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技再好,也得贴近地气儿!

雷梓萱讷 2025-03-03 17:27:05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但”这句话用在某些电视剧上,那真是再贴切不过了。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部热播又热议的电视剧——《陌上花开路》。别看剧名挺文艺范儿,其实它讲述的是一段在群山环抱的挂月台村里,党员马春秀和于大河带着村民们开山劈石,愣是凿出一条通往外界天路的故事。这剧情,简直就是现代版的“愚公移山”,只不过这次移的不是山,而是观众心中的那座“信任之山”。

故事一开始,镜头就对准了挂月台村,那山、那水、那土房,一股子乡土气息扑面而来,让人瞬间穿越回上世纪80年代。村党支书马春秀,那可是个巾帼不让须眉的主儿,带着一群“铁姑娘队”,跟民兵队长于大河带领的民兵们,那叫一个热火朝天,誓要把这山路给啃下来。画面一转,铁锤飞舞,炮眼轰鸣,尘土飞扬,看得人热血沸腾,心想:这剧,有戏!

可随着剧情的推进,这戏味儿就开始变了。收视率是噌噌往上涨,好评也是一波接一波,但差评也是如影随形,甚至还整出个标题党——《央视〈陌上花开路〉遭痛批!年代剧得接地气,但可不是“接地府”》。这话听着就让人心里咯噔一下,心想:这剧到底是咋了?

其实吧,观众们的槽点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人物形象,二是细节处理。咱们先说人物形象。剧中演员们,脸上是抹灰了,可那衣服,嘿,整洁得跟刚洗过似的,连个补丁都没有。你说这是1981年的穷困小山村?观众们可不干了,纷纷吐槽:“这哪是山村啊,简直就是乡村度假村嘛!”再瞅瞅那些劳动场景,尘土飞扬的,可演员们愣是连滴汗都没出,这让人怎么信?

再来说说细节处理。剧中有个角色叫王水灵,手上磨出泡了,这挺符合劳动妇女的形象吧?可当她把手从手套里抽出来时,观众们差点没惊掉下巴——那手,白嫩得跟豆腐似的,哪像是干过活的人啊?还有马春秀,那双手也是白得发光,自称能绣花、打枪、做饭、抡大锤,甚至还能当搓衣板。观众们听了,心里那叫一个无语:“姐啊,你这是在演电视剧呢,还是在秀手模呢?”

更逗的是,剧中还有这么一段对话。马春秀的爷爷马万山心疼地看着她的手说:“你看看她的手,像不像钢锉?”结果马春秀一脸傲娇地回答:“我这手咋啦?能绣花能打枪,能做饭还能抡大锤,需要的时候还能当搓衣板呢。”这话一出,观众们差点没笑喷:“姐,你这是在逗我们玩呢?还是真觉得自己这手是万能的啊?”

说实话,这剧吧,本意是想展现村民们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开辟出天路的坚韧不拔精神。可这一系列的细节处理不当,却让这部剧的口碑大打折扣。观众们看剧,除了图个乐呵,还想从中感受到那份真实和共鸣。可这部剧呢,却让观众们觉得像是在看一场“假大空”的表演。

不过话说回来,这部剧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它让观众们看到了那个年代的艰苦和不易,感受到了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且剧中的演员们演技也都在线,把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只可惜啊,这些细节上的瑕疵,却成了这部剧难以逾越的“坎儿”。

所以啊,咱们拍年代剧啊,还是得悠着点。别光顾着追求视觉效果和收视率,而忽略了那些最能打动人心的细节。毕竟啊,观众们的眼睛可是雪亮的,你糊弄他们一时,他们可不会让你糊弄一世。

总的来说,《陌上花开路》这部剧就像是一朵带刺的玫瑰。虽然它有着美丽的外表和动人的故事,但那些细节上的瑕疵却像是一根根刺,扎得观众们心里直痒痒。不过呢,咱们也得理解导演和演员们的辛苦付出,毕竟拍一部好剧不容易啊!

好了,说了这么多,咱们也来个小互动吧!你觉得这部剧是接地气呢?还是“接地府”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哦!说不定你的观点还能成为下一个热门话题呢!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