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北亚到东南亚,踩着历史的脚印旅行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11-03 13:55:55

《异域寻史琐记》华立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最近三联书店推出一本新书《异域寻史琐记》,作者是资深的历史学者,在二十多年里,她带着学术考察的目的,多次踏足远东地区,隔海相望的库页岛、蒙古、日本、东南亚的地域,有目标地、锲而不舍地寻访历史,在朋友的建议下,将跨度二十余年的所见所思结集成书。

其中“日本篇”特别好看,为读者扫了一些近现代中日两国历史的盲区。

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在日本寻访甲午海战中被击沉的定远舰残骸。甲午之战结束的第二年即1896年,日本人雇人打捞定远舰残骸并运到日本,还在福冈建造了定远馆。作者来到定远馆,抚摸舰体残骸,拍了很多图片。作者写道:“定远,我向你致敬!我知道,你的残躯依然诉说你的不屈,还有你对故国不尽的想念。一百二十八年了,定远,你有回家的那一天吗?”还有《马关条约》签署地,已然荒芜的唐人墓地,长眠于大阪的清军……

“漠北篇”展示的是中国商人与蒙俄贸易的艰辛和规模。能深入蒙古国腹地,实地察访内地商人与漠北蒙古的商贸往来,把通过蒙古边境与俄罗斯进行茶叶贸易的历史讲给读者的中国学者,恐怕寥寥无几。一段早已湮没的历史——旅蒙商的故事,作者娓娓道来。

康熙年间,中国商人跟着清军远征漠北,是随军贸易,做后勤保障。仗打完了,精明的商人留下来,接着和蒙古王爷、牧民做生意,贸易做得风生水起,渐渐地做到恰克图,从而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2008年,作者不辞辛苦地在蒙古国寻找当时旅蒙商最大的聚集地“买卖城”的遗址。“买卖城”遗址只剩下一座木牌楼,上面有六幅彩图,再现旅蒙商之“旅”的艰辛。作者说旅蒙商的成功,是建立在超乎常人的坚忍不拔之上的。2020年,作者在地图上再度搜索“买卖城”旧址,只剩牌楼架子,六幅珍贵的彩画没了……幸亏作者拍下了照片,读者还能一睹芳颜。

作者也来到俄罗斯的边境小城恰克图寻找边境贸易的印迹。我在俄罗斯旅游时,对俄式大茶壶很有记忆,这回知道俄国人喝的茶叶是来自中国,茶路让恰克图富庶、声名赫赫。恰克图也有买卖城,还是一半在蒙古,一半在俄国的双城,作者讲述了中国商人在这里上演的、有声有色的中国茶的故事。

“东南亚篇”里的故事同样精彩,作者主要讲述了华人过番到东南亚的历史和目睹现在的生活状况,有血有泪有笑。华人的勤劳智慧、能吃苦是闻名世界的。作者很关心移居东南亚几辈子的华人的后裔,今天是什么样子。

其中的“吴哥印象三题”,我很喜欢。我是喜欢旅游而且写过很多游记的人,我很负责任地推荐这篇高水平的游记。

还有“远东篇”,也很好看——作者几次深入到远东地区做交流研究。这些地方在一百多年前都是中国领土,也是中国学者很少能深入考察的地方。

作者在书中告诉读者,海参崴即使被沙俄占领后也是靠大量华工建设起来的。作者找到当年的华商的旧址还有下层华工的栖身之地百万庄遗址,前往凭吊。

在远东,作者仔细搜寻中原王朝留下的印记。偶然在博物馆看到两块刻着中国字的界碑。作者又讲述了一个让我惊讶的故事,在清朝官员草率勘界贻误国家25年后,一位叫吴大澂的官员奉命来会勘吉林边界事务,发现界碑位置严重违约,这个头脑清楚,有胆识的左副都御史察觉是沙俄在浑水摸鱼,在谈判中据理力争,寸步不让,竟然虎口夺食,逼着沙俄吐出到口肥肉。

界碑的故事,大部分中国人都应该是第一次听到,而让中国人知道真实的历史,是历史学者的责任。

我对作者随考察团来到黑龙江下游地区的德楞、奇集湖和特林考察后,写下的文字里包含大量很少被了解的史料和现在的场景,很感兴趣。

在元明清三个朝代,中国政府在黑龙江下游设立了机构,管理一方百姓。

那时候朝廷官员奉命前往当地视察,黑龙江上有过“舳舻千里,旌旗蔽空”的壮观景象!在特林修建了闻名后世的奴儿干永宁寺,还立碑为据,作者乘江轮路过特林巨崖,心潮澎湃,当年永宁寺就建在崖顶,早已无存。书中附有很多图片,如亲临其境。

作者在博物馆看到了永宁寺的两块碑,引出了对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中国政府在远东这块土地上对原住民“纳貂赏乌林”管理制度的描写,非常有意思。大意是中央政府对数千里之外的边民,并没有“严格”的管理,边民奉纳上等貂皮给天朝,清朝官员用在万里之遥江南生产的丝绸制成的清朝官服赏赐边民首领,皆大欢喜。作者在日本大阪的一个博物馆里看到过这种绣着龙的蟒袍。用清晰的图片还原了一百多年前黑龙江下游七个原住民族的历史和衣食住行,特别长知识。

这本书不只有史料,有难得的亲眼目睹,有500多张高质量的图片,作者的文笔也可圈可点,叙述流畅,思路清晰,既抽丝剥茧又环环相扣。读到这样的“游记”真是享受。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 周晖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