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应该都经历过面对亲人离世,哭到不能自已的那种悲痛吧。我也一直认为那种情景下,只有痛哭才能完美契合我们当时的情绪。可是当爷爷去世时,在场的所有人却并没有表现得很悲伤,甚至还带有一丝笑意,嘴里还不停说着:“子孙有福,子孙有福喽…”
爷爷去世时已经85岁高龄了,身体一向都挺硬朗,就是在去世的前几个月他不小心摔了一跤,从那之后就只能在床上躺着,人的精气神也一天不如一天。他去世的那天早晨,破天荒地吃了小半碗粥,可还没等到中午人就没了。
我爸张罗着料理爷爷的后事,不知道是顾不上伤心还是咋回事,我爸一直表现得很平静,甚至有好几次我看到他还跟亲戚有说有笑,压根儿看不出是在为至亲举办葬礼。奇怪的是,我跟几个堂兄妹也没感到过多的悲伤,都能很淡定的接受爷爷去世的消息。
安葬完爷爷后,按照习俗,我爸又请了葬礼上帮忙抬棺的乡亲们来家里吃饭,从他们的聊天中我突然明白为啥全家人对爷爷的去世都表现得很淡定。原来,这在我们农村算是“喜丧”!
前面说过,爷爷已经80好几了,在那次摔跤之前他身体一向很好,一天还要喝两顿小酒呢!我爸也会定期带他上医院体检,除了老年人常有的这儿疼那儿痒的毛病外,爷爷算得上是身体健康。可自从摔了跤造成大腿骨粉碎性骨折后,他就只能卧床不起了,吃喝拉撒全在床上解决。
人到老年,最害怕的就是摔跤。果然,从爷爷摔跤到去世三个月时间都不到。村里人都说爷爷这是有福气,比起那些得了病在床上折磨好几年才走的,爷爷一点儿罪也没遭。这么大年龄,生前没病没灾,也没拖累到家人,真正的寿终正寝。
难怪家人都能如此平静地接受这个现实,毕竟爷爷确实没怎么遭罪,比起前些年去世的那些老人,不是生病的就是出事故的,自己遭罪家人也跟着受累。
喜丧,在古人看来,是要福寿兼备。一个人,生前只有满足“全福、全寿、全终”这三个条件,才能算得上喜丧。
所谓全福,意指家庭和睦、香火不断,既完成了为父母养老送终的责任,同时自己也结婚成家且家人之间温馨和睦、家中人丁兴旺。因为古人一直推崇多子多福,一个家庭不光人多还要成员之间相亲相爱、互帮互助,就算老人去世,心里也不会有任何的遗憾,这一生就圆满了。
而全寿,则指的是老人至少年满七十岁,年龄越大、越老,越符合“喜丧”的条件。要知道,在古代因为生存条件的恶劣,人们的平均寿命都比较低,大多数人活到四五十岁就去世了。所以,如果一个人能活到“古稀之年”,甚至突破“百岁大关”,这在人们看来是很值得高兴的事情,即便去世,那也叫做“喜丧”。
最后是全终,是指一个人圆圆满满、毫无遗憾的结束一生。古人认为,一个人生前要多做好事,广积德,这样到最后才能有个好的结局。
看来,只有完全满足这三个条件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喜丧”。可生活中那些离世的老人,去世的原因却是多种多样,具体来说以下三种原因最常见。
一、身体常年遭受疾病折磨,年龄越大疾病带来的疼痛越强烈,导致老人最后离世。病痛对人的折磨是巨大的,年龄越大,人在面对疾病时显得越脆弱。
前几年村里去世的一个大爷,年轻时据说就有病根儿,但那时人年轻、有点小病小灾的扛扛就过去了,也没正儿八经去医院。后来年龄大了,身体以前落下的病根儿一天比一天严重,刚开始还能四处活动,到最后只能每天躺在床上嘴里不停喊疼,大家都说他这样简直在活受罪。
所以去世后,乡亲们提起他时还免不了唏嘘一番,这是活活被病痛折磨走的,真的走了他反而还解脱了。
二、意外受伤导致卧床不起,身体健康状况也会因此每况愈下。健康、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在遭受意外后,都需要时间来愈合身体的伤口,更别提年老体衰的老年人了,不仅身体恢复得慢、而且恢复的程度也并不理想。
老年人人的骨质脆,稍不注意就可能出现骨折的情况,摔跤对老人造成的伤害几乎是致命的。我爷爷就是因为地面湿滑,脚下没踩稳,摔倒在地,诊断结果是大腿腿骨粉碎性骨折。这种情况基本上就只能在床上度过余下的时光了。
身体的疼痛加上精神上的负担,很少能有老人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抑郁的情绪更加重了病痛的折磨。久而久之,他们也就离我们而去了。
三、身体没病没灾,寿终正寝。这应该是所有人都期盼的结果,身体健健康康,不受病痛的折磨,辛苦操劳了一辈子到了晚年好好享享福。
我认真回忆过自从我有记忆开始,村里那些去世的老人中,80%都走的特别痛苦。其中一个奶奶,听老一辈人说从年轻时就落下了风湿的病根儿,一到阴雨天气全身上下就钻了心的疼,而且这种疼痛更是随着年龄的变老疼的更加厉害。从我有记忆开始,她就坐在轮椅上,家里的轮椅也不知道前后换了多少个,前几年她去世了。村里人都说她终于解脱了,一直照顾她的家人也感到卸下了重担。
所以,对那些没病没灾、还高寿的老人,用“寿终正寝”来形容最合适。这对老人来说是一种福气,对身边的亲人更是一种福气。
为什么人们对“喜丧”并不会感到太悲伤,反而认为这是件好事?
一、老人没有经历病痛的折磨,自己的身体没遭罪,身边的家人也省了不少事。照顾病人是一件特别耗费精力、考验耐性的事情,特别是对那些常年卧病在床,还能几十年如一日地、毫无怨言地去照顾病人的人,真的太需要耐心了。
所以,当自己的亲人寿终正寝后,那些陪伴在他身边的人并不会感到特别的悲伤。
二、寿终正寝的老人在生活中并不算多,所以当自家的老人是“喜丧”时,人们会认为这是子孙后代的福气。生活中真正寿终正寝的老人实在太少,要么是身体患有疾病,要么是遭受了意外而突然去世。而且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老人最后一程走的是痛苦还是安详,也对子孙后代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
我们会认为,寿终正寝的老人是因为子孙后代有孝心、尽孝道,所以作为对这种传统美德的回报,老人才会以这种没有痛苦、也不给家人带来麻烦的方式离开人世。这对子孙来讲,是一种福分,也彰显着人们对去世亲人美好的祝愿,所以从内心来讲已经能坦然接受这一切。
总结
不管是喜丧还是其他原因去世,都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脆弱,意识到对生命要心存敬畏。活着时好好享受生活,善待周围的一切,用一颗善良、赤诚的心来对待我们周围的人和事,这样即便有一天要离开人世,我们也不会感到遗憾。
哀伤不哀伤不在老人年纪大小,在于老人在子孙心中的份量!心中有老人的子孙,老人年过百龄,在老人离世时也会悲伤,更不会笑!喜丧之说为劝人之语。
我外婆今年101岁
人这辈子就这样了,生于偶然,死是必然,凡事淡然,最后燃燃
其实来时热热闹闹,走时利利索索这也是人生之幸了
我们家乡是只要有曾孙辈的都叫喜丧,因为曾孙辈戴的孝布是红色的。
我奶奶1月25号凌晨三点多走的。爷爷4月19号早上六点多走的。两老都是没有任何病痛和征兆,都是83岁。就交代两句话就走了……
丧就是丧!喜丧是个什么鬼?
我奶奶今年94,上周刚去世,13位戴红色孝布
,
我们这有个说法,老人活的久,就是占用子孙后代的阳寿
办丧事儿时大哭痛哭的不一定孝顺的 不哭且表现平静的不一定是不孝的 我爷爷去世的时候反而我婶子哭的最痛 因为我爷爷退休30年 我叔替我他领了20多年退休金 这么多年来我叔花我爷爷的钱没数 我爷去世了 他们的摇钱树倒了 当然哭的痛
在高寿也是亲人离世,怎么可能不悲伤。
老人活着不遭罪,能走能撂,能吃能喝,忽然死去就是喜丧咯
我爸三分钟就走了,120来的时候就说不好,让我赶紧联系至亲,抢救了一个小时,最后还是走了,做儿女的没有尽孝道。我想你了爸,可我只能偷偷地哭
80以上吧
年轻的时候都享不到福的话,老了能享到什么福?
我媳妇的的爷爷今年92了
寿终正寝即为喜,我奶奶不是[不开心]
喜丧是对不孝之人的说词
喜来自“啊,终于解脱了。”
红白喜事.
生老病死概莫能外,家有百岁老人西去,该痛哭也是再正常不过之事。
过九十才会有人偷碗,过九十五的办事情会预备三顿饭的碗,,过一百的大老忙的会告诉看住自己的碗啊
如果有选择,我觉得心梗都算喜丧
九十以上的才算
孔子说,老而不死为贼
现在有更换股骨头的手术,国产的保20年,进口的保30年。老人股骨头骨折了,赶紧换个,还能活好多年,四处走动也没事。
闽南习俗,是五代同堂。出丧时全部戴红。去年我们镇上有一位老者去世,她的后代每个人都在。(老者101岁)
老人跌过跤的大多都是寿命不太长了,因为摔跤只是表面现象,实则是身体机能已经退化得比较严重了,所以一旦老人摔跤后要善待他,让他走得安心、安祥。
我们这是89虚岁以上就是喜丧,原来去吃米饭(有的地方叫豆腐),奔丧的意思,在席上,有的人要把自己吃的碗偷走,说是免灾的,后来生活条件好了,主家开丧,直接一家发三个碗
我们这儿只有四世同堂的才叫“喜丧”,无后(无子孙)的百岁也称不上喜丧。
丧事喜办
年纪大,享过福,去世没受罪。
活过平均年龄就是喜丧。
85岁耋寿而已,这也叫喜丧?丢人不?我们这里,90几岁发寿碗,100岁期颐寿,挽联不能用白纸写,要用红纸写,就连道士超度也要穿红衣服……
高寿而且寿终正寝
万岁
我祖父2017年走的,97岁。见了我们最后一面自然走的。
外婆80岁去世!大舅说喜丧当时不知道,现在明白了!
福寿双全儿孙满堂家庭和睦老人家寿终正寝(含笑九泉)才算真正喜丧!
能寿终正寝就是最好的结果,就是喜事了,否则瘫几十年病几十年,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受罪,生者应该享受更好的生活,喜丧和尽孝不相悖。
我们老家这边子孙五代齐全,一百零五岁,办丧事全部着红衣服,这应该是喜丧吧
称得上喜丧的很少!要说喜丧要年过百。并且子孙满堂!子孙后代孝顺。
我奶奶今年97岁,生了两儿子,两儿子帮她添了四个孙子四个孙女,四个孙子又帮她添了九个曾孙子两个曾孙女,九个曾孙子已结婚五个,又添了四个曾曾孙三个曾曾孙女,算得上是子孙满堂吧!
90岁才算
祖奶奶90岁走的,子孙满堂,我爷爷是公务员,是最大的,我祖奶奶早上去地里干活,不小心摔了一跤,在床上躺了几天,就走了
糟粕多
什么喜丧,都是为了多收💰
失去长辈亲人只有痛苦,何来喜丧。
喜事是喜事,丧事是丧事,不能混为一谈
活着就好好活着,死亡来临也无需恐惧
我爷爷98岁去世的去世以前三天抽一包中华,半月喝一瓶茅台,没有得病睡着就走了,奶奶是97走的也是睡梦中走的因为在村里岁数比较大所以两场丧事办的也都比较大
我们家农村,自古流传下来,七十岁以上都算喜丧,依据就是人生七十古来稀!
80岁以上算喜丧,可以挂红
去年邻居家的爷爷摔了一跤,去年10月份份就去世了,今年二月份也是他老婆也摔了一跤,也跟着走了,都是七十多岁…诶,[流鼻涕][流鼻涕]
我奶奶去世的时候96岁,我们这些后辈都觉得很悲痛,也没有谁脸上带有一丝笑意!毕竟是老人去世了!
80挂红
过了73和84都算,懂的都懂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