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苏丹内乱
南苏丹共和国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2011年7月9日正式独立,并于当月成为联合国成员国,距今刚刚满十年。南苏丹的独立,使苏丹失去了非洲面积第一大国的地位。
从苏丹1955年成立开始,南苏丹便谋求了独立之路,经历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两场内战,付出200多万死亡、500多万人流离失所的代价,才取得最终的成功。
▲南苏丹独立十年,又富有石油,却依然贫穷
由于南苏丹拥有原苏丹75%的石油资源,而石油加工和出口都被北方把持,因此南苏丹人民普遍认为,独立将有助于收回石油权益,凭借全球排名第24位的石油储量,本国很快就能过上富裕的生活。
然而,独立十年来,南苏丹不但没有凭借丰富的石油资源发家致富,反而深陷内战旋涡,并被联合国评为非洲最不发达地区之一,90%的民众生活在国际贫困线之下。
那么,南苏丹独立的理想和现实为何会有如此大的落差?
▲南苏丹位于东非、北非、中非的交界地带
一、空白的历史从国名上看,“南苏丹”似乎是苏丹的一部分,但两者的差异极大。南苏丹以黑人为主,信仰非洲原始宗教和基督教,官方语言是英语,与南苏丹对应的北苏丹则以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为主,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南北苏丹几乎没有共同点,更没有过民族融合。
南苏丹处在尼罗河上游的平原地带,介于北非、中非、东非三大区域之间,全境覆盖着热带雨林、草原和沼泽,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与北苏丹的沙漠特征有着明显的差别。南苏丹世代生活着数以百计的黑人部落,其中以丁卡人和努尔人为主,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信仰非洲原始宗教。
▲苏丹以沙漠为主要地形,南苏丹则以热带丛林为主
公元7世纪以后,随着阿拉伯伊斯兰文明的崛起,整个北非被阿拉伯化。阿拉伯人沿着尼罗河向南方扩张,抢占黑人的领地,并捕捉黑人为奴,给黑人留下了惨痛的记忆。
“苏丹”一词来源于阿拉伯语,意思是“黑人的地方”,由此可见黑人部落曾经广泛分布在尼罗河中上游地区,与下游的阿拉伯人有过近距离接触。
随着阿拉伯人的入侵,丁卡人、努尔人等黑人部落渐渐退到北纬11度线以南的尼罗河上游地区,这条线往北至埃及边境在习惯上被称为“北苏丹”。
▲阿拉伯人捕捉南苏丹黑人为奴,仇恨早已种下
15世纪左右,阿拉伯人在北苏丹建立封建制国家,并经常侵袭黑人部落。北苏丹的阿拉伯国家虽然名义上臣属于埃及,实则独立性很强,常常与埃及对立,甚至发生战争。
1821年,埃及统治者终于征服北苏丹的阿拉伯人,并将尼罗河上游的黑人部落也纳入版图。不过,英国人此时已经把势力伸进埃及,并沿着尼罗河深入到南苏丹地区。
二、独立又独立1899年,苏丹沦为埃及和英国的双重殖民地,包括阿拉伯人为主的北苏丹和以黑人为主的南苏丹。据估算,阿拉伯人占总人口的75%,以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南苏丹的官方语言则是英国人规定的英语。
英国人出于削弱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影响力的考虑,一边向南苏丹黑人传播基督教,一边给予一定的扶植政策,允许黑人酋长拥有较大的自治权利。英国人还以保护黑人免遭被捕捉为奴的借口,禁止北苏丹的阿拉伯人进入南苏丹,使南北苏丹几乎被完全隔绝。
▲英国在非洲的殖民地从尼罗河口延伸到南非
差不多与此同时,南苏丹南部的乌干达也在19世纪末被英国吞并,乌干达的主体民族是以班图人为主的黑人,与南苏丹黑人有不少往来,密切程度超过南北苏丹之间。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无力阻止包括苏丹在内的各殖民地独立。由于南苏丹与乌干达有更近的血缘和经贸关系,英国人曾经考虑过让南苏丹脱离苏丹划给乌干达,但是这个想法遭到苏丹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
▲苏丹属于阿拉伯伊斯兰世界,遍布清真寺
另一方面,英国人认为纯粹由阿拉伯人组成的苏丹将与埃及走得更近,不利于英国继续在该地区施加影响力,因此在1947年的《朱巴会议》上决定将南北苏丹合并。
1956年元旦,苏丹共和国宣布成立,国土面积250.5万平方公里,位居非洲第一。阿拉伯人不仅占据四分之三的人口,还控制了绝大部分政治资源,担任政府高层98%以上的职位,南苏丹黑人只分到8个职位,对国家决策几乎不起任何作用。
▲苏丹军队前些年应沙特之邀出兵也门
南苏丹黑人要求实行联邦制,拥有较大的自治权,遭到拒绝后引发了大规模内战。到1972年,内战已经造成50万人死亡,苏丹政府迫于沉重的国际压力,不得不承认南苏丹获得一定的自治权,使内战暂时得到平息。
20世纪80年代后,苏丹国内的泛阿拉伯主义抬头,在全国范围推行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法,禁止酒类生产和销售,设立伊斯兰法庭,强迫黑人改信伊斯兰教。
▲苏丹首都喀土穆生活着大约10万名南苏丹黑人
南苏丹以非洲原始宗教(占黑人总数的60%以上)和基督教(占比18%)为主。据1956年统计,南苏丹的伊斯兰教民众不多(占比18%),而在21世纪预估只有6%左右。南苏丹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因此南苏丹人自然反对在本地推行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法。
更重要的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苏丹发现了大批石油资源,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的储量位于南苏丹。苏丹政府牢牢把持着南苏丹的石油收入,甚至为此取消南方的部分自治权,让黑人们十分不满。所以,强制推行伊斯兰教法之举,终于成为点燃第二次内战的导火索。
▲几乎是苏丹一独立,南苏丹便开始争取独立
这一次打得更加惨烈,从1983年至2005年的21年间,造成190多万人死亡,500多万人流离失所,而南苏丹当时的总人口只有1200万,死者和难民绝大部分都是南苏丹黑人。
苏丹政府为了镇压南方黑人耗尽了财力,国家发展停步不前,南苏丹却丝毫没有屈服的迹象。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南苏丹人民通过公投,98.83%的人同意独立。2011年7月9日,南苏丹共和国宣布独立,5天后得到联合国的承认,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
三、南苏丹内战在反抗苏丹政府的过程中,南苏丹的黑人总体上能保持团结一致,但取得独立后,黑人内部的矛盾便冒了出来,尤其是丁卡人、努尔人两大部落之间的矛盾。
南苏丹共和国的首任总统基尔是丁卡人,副总统马查尔是努尔人。丁卡人是南苏丹第一大民族,约337万人口,占1253万总人口的30%,努尔人是第二大民族,占比为15%,人口190万左右。
▲总统基尔和副总统马查尔多次握手言和,但很快战端又起
正和副的两位总统在国家独立后便开始扩张个人势力,抢夺政府高层职位,组建本族军队。2013年7月,总统基尔宣布解除马查尔的副总统职务,马查尔拒绝交出权力,宣布不再服从总统的领导,从而引发了丁卡人和努尔人之间的内战,南苏丹又一次陷入战火之中。
内战很快演变为种族清洗,丁卡人军队无差别杀害了2万多努尔人,努尔人随即展开报复,惨烈程度不亚于为争取独立的那两场战争,至少数万人被杀,数百万人沦为难民。
▲丁卡人和努尔人的军队常常以一块红布作为区别
从表面上看,南苏丹内战源自丁卡、努尔两大民族之间的矛盾,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争夺石油资源。在阿拉伯人和英国人统治时期,南苏丹没有发展出现代工商业,只有靠天吃饭的原始农业,独立后依然如此,石油收入是国家经济的命脉。
据统计,南苏丹2011年独立时的石油收入为82.4亿美元,占当年财政收入的98%。丁卡人和努尔人之间矛盾的本质就是争夺更多的石油收入。
▲南苏丹的石油资源不足以让南苏丹一夜暴富
事实上,南苏丹的石油收入并没有民众们想象的那样多,作为一个内陆国家,南苏丹生产的石油需要通过苏丹的管道才能装运上船再出口,这样就必须支付给苏丹每桶11元的过路费。
再加上开采本身的成本,南苏丹的出口石油收入远低于海湾国家,在油价低迷的2016年(每桶不足50美元),南苏丹能从出口石油中获取的收益仅有每桶5美元。
▲南苏丹是内陆国家,石油出口必须经过苏丹,推高了成本
石油收入的降低迫使南苏丹两大派系只有争夺更多石油资源,才能维持生存、扩大实力。而内战加剧又会影响到石油生产,进一步降低石油收入,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另一方面,南苏丹石油的无序开采,以及战乱导致的勘探工作难以展开,据专家估计,南苏丹的石油资源只能用到2035年,因而使各大势力的争夺更加激烈,都想在石油枯竭之前抢到更多的份额。
四、重新启航由于石油收入分配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总统基尔与副总统马查尔之间的内战也很难平息,虽然先后在2015和2016年达成过和平协议,但很快又会发生冲突,经济发展根本无从谈起。
为了缓解南苏丹的人道主义灾难,联合国派遣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大批维和部队,并向内战双方施加压力。2018年9月,双方签署了新的和平协议,同意组建过渡政府,大规模内战渐渐平息。
▲南苏丹常驻有大量联合国维和部队
2020年2月,新一届南苏丹联合政府终于成立,仍然由丁卡人基尔任总统,努尔人马查尔担任副总统。政治问题暂时得到了解决,经济问题的解决却需要更多资源和时间。
南苏丹在2019年被联合国列为非洲最不发达地区之一,在联合国世界幸福报告中排名倒数第三,人均GDP只有200多美元,文盲率高达85%,位于国际贫困线(日收入不足2美元)下的人口占到90%以上。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南苏丹都是一个极度贫穷的国家。
南苏丹的贫困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内陆区域,当地黑人原本一直停留在原始部落社会,直到19世纪初期才被强行纳入现代社会,只有原始农业,现代工商业几乎为零。
▲90%的南苏丹人民生活在极端贫困中
16世纪被阿拉伯人征服后,又处于二等、甚至是三等公民(英国殖民时期)的地位,对现代文明吸收甚少,保留着大量的部落制残存,严重缺乏治理国家的能力和经验。
从目前看来,石油资源是南苏丹摆脱贫困的最大希望,南苏丹是非洲第六大石油出口国,2019年的石油出口量达到730万吨,如果这笔财富能够得到有效利用,南苏丹即使无法像海湾国家那样富裕,至少摆脱贫困应该是没问题的。
▲2021年7月举行的独立十周年庆典,希望南苏丹永远告别战争
遗憾的是,南苏丹独立后,不仅无法一下子脱贫转富,反而激化了各部族之间的矛盾,直到2018年才基本停息。
2021年7月,南苏丹首都朱巴举行了独立十周年庆祝活动,总统基尔发表讲话,保证“不会让人民回到战争中”,呼吁各方遵守2018年的和平协议,携手努力让南苏丹重回发展正轨。
长期作者|霈霖历史资深爱好者
责任编辑|Thomas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生|环球情报员主编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