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环:从倾国佳人到盛唐遗梦的爱与恨,马嵬驿里的人间悲歌.

澜史志 2024-12-03 10:41:47

前言

提起杨贵妃,谁不想到“一骑红尘妃子笑”那句诗?在很多人眼里,她仿佛是盛唐繁华的代言人,和唐玄宗缠绵的爱情更是让人津津乐道。可要说她的故事啊,那就复杂得多了。这位“羞花”的美人,从一个宦门小姐成了寿王的妃子,接着又稀里糊涂地被送去当道士,最后竟成了她公公唐玄宗的宠妃。这一路走得虽风光,却也是磕磕绊绊。她尝过荣华富贵,也因安史之乱丢了性命,最后落得个香消玉殒的结局。杨玉环的一生,就像盛唐的一面镜子,映出的是荣光,也是衰败;她的一笑一泪,更像那个时代里无数女子的命运缩影。要说传奇,这位贵妃真当得起!

十里红妆 入宫为妃

杨玉环的人生开头,像极了一本“美貌与才华兼备的天选之女”剧本。她出身宦门之家,虽不算顶级豪门,但家风颇正。更巧的是,这小姑娘天生丽质,肤若凝脂,姿容绝美,简直像画儿里走出来的一样。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她自小就在琵琶和舞蹈方面展现了惊人的天赋—要是放到今天,保准是横扫综艺节目排行榜的那种“顶流”。

那时的杨玉环,日子过得舒心惬意,可惜好景不长,她父亲因故去世,家道中落。这小姑娘才十岁出头,就被送去投奔三叔杨玄璬家。三叔倒是个正经人,对杨玉环关怀备至,还照着大家闺秀的标准培养她——什么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连女红也教得一丝不苟。这时候的杨玉环,正是《长恨歌》里那句“杨家有女初长成”的模样,宛若含苞待放的花。

时间到了杨玉环十八岁那年,一场婚礼成为她命运的转折点。话说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大婚,整个洛阳城热闹得不行,杨玉环作为“亲友团”的一员,也在列。那一天,她穿着一袭端庄雅致的礼服,梳着简洁却精致的发髻,眉目清秀、仪态大方。她安静地站在一旁,恍如画中人,谁也没想到,她的出现,彻底俘获了一位少年的心。

这少年,就是唐玄宗的十八子——寿王李瑁。李瑁一眼看去,只觉得眼前的姑娘就是天上下凡的仙子,哪里是凡人能及的美?这小伙子心里“砰砰”直跳,当即跑去求自己的母亲武惠妃帮忙提亲。

武惠妃虽是后宫妃子,可眼光着实不赖。她看杨玉环不仅长得好,还举止得体,才艺更是出挑,便十分赞成这门亲事。于是没过多久,唐玄宗一道圣旨颁下,杨玉环就这么成了寿王妃。婚礼当天,那排场可是洛阳城里难得一见的盛况,十里红妆,锣鼓喧天,百姓围观时连连感叹:“真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啊!”

婚后,杨玉环和李瑁的小日子过得十分和美。寿王李瑁虽是皇子,却没什么争权夺势的心思,他更多的是沉浸在和杨玉环的琴瑟和鸣中。杨玉环喜爱音律,李瑁便专门请了几位乐师来教她;她爱舞蹈,李瑁更是为她备下了顶尖的服饰和场地,随她练习。两人一边吟诗作赋,一边赏花抚琴,甜甜蜜蜜的模样羡煞了王府上下所有人。

更难得的是,杨玉环不仅得丈夫疼爱,连公婆也对她赞不绝口。唐玄宗对这个儿媳妇评价极高,说她“含章秀出”,还特意在圣旨上夸奖了她几句。这在那个时候,可是无上的荣耀。武惠妃对杨玉环更是关怀备至,家宴时总爱拉着她说话,甚至有时还会开玩笑:“玉环啊,若我是男子,定要与你结一段良缘!”

不过,风平浪静的生活往往是暴风雨前的序曲。武惠妃的突然离世,打破了这一切的平衡。这位深得玄宗宠爱的妃子去世后,皇宫里暗流涌动,风波渐起。杨玉环的美丽和才华虽然让她备受瞩目,却也成为了命运翻转的伏笔。寿王李瑁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眼前这个让自己日夜疼爱的妻子,竟会在几年后成了自己的母妃,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他们的父皇——唐玄宗。

父皇的钟情 婚姻的转折

要说唐玄宗,那可是个会“惹事”的人物。这位开创了“开元盛世”的皇帝,年轻时是雄才大略的明君,可人到了中年,尤其武惠妃去世后,整个人好像突然被抽走了魂儿似的,天天愁眉苦脸,哀声叹气。身边大臣们急得团团转:“皇上啊,您别成天叹气了,这国家还得靠您撑着呢!”可唐玄宗哪听得进去?每日只会摇着头说:“惠妃没了,连花都不香了。”

这时候,高力士站了出来。这位太监总管可是唐玄宗的“头号心腹”,最会察言观色。他心里盘算着:让皇上从悲伤里爬出来,得找个既能入得了皇上眼,又能哄他开心的美人儿才行。左挑右选,他突然想起了寿王妃——杨玉环。高力士的脑袋瓜转得飞快:这位儿媳妇,不仅美貌绝伦,还会唱歌跳舞,最重要的是,她眉眼间有几分像武惠妃!

于是,高力士给皇上出了个“馊主意”,但他自己觉得是妙计。他凑到唐玄宗耳边,说:“陛下,臣有一人选,她能让您重展笑颜。”唐玄宗一听还有这好事,来了兴趣,问:“是谁?”高力士答:“寿王妃杨玉环。”唐玄宗先是愣了一下,但心里却不由自主地想起杨玉环那娇美的容颜。

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就像一出宫廷大戏,既荒诞,又带着几分必然。唐玄宗深思熟虑后决定:既然美人是儿子的媳妇,那就先让她“暂时换个身份”。于是,他下了一道看似“冠冕堂皇”的圣旨,说是要让杨玉环为母后窦太后祈福,出家为女道士,法号“太真”。寿王李瑁听到这道旨意时,脸都白了,可他又不敢违抗,只能憋着满肚子苦水,忍气吞声地送妻子去了宫里的道观。

杨玉环也不糊涂,虽然心里满是委屈,但她知道,皇帝的命令就是圣旨,想反抗是没用的。既然反抗不了,不如顺势而为。她住进了道观,暂时换下华服,穿上了道袍。外人看着她每天烧香诵经,仿佛一副安静修行的模样,可杨玉环心里明白:这出家是假,蓄势待发才是真。

果然,没过几年,唐玄宗再次出手了。他先给寿王李瑁找了个新媳妇,试图堵住儿子的怨气。紧接着,又以“守戒期满”为借口,把杨玉环接回了宫中。这一回,她不再是寿王妃,而是摇身一变,成了贵妃。

消息传出,满朝文武目瞪口呆:堂堂皇帝,竟然把自己的儿媳妇纳为了妃子!可这毕竟是皇上,谁敢说个“不”字?百官纷纷闭嘴,而民间也多是议论纷纷,但更多人想的却是杨玉环的幸运:从王妃到贵妃,这升迁速度,简直让人跟不上。

杨玉环入宫后,唐玄宗宠爱得不得了,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他亲自为她谱写《霓裳羽衣曲》,还专门建了一座“华清宫”,让她住得舒舒服服。每次宴会,杨玉环总是坐在最靠近皇上的位置,满朝的妃嫔只能远远地看着,暗自嫉妒。

至于寿王李瑁,虽然失去了妻子,但也不算完全“颗粒无收”。唐玄宗怕儿子心里憋屈,特地给了他一大笔赏赐,又安抚他:“儿啊,这事父皇欠你,但这是天意,你可别往心里去。”李瑁心里苦,可哪敢说个“不”字?只能闷头收下赏赐,退回自己的王府,整日借酒消愁。

至此,杨玉环完成了从寿王妃到唐玄宗贵妃的转折。她的美貌和才华虽然让她步步高升,可在这场“父娶子妻”的戏码背后,也埋下了许多祸端。毕竟,皇帝的宠爱虽如春风,却也如同一把双刃剑,既能护人周全,也能让人万劫不复。而杨玉环,才刚刚走上这条命运交错的路。

霓裳羽衣 曲尽人间繁华

要说杨玉环被封为贵妃后,日子过得那叫一个风光。唐玄宗对她的宠爱,用一句“宠冠六宫”来形容绝不夸张。放在今天,这简直是标准的“宠妻狂魔”。杨玉环喜欢跳舞,玄宗就为她谱《霓裳羽衣曲》;杨玉环爱吃荔枝,玄宗就派驿站快马加鞭,硬是把岭南的鲜荔枝千里送到长安。

咱先说这《霓裳羽衣曲》,那可是盛唐音乐的巅峰之作,能听一回,足以吹一辈子牛。唐玄宗亲自谱曲,可见对这件事的重视。可您以为这曲子只是普通的旋律吗?那就小瞧它了!杨玉环不但听得如痴如醉,还亲自参与了舞蹈的编排。整套舞蹈婀娜多姿、飘逸灵动,完全把她的美貌和才艺展现到了极致。每次她翩然而起,众人都屏息凝神,仿佛看到一朵莲花在空中绽放。连那些后宫的妃嫔们,嘴上虽酸,心里却不得不服:这女人,真有两把刷子。

杨玉环不仅跳得好,唱得也不赖。她的琵琶技艺更是让宫中的贵妇们甘拜下风,纷纷跑去拜师学艺,自称是她的“琵琶弟子”。这么一来,杨玉环不但成了后宫的“美貌天花板”,还成了“艺术教母”。玄宗每次听她弹奏,总会露出一副慈父般的笑容,心里美得直冒泡。

玄宗对杨玉环的宠爱不仅体现在音乐舞蹈上,还特别体贴她的饮食喜好。比如那“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典故,就是玄宗为杨贵妃制造的“水果奇迹”。为了让她吃到最新鲜的荔枝,他命人在驿道上层层设岗,昼夜不停地传送。这事可不是开玩笑,那些驿卒和马匹累得不行,可谁敢抱怨呢?要知道,杨贵妃的一个笑容,可是皇帝眼里无价的珍宝。

您可能要问了:这玄宗这么宠她,朝廷上下没人说点啥?您还别说,真有。有些老臣子暗地里嘀咕:“皇上啊,这可不行,后宫妃子不是用来宠的,是用来稳固朝纲的!”但玄宗耳根子硬,谁说他都不听。有人敢当面提意见,他直接甩一句:“朕得贵妃,如得至宝。”说完,扬长而去,连头都不回。

可杨玉环的影响力,绝不仅仅停留在后宫。她的家族因为她的宠爱,鸡犬升天。她的大姐、三姐、八姐都被封了夫人,每个月光脂粉钱就几十万;她那个市井出身的远房兄弟杨国忠,更是一路升到了宰相的位置。整个杨家因为杨玉环的专宠风光无限,成了大唐朝堂上最大的权贵家族之一。

这时候的唐玄宗,仿佛忘了当年开创“开元盛世”时的励精图治。他沉迷于杨玉环带来的欢乐,甚至常常和她一起抚琴、下棋。有一次,他快输棋了,急得抓耳挠腮,结果杨玉环怀里抱着的小狗“雪衣娘”扑到了棋盘上,彻底搅乱了棋局。玄宗哈哈大笑:“这狗懂事!还知道替朕挽回颜面!”从此,玄宗更是把杨玉环当作自己的“解语花”,称她是“比人间所有的花都美的花”。

可是啊,天底下哪有一直盛开的花?这繁华盛景的背后,早就埋下了祸根。杨国忠因为专权跋扈,在朝堂上树敌无数;玄宗沉迷享乐,不理朝政;外地的藩镇势力也在暗中积蓄力量。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一切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而杨玉环和唐玄宗,却像身在梦中的人,依旧沉浸在奢华与宠爱的幻境里。

于是,一曲《霓裳羽衣》听了又听,跳了又跳,可等到安史之乱的烽火燃起时,这曾经的人间繁华,却化作了历史最悲凉的叹息。

盛世终结 马嵬含恨

杨贵妃这一生,起得太高,摔得也太狠。安史之乱之前,她是唐玄宗眼里无可替代的“解语花”,是整个大唐的宠儿;可战火一起,她瞬间成了被推上风口浪尖的“祸水”,连玄宗也护不住她。

事情得从安禄山这个人说起。安禄山原是唐玄宗面前的“开心果”,一度还被杨贵妃收作“干儿子”。这“干儿子”仗着主子们的宠爱,迅速在边疆累积了兵力,心里却早就有了谋反的心思。安史之乱爆发后,这位养得白白胖胖的干儿子,摇身一变成了大唐的敌人,把唐朝上下搅得天翻地覆。

消息传到长安,唐玄宗当时就懵了。这时候,他的朝堂早已被杨贵妃的兄长杨国忠把持得乱七八糟,真正有本事的大臣不是被排挤了,就是心灰意冷。玄宗愣了半天,只挤出一个字:“跑!”于是,这位曾经的天子带着杨贵妃和一众随从,仓皇逃离了长安。

一路上,唐玄宗还沉浸在对杨贵妃的依赖中,完全没意识到局势已经急转直下。他们到了马嵬驿时,大军士气低落,怨声载道。军中的将士们吃不饱、穿不暖,却眼睁睁看着杨家一族依然趾高气扬,连逃命都比别人排场大。终于,禁军领袖陈玄礼按捺不住了,带着士兵们把玄宗的行宫团团围住,开口第一句话就直截了当:“要么赐死杨贵妃,要么我们全体哗变!”

唐玄宗听完,整个人都僵住了。他一生叱咤风云,却从没被逼到这种地步。他无力地看着杨贵妃,眼中满是矛盾和不舍。杨贵妃也愣了,她美丽的脸庞失去了血色,可却没有嚎哭,只是轻声对玄宗说:“臣妾不愿连累陛下。”

高力士是个明白人,他一看局势不对,赶紧上前劝道:“陛下,这是非常时刻,军心不能乱啊!”唐玄宗嘴唇动了动,最终颤声说道:“传旨——赐死贵妃。”

杨贵妃被带到梨树下的时候,周围已经站满了士兵。她最后看了一眼玄宗的方向,没有哭闹,也没有挣扎,只是轻轻叹了口气:“天意如此。”白绫被递到她手中,她缓缓地闭上了眼睛,一代美人,就此香消玉殒。

消息传出去,士兵们这才停止了哗变。玄宗却像是被抽走了魂魄,他不敢去看贵妃的尸体,只是命人把她安葬在驿站后院。回到马车上时,他整个人瘫坐在那里,喃喃自语:“此恨绵绵无绝期。”

自马嵬驿之后,唐玄宗的精神状态一落千丈。他回到长安后,满朝文武再也见不到那个意气风发的皇帝了。只要路过熟悉的地方,他总会失神地停下,说:“贵妃当年在这儿笑过。”甚至,他命画师将杨贵妃的容貌画下来,天天挂在案头,形单影只地对着画像发呆。

《长恨歌》里说得好:“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杨贵妃的死,结束了一段盛世繁华,也成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悲剧。那朵曾经艳压群芳的“解语花”,终究没能躲过历史的风刀霜剑,凋零在马嵬驿的冷风中。玄宗还活着,可他心中的贵妃,却永远留在了那年梨花树下。

后人常说:“盛唐亡于杨玉环。”可若没有她,这盛唐又怎会如此生动?杨贵妃走了,可她留下的传奇,却成了后世千百年来关于爱情、关于盛世的永恒记忆。

结语

杨贵妃的一生啊,说起来真像一出天上人间的大戏。她从寿王妃一路爬到贵妃的位置,享尽了盛唐的繁华,可到头来,荣华富贵像水中月、镜中花,全都散了。她那天生的美貌和才情,既是她的幸运,也是她的悲哀。

马嵬驿一别,贵妃没了,玄宗也像个失了魂的老人,整日念着“此恨绵绵无绝期”。可惜呀,他再也看不到那跳着霓裳羽衣曲的杨玉环了,只能靠画像聊以慰藉。至于杨贵妃留下的那点“祸水”名声,后来被多少文人墨客翻来覆去地写,倒也成了另一种流芳百世。

人们说她红颜薄命,说她是祸国妖妃,可要我说啊,杨玉环也不过是盛世的一个影子。唐朝有多辉煌,她就有多美;唐朝有多动荡,她就有多苦。人间繁华如梦,她的一生,就像那安史之乱前最后的荔枝,甜过,香过,终究是错过了。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