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公布新赛季奖项评选规则,MVP依然采用公式计算,细节有所改变

小贝师 2022-09-28 17:26:56

CBA联赛官方公布了新赛季各大奖项的评选规则,最受关注的就是MVP的评选规则,依然延续了公式计算的方式,采用累计贡献值为参考标准,具体内容如下:

1.参加常规赛比赛场次必须达到28场(含)以上。

2.所在球队在常规赛中取得前12名的成绩。

3.符合上述两个条件的球员中个人累计贡献值得分名列前12的球员。

上赛季的常规赛MVP是胡金秋,按照累计贡献值这一计算公式来算,对内线球员很有利,尤其是像胡金秋这个类型的吃饼型球员,进攻端以无球为主,不占用太多球权,进攻成功率非常高,势必会在累计贡献值方面有突出的表现。

像郭艾伦那样的持球型后卫,按照上赛季的公式计算,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尤其是核心打法的后卫,得分一大部分来自于关键时刻,所面对的防守强度非常大,过多的个人单打,效率肯定不会太高,进一步影响了累计贡献值,这也是郭艾伦累计贡献值不高的原因之一,上赛季总决赛,以传球为主的赵继伟获得了FMVP,赵继伟的效率要更高,团队型打法的后卫比较占优。

相比于上赛季,新赛季累计贡献值的公式有所改变,以总决赛FMVP为例,上赛季的累计贡献值公式如下:

表现质量值=得分-2分出手数-0.8×3分出手数-0.3×罚球出手数+0.3×进攻篮板数+0.2×防守篮板数+0.5×助攻数+1.5×抢断数+0.7×盖帽数-1.2×失误数

新赛季的质量表现值公式如下:

发挥评定值=得分+0.4*(2分命中+3分命中)–0.7*(2分出手数+3分出手数)-0.4×(罚球出手数-罚球命中)+0.7×进攻篮板数+0.3×防守篮板数+0.7×助攻数+抢断数+0.7×盖帽数–失误数-0.4×犯规数

从这个计算公式的改变来看,引进了两分球与三分球的命中率,而不是出手次数,同时在部分数据的系数方面也做了调整,据相关人士透露,这样做是为了更公正与科学。

经过调整之后,累计贡献值的公式计算更加合理了一些,不过还是不够客观,比赛中谁的表现更突出,哪些球员对球队更重要,连非专业的球迷都看得出来,引进计算公式有些画蛇添足的味道,要知道,NBA作为世界上最好的篮球赛事,根本就没有累计贡献值这一说法,都是相关人士投票产生,从来不会用公式来计算MVP。

尤其是总决赛FMVP,那些表现最好的球员往往都是当家球星,需要大量球权在手,出手数非常多,面对的防守强度也不是其他球员可比的,经常需要在关键时刻站出来得分,效率势必不会太高,强如科比也会经常打铁,命中率绝对不是队内第一,可是最终的MVP都给了球队的关键球员,因此,用公式来计算MVP似乎不太靠谱。

一提到MVP的评选,相信有不少球迷都为郭艾伦感到惋惜,在过去几个赛季,郭艾伦作为CBA本土第一后卫,始终无缘MVP奖杯,在还没有引入计算公式的时候,辽宁队战绩出色,结果给了数据更好的王哲林,郭艾伦数据出色,结果给了战绩更好的易建联,郭艾伦战绩和数据都出色,引入了累计贡献值,结果给了吴前,上赛季,郭艾伦因为出场次数不够,无缘MVP的评选,作为男篮后场核心,郭艾伦已经不需要一个奖项来证明自己了,希望在职业生涯后期能够享受篮球带来的快乐,至于MVP,顺其自然吧。

0 阅读:50

小贝师

简介:爱娱乐,爱八卦,爱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