更衣室里,卢卡红着眼睛说:“老兄,我本该投进那个球的。”
我拍拍他的肩膀:“听着,2013年总决赛G6,雷·阿伦投进绝平三分前,我也投丢了关键球。但伟大的团队永远会互相托底。”
这个23岁的斯洛文尼亚天才,今晚砍下34分7篮板7助攻,用一次次挡拆撕裂对手防线;里夫斯像永动机般跑动,24分的贡献里藏着无数个绕掩护的细节;还有八村塁,他连续三次单打得手时的怒吼,让我想起2016年欧文在甲骨文球馆的决绝。
回洛杉矶的飞机上,我翻看手机里的视频集锦。
镜头里,那个补篮绝杀被反复播放,配文是“史上最老压哨绝杀”。但更触动我的,是另一个画面:绝杀成功后,海斯抱着我大喊:“你他妈的真是个奇迹!”
这个22岁的年轻人不会知道,就在他出生的2003年,我刚以状元身份踏入联盟。22年过去,我依然在与时间赛跑——只不过从前是甩开对手,现在是与自己的膝盖、脚踝和日渐迟缓的神经反射博弈。
深夜的洛杉矶下起了雨,我站在公寓窗前,看着斯台普斯中心的方向。
那里有我们未竟的冠军梦,有八村尚未兑现的天赋,有雷迪克教练案头堆积的战术板。
但此刻,我只想记住这个夜晚:记住印第安纳球迷从狂喜到呆滞的表情,记住特纳赛后那句无奈的“下次我们会防住你”,记住自己腾空补篮时,耳边呼啸的风声——那声音,和22年前第一次扣篮时听到的,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