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杨金婷开展乡村美术教育赋能文旅融合

消费日报 2024-07-26 10:27:20

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杨金婷开展乡村美术教育赋能文旅融合

“以艺兴业”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大师简介

杨金婷,烙画艺术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洛阳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会长,洛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洛阳市美协会员,嵩县美协副主席,嵩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荣获“洛阳市十大民间高手”“2022年河洛工匠”等荣誉称号。

杨金婷大师毕业于洛阳洛浦美术学校,擅长烙画和工笔画,在李艾娴、郭爱和、杜广义、郝友友等名师的指导下,苦心钻研,画技突飞猛进,不断进步。其烙画风格独特,高贵典雅。她创作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工艺美术大赛金奖。

烙画作品《新天地》

从龙门石窟的大佛到独占春光的洛阳牡丹,从充满大寨精神的石桥到静谧安详的小院,从妹妹家的小狗到邻居大婶家的母鸡……走进杨金婷大师艺术馆,一幅幅精美的烙画令人大开眼界、目不暇接。她以质朴的笔墨,勾勒出绵延千年的河洛文明,她用深情的双手,描绘出故土的温热,斑驳沧桑的历史遗迹无声地诉说着这一方水土的辉煌过往,整洁美观的乡村庭院展现着“河洛新天地”当今发展的新风貌。

“一方木板,一把烙铁,以铁为笔、以火为墨,意在笔先、落笔成形,青烟腾起、火痕成画,烙画是一门古老的技艺。”杨金婷大师向记者介绍:“烙画又称烙花、烫花、火绘、火笔画,此外还有个更加形象的古称——‘火针刺绣’。烙画是利用高温碳化的原理,通过控制铁笔的温度,不加任何颜料,以烙为笔在竹木、丝绸、绢布等材料上进行烘烫作画。”

从艺二十余年来,杨金婷大师以烙铁为笔,以木板、丝绢、葫芦、宣纸、竹子等多种材质为载体,以风景、动物、花鸟鱼虫、家乡的风土人情为题材,借助不同材质的特点,通过对温度、力度、速度的巧妙把握,创作出的烙画作品呈现出明显的色调变化和强烈的浓淡对比,达到线与色融为一体的效果。她的作品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并融合中国画技法与西洋画特点,既保持了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达到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其创作的风景作品古朴典雅、清新秀丽,花鸟作品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心中热土”获评“百鹤新锐”

在今年5月召开的2024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杨金婷大师的烙画作品《丰收季》,在第四届百鹤杯工艺美术设计大赛中荣获“百鹤新锐奖”。

烙画作品《丰收季》荣获“百鹤新锐奖”

谈及此次的获奖感受,杨金婷大师激动地对记者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是一次真正践行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盛会,博览会为每一个工艺美术门类与每一位传承人都提供了宽阔的展示空间。此次获得‘百鹤新锐奖’我感到备受鼓舞,也为我传承创新非遗技艺注入了满满的动力,我将在非遗传承的道路上继续不遗余力地奔赴自己的热爱。”

杨金婷大师认为,“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家乡’,不仅承载了童年的美好,更延续着乡土亲情的眷恋。现在的乡村生活越来越美好,家乡的变化日新月异,我就是想通过自己的画笔记录下这些乡村场景。”她向记者介绍,《丰收季》是用中国传统工艺手法在锻木板上烙制出来的画作,表现乡村秋天的丰收景象。画面中,丰收的场景透过门窗式的装裱徐徐展开,一串串金黄的玉米挂满了小院的墙上、树上,通过光影明暗的对比显得耀眼夺目,地上悠然自得的鸡群,使作品动中有静,妙趣横生。整个画面以暖色调为主,看上去金光闪闪充满温馨,画中所展现的不仅是劳动人民的丰收景象,更是无数人美好童年乡村生活的缩影。

杨金婷大师表示,河南是工艺美术大省,拥有众多传承千年的传统非遗技艺,烙画没有唐宋名瓷的深厚历史背景,也比不上玉雕、卞绣的材质名贵与工艺繁复,可以说烙画艺术是一门根植于生活,来自于生活,充满人间烟火的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记录着百姓生活的发展与变迁,烙画就像是一碗家乡的烩菜、一块刚出锅的白馍,虽然比不上珍馐美味,但是却蕴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散发着来自家乡的温暖与温情。一笔一画之间描绘的是记忆中的童年场景,展现出的是当今的幸福生活和新农村美好图景。

“以艺兴业” 赋能乡村振兴

对于杨金婷大师来说,此生唯爱两样东西,那便是脚下的土地和手中的烙画。她用此生的热爱,推动了烙画技艺的发展,描绘了家乡的大好河山,也带动了周边群众致富增收。

杨金婷大师自幼酷爱艺术,勇于追求并敢于创新。然而,她的艺术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多年来她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逐渐在艺术界崭露头角,而她对烙画艺术的执着追求却源于一个偶然的发现。她对记者说:“1999年的冬天,我发现滚烫的炉具在一块木板上留下了烧灼的痕迹,这个痕迹的深浅变化充满了水墨画的韵味,因此发现了烙画的魅力,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这其间,我无论身心多么疲惫,无论创作环境多么恶劣,都要坚持每天作一幅画或练习几幅书法,这个习惯也一直持续到今天,可以说,我取得的这一点点的成绩,都来自于从不停止的学习精神。”

2002年,杨金婷大师创作出了第一批烙画,并首次应邀在第二十届洛阳牡丹花会上展出,这些栩栩如生、风格独特的烙画一经展出,便受到观众好评。2004年,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杨金婷大师系统掌握了烙画技巧,她创作的烙画作品也开始在旅游景区和当地市县艺术作品大赛中崭露头角。很多观众评价她的烙画作品:“风格独特,充满了生活气息,甚至比油画更具写实的魅力。”

凭着坚强的信念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经过近三十年的探索和创作,杨金婷大师终于成为了一名烙画艺术家。多年来,她在传承非遗技艺的同时,致力于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换,让非遗产品与时代同步,让传统美术技艺焕发时代气息,让更多人了解非遗、保护非遗、传承非遗。

烙画作品《双猫图》

烙画作品《静物》

“嵩县是旅游大县,白云山、陆浑湖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为了助力嵩县文旅发展,打造‘湖山圣域’的文化名片,我决定用自己擅长的烙画展示宣传自己所爱的土地。为了画好家乡的美景,我多次到白云山、天池山、陆浑湖等景区实地写生,搜集创作素材。期间登玉皇巅峰、赏九龙飞瀑、观伟人卧像、听张良故事,回来后蜗居画室潜心创作了《日破云涛万里红》《天池风光》《陆浑春晓》《七峰叠翠》《九皋鹤鸣》《张良隐居》《陆浑风光》等一大批反映嵩县秀美风光的烙画精品。”杨金婷大师介绍道。

在杨金婷大师的带动下,嵩县的书画艺术、奇石根艺等文化产业相继开启了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模式,一大批优秀的地方特色手工艺产品逐步转化为旅游文创产品,成为嵩县文化产业经济发展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2021年3月,杨金婷烙画工作室进驻嵩县陆浑故城,积极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文旅融合,为陆浑故城增添了更多鲜活的“艺术表达语言”。她用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用画笔点亮乡村梦想,用烙画和文创结合,创作出皮包烙画、宣纸团扇烙画、葫芦烙画、烙画茶杯、烙画十二生肖等一系列文创产品,深受社会各界人士和游客的喜爱。杨金婷大师用担当谱写了乡村振兴新篇章,为嵩县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发展做出了贡献。

“播撒火种” 助力乡村教育

1997年,杨金婷大师创办了杨金婷艺术学校,让很多来自乡村贫困家庭的学生,能够免费学习美术知识。她亲自教孩子们画画,持续开展爱心助教活动,引领更多乡村儿童感受艺术的魅力,提高了他们的审美眼光,使他们不出家门就能得到艺术的熏陶,为社会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2003年,她又创办下岗职工艺术培训班,为下岗工人再就业提供技术支持。杨金婷的行动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与高度评价,她的艺术学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美术书法教育先进学校”,她本人也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美术书法教育优秀教师”。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她艺术成就的认可,也是对她为艺术事业做出贡献的肯定。

杨金婷大师积极开展助教活动

杨金婷大师对记者说:“当年,我在面临下岗的时候,心里也是充满了焦虑和不安,我深知只有一门靠得住的手艺才能成功再就业。为了帮助更多的姐妹学到手艺,我开办了下岗职工成人艺术班。目前,已有几十名女工靠画画走上了再就业之路。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非遗产品产业化发展、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带动更多群众就业创业,助力家乡乡村振兴。”

如今,杨金婷大师注册成立的“嵩县金婷烙画艺术工作室”,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商标。每逢节假日,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研学者与艺术爱好者纷纷来到她的工作室,欣赏烙画艺术,学习烙画技法,工作室里时常传出热烈的掌声和阵阵欢笑。

今年,杨金婷大师的学生张绮航被四川美术学院录取,韩昌珈在“湖山圣域 2024年春节少儿美术展”中荣获二等奖,李心茹、陆巧珍、张佳琳、毛怡情4位同学在2024年中招美术特长生考试中全部顺利通过考试。杨金婷大师作为他们的启蒙老师,在得知这一个个的喜讯后,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来这里学习的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些非遗创新项目,这也给了我更多的信心和自信要把非遗文创这个事情一直做下去。教学中我经常对孩子们说,学习美术并不是以后要去当画家,而是培养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生活的万事万物都蕴含着美的元素,只有练就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未来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这也是学习美术最大的意义和收获。”在杨金婷大师看来,美学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关键一环,只有培养孩子们拥有发现美的眼睛,才能激发他们的爱国、爱家、爱生活的热情。

杨金婷大师对记者说:“烙画‘烙’的是一种精神,蕴含着传统的文化精神和美好的人格品德。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方式有很多,美术创作是最直观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眼睛看着家乡的美景,通过大脑的思考,用画笔描绘、记录下来,这样一个简单的转化过程无形地将对于家乡、生活的热爱,以至于对祖国的热爱根植在孩子们的心中,提升他们美学素养的同时,培育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文|记者 贾淘文

0 阅读:2

消费日报

简介:立足消费领域,依托轻工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