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未开宗立派,但安切洛蒂的执教方法,并不逊于瓜迪奥拉?

六八这广坤 2025-02-12 11:10:09

无论如何,这都不是安切洛蒂的第一次。他已经有足够长的时间来了解这些事情是如何运作的。他的皇马加冕洲际杯冠军不过几周时间。距离他带领球队再次捧起欧洲冠军联赛冠军奖杯——主教练和俱乐部三年内第二次捧起冠军奖杯——也只有六个多月的时间。一如往常。

虽然在本赛季的大部分时间里,皇马都处于一种焦躁不安、一触即发的情绪中,但他们的征程依然充满希望。是的,皇马在对阵巴萨的比赛中两次惨败。是的,他们在欧洲冠军联赛中的状态一直不稳定。是的,他们对西班牙裁判展开了一场战争,这大概可以被视为一种肆意的制度破坏行为。

但与此同时,他们还是西甲联赛的领头羊。姆巴佩开始发力。今晚,他们在欧冠淘汰赛与曼城再次相遇,他们可能会感到委屈——六年来,两家俱乐部已经五次交锋——但他们也知道,曼城的问题比他们还大。

例如,在赛季中期,皇马并没有被迫花费2亿英镑来弥补阵容上的漏洞。皇马没有在万圣节至圣诞节期间的13场比赛中仅赢一场。在国内联赛冠军争夺战中,皇马并没有被淘汰出局。

因此,一个比安切洛蒂脾气更差的主教练可能会觉得有点恼火,因为对他个人来说,下课风险比瓜迪奥拉要大得多。如果曼城输球,瓜迪奥拉不会被解雇。他的帅位太稳了。而安切洛蒂知道,如果输掉对决,他的命运几乎可以确定。

从大多数方面来看,他们都是同时代最成功的两位主教练,这种对比非常鲜明。瓜迪奥拉能免于审查并不奇怪,毕竟,他在七年内带领曼城赢得了六次英超联赛冠军,在俱乐部历史上首次夺得欧洲冠军联赛冠军,并在此过程中抽出时间改造了现代足球的许多方面。

不过,安切洛蒂似乎是可以被替换的,这一点令人好奇。安切洛蒂的荣誉榜虽然没有瓜迪奥拉那么厚实,但也不遑多让。他曾在五个国家赢得国内联赛冠军。他参加过六次欧洲冠军联赛决赛,比其他任何主教练都多,并赢得了五次冠军。在皇马拥有的15座欧冠奖杯中,他的功劳占了五分之一。可以说,这并不是一个糟糕的成绩。

当然,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他们各自的老板。曼城和皇马可能是足坛最不可能的叛逆者,是精英阶层的叛逆者。两家俱乐部都以某种方式让自己相信,他们的利益与整个足球的利益不仅是一致的,而且是同义的。

为此,曼城目前投入了大量时间,试图重新制定英超联赛的财政规则,使其适合自己。而皇马在试图重新制定更符合他们喜好的冠军联赛规则后,现在也已想清楚不太喜欢被迫送出点球。

但相似之处也仅此而已。曼城的成功始终植根于俱乐部的长远规划能力、坚持实现愿景的能力,他们不仅拥有无穷的活力,还拥有初创企业的原教旨主义热情。瓜迪奥拉被引诱到曼彻斯特,老板承诺不仅要打造一支球队,还要打造一家符合他的形象和品味的俱乐部。

相比之下,皇马则被传统所束缚,被历史所拖累,他们辉煌的过去所创造的崇高期望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他们永恒的现实之中。皇马不是,也从来都不是一个能容忍最短暂失败的地方。安切洛蒂和多位前任们一样,知道这只是工作的一部分。

这种区别反过来也说明了两位主教练自己是如何理解自己的角色的。起源故事的作用可能被高估了。在大多数情况下,起源故事并没有达到它们的预期效果。它们没有足够的解释力来令人满意。不过,瓜迪奥拉和安切洛蒂的起源故事或许值得并列讨论。

前者众所周知:瓜迪奥拉曾是巴萨的球童,后来成为球员、队长,并在家乡球队需要的时候成为教练。他的工作,或者说他眼中的工作,是让这家迷失方向的俱乐部重回正轨,也就是他的偶像和导师克鲁伊夫所开创的道路。

对瓜迪奥拉来说,这就是执教之道——向球员灌输具体、明确的比赛理念,一套不变的原则,然后指导球员努力在球场上实现这些理念。主教练的优势在于他们的理念,也就是广为人知的足球哲学。

安切洛蒂进入教练行业的第一步却截然不同。他的第一份重要工作也是在自己的家乡俱乐部,或者说差不多是在家乡俱乐部。上世纪90年代末,他执教帕尔马,当时正值意甲的黄金时期。他的老板是坦齐,一位乳业大亨,后来被发现是欧洲最重要的贪污犯之一。

坦齐很可能不是那种想了解主教练理念的老板。他曾在俱乐部的圣诞派对上对安切洛蒂说:“你知道球队踢得很糟糕吧?”当天晚上,他告诉安切洛蒂,如果帕尔马输掉下一场比赛,他将被解雇。安切洛蒂的回答是:“祝你圣诞快乐!”安切洛蒂在自传《Preferisco La Coppa》中详细描述了老板的回答:“也祝您圣诞快乐,先生。”

帕尔马和坦齐是安切洛蒂的学习经历——他对教练工作的理解不难追溯到早期的那些日子。他的工作就是找到获胜的方法,不仅要让球员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还要尽可能长时间地满足老板们贪得无厌的要求。

例如,有一年夏天,他没有同意帕尔马签下巴乔的请求,这让俱乐部感到非常遗憾。巴乔希望安切洛蒂保证他能踢自己喜欢的10号位,但安切洛蒂并不准备放弃自己的战术体系,他也是这么告诉巴乔的:“我认为4-4-2对那支球队来说是绝对的最优方案。”

巴乔不满意,转而去了博洛尼亚。“我成了安切洛蒂,一个反幻想者。”安切洛蒂在自传中写道。他认为,坦齐和俱乐部的其他高层从未真正原谅他破坏了他们签下意大利足坛最伟大偶像之一的努力。早在赛季结束前,帕尔马就公开聘请了安切洛蒂的接替者。

安切洛蒂从未冒险重蹈覆辙。从那时起,安切洛蒂的职业生涯就以绝对的灵活性为标志:在战术、引援和人事方面。他不像瓜迪奥拉——有自己独特的打法风格,有自己凌驾于一切之上的意识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并不代表什么。他只是做着自己一直在做的事情:既向上管理,也向下管理,想方设法解决一切问题。

也许这就是安切洛蒂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却从未出现过安切洛蒂流派的原因。瓜迪奥拉有一帮弟子,其中有与他共事过的阿尔特塔、孔帕尼、马雷斯卡等人,也有一心想与他共事的人。安切洛蒂没有。没有人谈论“安切洛蒂派”,也没有人对“安切洛蒂主义”赞不绝口。没有人在社交媒体上专门为Carlo Ball开设账号。

但这并不是说他没有影响力,只是这种影响更微妙一些。阿隆索是今年夏天有望接替他在皇马执教的教练,阿隆索曾与现代足球比赛中的多位名帅共事过,不仅有瓜迪奥拉和安切洛蒂,还有穆里尼奥和贝尼特斯。阿隆索说,自己最想学习的是安切洛蒂,他知道“什么时候该用力,什么时候该柔和一点,什么时候不能松劲”。

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可能更为持久。有迹象表明,人们对理念派教练的大行其道略有反感,对“主教练对比赛的理解必须是不变的、始终坚持的”这一公理感到倦怠。

例如,阿莫林和波斯特科格鲁在曼联和热刺的执教就被批为过于“瓜迪奥拉化”,不够“安切洛蒂化”。可以说,与教条主义相对的灵活性又开始流行起来。安切洛蒂可能会说,这本不该过时。

0 阅读:491
评论列表

六八这广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