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唯一能够与世界霸主美国分庭抗礼的国家,只有冷战时代的苏联,即便是眼下不断崛起的中国,在绝对硬实力层面也尚未达到苏联的高度。而苏联之所以能够美西方领头羊的美国平起平坐,不仅仅由于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极其丰富的能源储备,更在于手握无数军事“大杀器”。
冷战中后期,随着在国防军事工业上的投入越来越多,各种战略性武器装备的规模一举超越美国,一举成为全球最具战略杀伤力的国家。与美国海军注重发展以航母为中心的远洋海空打击群不同,苏联红海军更注重水下力量的建设,各种大型、超大型核潜艇,成为苏联军力鼎盛时代的重要标志。
继承苏联遗产的俄罗斯,在过往30多年中依旧维持世界大国的脸面,与其无比强大的水下战略核力量密不可分。尤其是在“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半死不活,“莫斯科”号巡洋舰沉没等一系列打击之下,俄海军从未有像今天这样依赖如同看家宝贝一般的核潜力量。
日前,据俄媒报道,俄罗斯最后一艘941型战略核潜艇“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号,正式退出俄海军战备序列,未来将与已经退役的其余两艘同型潜艇一起在北德文斯克海军基地等待进行报废处理。
说起941型战略核潜艇,可能很多人并没有概念,但要说到北约给它起的一个代号,则绝对是家喻户晓的存在。没错,941型重型导弹核潜艇,就是大名鼎鼎的“台风”。
说起“台风”型战略核潜艇,外界对其最津津乐道的地方莫不过于其庞大的身躯、傲人的排水量。而作为该型潜艇的首位成员,“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号更是在外形上沿袭苏联武器装备一贯的“暴力美学”特点,并将“以大为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据悉,“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号全长172米,宽22.8米,水面排水量24000吨,水下排水量更是高达40000吨,排水量相当于美军“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的两倍。以高达30节的速度在全球各大海底灵活航行,宛如一条自在穿梭的水中蛟龙
2002年,“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号完成延寿计划,并负责为俄下一代战略核潜艇“北风之神”级测试“布拉瓦”潜射洲际弹道导弹。也正因此,作为首艇的它反倒最后一个退出现役。至于该艇搭载的上一代主要打击利器,则是RSM-52导弹。
不过用一艘40多年前的老古董,去负责RSM-52与“布拉瓦”的新旧交接工作,未免难当大任。试验的结果并未令俄军完全满意,在完成升级改造后整整八年,“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号才首次成功试射“布拉瓦”导弹。
显然,这种旧瓶装新酒的操作并不适用于国防战略领域。俄军当然能提前预感到类似结果的出现,不过由于囊中羞涩,也只能勉强上马。在耗尽最后一口气后,俄军最终还是选择抛弃这个拖油瓶。
将退役后的“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号送去做报废处理,当然符合国际惯例,但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如果俄军为“食之无用,弃之可惜”的该艇选择一个信得过的下家,那么不仅少了一个巨大的累赘,同时也能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可谓一箭双雕。而考虑到当下俄罗斯所处的国际环境,俄方同各主要国家的关系,以及对核潜艇技术感兴趣等多方面考虑,毫无疑问中国是排名第一位的潜在买家。
众所周知,几十年来,中国现代化武器装备体系实现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在弹道导弹、五代机和大型海上驱逐舰领域,中国军队已经事实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不过因为历史积累的旧账,中国在战略核潜艇领域与美俄等国家相差甚大,美国军官更是时常对我军核潜力量冷嘲热讽。虽然部分用语说得很难听,但中美核潜艇技术水平的巨大差距却已然是各方公认的事实。
此前,中国从乌克兰购买尚未完工的“瓦良格”号航母,脱胎换骨成为现在的“辽宁舰”,加入我军战备值班体系,成为人民海军首屈一指的核心战力。如果能够借鉴之前的思路,在中俄“合作无上限”的框架下,将退役的“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号转交我方用于技术研究,也未尝不可。
结果显而易见,俄方并未将该潜艇出售给中国,至于原因,除了战略核潜艇技术过于敏感外,还与俄方心态发生的重大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几十年前,中国军事技术落后,只能通过从俄罗斯引进先进装备应对国防威胁,苏-27战机、现代级驱逐舰、S-400防空导弹等都在一定时期内扮演我军一线主要战力。
而现如今,虽然在核武器领域中俄还有一定距离,但在常规武器领域,中国已然全面超越俄罗斯,尤其是在第五代战机、大型水面舰艇、无人机等领域,俄罗斯已很难追上中国的发展步伐。中国自主国防工业体系的增强,极大摆脱对俄技术依赖,当然在一定程度上让俄罗斯利益受损。
如何正确理性、客观地看待中俄军事技术合作,巩固两国战略利益,是俄方今后必须认真考虑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