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寂静的深夜里骑着一辆电驴子在城市的道路中飞驰,迎接着风从身体两端划过,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啊。
很多人爱骑行多于爱开车,因为相对开车而言,骑行更自由,视野更开阔。类似于古人骑马看起来比坐马车要威风和激情,骑行当然要比开车更有精神上的满足感。
在城市里,开车有时是一种折磨。我观察太原的巷子里,他妈的,路两边到处都是乱停放的车,也没人管,本来双车道刚够通行,这下可好,不得不变成单车道了。
因此,电驴子则显得自由了许多,可以在夹缝中任意穿梭,不用害怕堵车。本来摩托车肯定更拉风一点,但一来摩托车价格高,二来骑摩托需要持有摩托驾照,骑自行车又费体力,因此电驴子自然而然成为普罗大众在15公里范围内最合适与经济的交通工具。
实际上,在很多管理不严格的城市里,电摩上的也是电动车牌照,电摩的续航可不小,大多数都能达到续航100公里。而且相比燃油摩托,电摩托没有噪音,操控简单,确实更易上手和舒适。
我没有摩托车驾照,因此买电摩总有些胆怯,害怕万一哪天突然管理严格了,会被扣车。思来想去,还是买新国标电动车吧,也就是所谓的小电驴。
不得不说,虽然对城市没有什么归属感,但如果屁股下面有辆电驴子,确实能让生活方便很多,提高幸福指数。我去年秋天贪图便宜,淘了辆杂牌小电驴,电池是48v12A的,虽然车子看起来很新,但续航只有20公里。
我当面给原车主扫了500块钱,便骑上车从万柏林的下元商贸城干回了杏花岭。一路上秋意浓浓,我十分兴奋,感觉骑上了电动车,就连呼吸的空气都更加自由。
高兴了几天后,我的兴奋劲儿便开始消散,因为我发现20公里的续航太短了,这意味着我充满电后,只要去的地方超过10公里,我便有返程时遭遇没电的风险。有一次,我从家里骑到市图,在市图书馆碰到一位朋友,我便自告奋勇,晚上捎带载其回家。结果多绕了一大圈后,我再骑回家时,电量已濒临干涸。
我上班的地方离我的住处有5公里,意味着我要每两天就充一次电,我嫌麻烦,便经常不骑。有段时间太原查头盔查的很紧,我便在路边的修车店买了一个头盔。
以前没戴过头盔,想不到头盔扣在脑袋上还挺重的,不过从此骑行确实更安全了。人多的地方,交通哪里都一个样,在路上散步的,逆行的,结伴聊天龟速的,刹车和提速不好的车子真没法在城市里走。
我们县城的路况就更混乱了,县城主干道是双向4车道,但非机动车道往往被占据无法通行,各种慢悠悠的非机动车挤上了机动车道,县城里的汽车通行的速度比七旬老汉的自行车都慢。
由于车子便宜,我也不怎么爱惜,任凭风吹雨打,终于打算把它卖掉,置换一辆续航好点的。在闲鱼上蹲点了一星期,还真蹲到一辆蛮不错的。车子是绿源inno5,虽然是新国标,但体积不小,续航也有60-80公里。卖家标价1850,我给砍到了1500,兴冲冲去提货交易了。
这车是2021年新出的车型,所以即使是二手的也很新,原车主骑行少,累计里程只有2000公里。我看了很满意,唯一的疑惑是续航有没有虚。于是买完第一时间便去测续航。
好在测试结果挺满意,我发现单人实际能骑70公里左右。贵点的车确实更舒适,减震很好,又静音又不颠屁股,速度也还可以。
现在骑着这辆电驴子,我可以在太原市区没有电量焦虑了,如果说生活当中花小钱却能大大提升幸福感,我首选电驴子。