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是顽皮还是多动?家长别搞错了!警惕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陈圆圆爱养护 2024-04-14 06:39:18

在一次平凡的家长会上,张明的妈妈坐在教室的后排,眉头紧锁。老师提到张明总是无法静坐,经常打断课堂,对此,她感到既无奈又疑惑。回家的路上,她回想起张明从小到大的种种,从满地乱跑到学习时的注意力不集中。她以为这只是孩子顽皮,成长的一部分,但老师的话让她开始怀疑:这真的只是顽皮吗?

经过一番挣扎,她决定寻求专业的帮助。在医生的指导下,张明被诊断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这个诊断像一道光,照亮了他们困惑与误解的迷雾。原来,张明的行为并非单纯的顽皮,而是一种需要理解和专业指导的条件。

这个故事并非孤例,许多家庭在面对孩子的“异常”行为时,陷入了相似的迷茫。而这份迷茫,往往源自于对ADHD的误解与不了解。

常见的误区与正确的理解

“顽皮”还是“多动”? —— 家长必须明辨

许多人将孩子的活泼、好动简单归咎为“顽皮”,认为这是孩子天性或教育方式的问题。然而,区分顽皮与ADHD的界限,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误区一:顽皮即多动

常见的误解是认为所有好动的孩子都有ADHD。实际上,ADHD的孩子不仅仅是活泼好动,他们在集中注意力、控制冲动等方面存在明显难度,这种状态持续存在,且在多种环境中表现一致。

误区二:ADHD是教育不当的结果

另一个误区是将ADHD视为家庭教育方式的失败。ADHD是一种脑功能障碍,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并非简单的教育问题。

正确的理解

ADHD孩子的大脑调节注意力和冲动控制的机制与常人不同。他们需要的不是更严格的管教,而是适应他们状况的支持和理解。

拓展理解:ADHD的影响及家长的角色

ADHD不仅影响学习,还会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家庭生活。孩子可能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遭受挫败感,家长的误解和指责会加剧他们的自责和挫败。

了解ADHD的真相,家长可以成为孩子的坚强后盾。从寻求专业评估开始,到日常生活中的特别关照,家长的理解和接纳对于ADHD孩子的自信和适应能力至关重要。

顽皮与ADHD的区别:家长指南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顽皮看似是孩童天性的一部分,然而,当顽皮的行为开始影响孩子的学习和日常生活时,家长就需要警觉,这可能不仅仅是顽皮那么简单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它可能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冲动控制和活动水平。区分顽皮和ADHD是每位家长必须掌握的知识。

理解顽皮行为

顽皮通常是孩子天性的表现,也是他们探索世界、学习新事物的方式。顽皮的孩子在被告知停止后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能够专注于喜欢的活动一段合理的时间。

识别ADHD的迹象

与普通的顽皮行为不同,ADHD的孩子显示出持续的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这些行为超出了他们的年龄正常范围,并且在多个环境中(如学校和家里)持续存在。例如,他们可能在被讲话时难以保持注意力,难以按顺序完成任务,或者在不适当的时候打断别人。

如何应对发现孩子可能有ADHD

观察与记录

如果怀疑孩子可能有ADHD,家长应首先观察和记录孩子的具体行为,注意他们在不同场合(家庭、学校)的表现是否一致,是否存在上述提到的特点。

寻求专业评估

观察后,若行为问题持续存在,应尽快联系专业人士,如儿童心理健康专家或儿科医生,进行全面评估。评估过程可能包括与父母和教师的访谈、填写行为评估量表以及对孩子进行认知和心理测试。

教育自己

了解ADHD是至关重要的。家长应通过阅读可靠的资料、参加相关研讨会或加入支持小组,来增强自己关于ADHD的认识和理解。

支持策略

一旦孩子被诊断为ADHD,家长和教师应共同开发一套支持计划,包括但不限于:

行为疗法:通过奖励和后果管理孩子的行为。

环境调整: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学习环境,如减少干扰。

学习策略:教会孩子如何组织任务和使用提醒系统。

药物治疗: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药物可以帮助调节孩子的注意力和活动水平。

通过这些步骤,家长不仅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管理ADHD的挑战,还能促进他们的整体发展和幸福感。重要的是,家长需要耐心和坚持,与孩子一起学习和成长,不断寻找最适合孩子的支持方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